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潍坊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综合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面文字是同学摘抄在读书笔记上的美文片段,请阅读并完成下面小题。

坦荡如坻的原野上,千万棵萱草擎着黄花兴高彩烈地绽放,汇聚浩浩汤汤的花海。它们开得泼泼洒洒,(也/却)香得羞涩含蓄。微风吹拂,碧绿的叶伴着金黄的花婆娑起舞   ①   清淡的暗香酝酿着,浮动着,弥散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近年来,樱花以东洋式雅致的(风骚/风韵),出尽了风头,可是开不了几日,就落英缤纷,残红遍地,最终(无人问津/置之不理)。萱草却另有樱花所达不到的境界   ②   萱草在盛开的同时,也在竭力为人们奉献   ③   成为佳肴   ④   成为良药。萱草作为母亲形象的独特代表,在世界母爱精神的百花因里散发出恒久的芬芳。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着(qíng  汇聚      坦荡如坻 B.    含蓄          兴高彩烈

C.吹拂          婆娑      浩浩汤(shāng D.酝酿         弥散(sǎn    落英缤纷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却     风韵    无人问津 B.也    风骚     无人问津

C.却     风骚    置之不理 D.也    风韵     置之不理

3.在语段中对应序号横线处填入标点符号,最适合的一项是________

 

A.

——

B.

——

C.

——

D.

——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萱草、椿树常被用来比喻母亲、父亲。为祝贺文宇兄弟二人的父母结婚二十周年,你准备奉上一副贺联,并拟出上联“椿萱并茂”,最佳下联应是(    )

A.举案齐眉 B.父爱母慈 C.棠棣同馨 D.兄弟孝悌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科学家描绘出大豆最全基因图谱,此成果可以更好地提升分子育种实验。

B.“云毕业典礼”上,校长的谆谆教诲使即将踏上人生新征途的我们明确了方向。

C.三个欧洲国家通讯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中国5G网络的传输方式产生了浓厚兴趣。

D.这种新型疫苗的接种对象是为胰岛功能容易受损的人群而研制的特效药物。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下面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几句中的“三”并非确指。都是泛指多数或多次。

B.我国历史上曾用干支纪年与皇帝年号纪年。“崇祯五年”为皇帝年号纪年;“丙辰中秋”中的“丙辰”为干支纪年,“丙”属天干。“辰”属地支。

C.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年龄的词语,“垂髫”“加冠”“不惑”“始龀”“耳顺”五个词语在这里的顺序,是按它们所表示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的。

D.律诗通常每首八句,也有十句以上的。绝句每首四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律诗、绝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称为“五言”或“七言”。

 

三、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根据提示,填写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选四题作答,全答则按前四题计分)

(1)子曰:“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_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4)范仲淹忧国忧民,心怀天下,在《岳阳楼记》中道出了震撼古今的心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爱莲说》中,周敦颐以“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花中君子品格的赞美和对人类美好精神境界的追求。

 

四、选择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也是反对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作者通过他表达了对科学、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

B.《长征》既有对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浓墨重彩的描绘,也有对众多无名红军战士细致入微的刻画,展现了红军历尽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

C.《艾青诗选》常借“太阳”表达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我爱这土地》中,诗人化身为“鸟”,抒发了自己对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

D.《飞向太空港》这部长篇小说,全面详实地记录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航天人成功地用“长征三号”火箭将美国“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的过程。

 

五、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阅读《儒林外史》中的两个片段,回答问题。

①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的齐齐整整,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被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号啕痛’也是的?”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②严贡生将钥匙开了箱子,取出一方云片糕来,约有十多片,一片一片剥着,吃了几片,将肚子揉着,放了两个大屁,登时好了。剩下几片云片糕,搁在后鹅口板上,半日也不来查点。那掌舵驾长害馋痨,左手扶着舵,右手拈来,一片片的送在嘴里了。严贡生只装不看见。……严贡生道:“还说是云片糕!再说云片糕,先打你几个嘴巴!”……严贡生转弯道:“既然你众人说情,我又喜事匆匆,且放着这奴才,再和他慢慢算账!不怕他飞上天去!”骂毕,扬长上了轿,行李和小厮跟着,一哄去了。船家眼睁睁看着他走去了。

(1)《儒林外史》中,因与范进同病相怜而使范进中举的人是__________。

(2)《儒林外史》特别善于通过富有意味的细节来塑造人物、揭示主题。请选择一处细节描写进行赏析,并结合小说原著分析其意义。

 

六、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6月份为“美,就在身边”学校主题活动月。你所在的9年级5班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开展系列活动,旨在引导同学们发现美、颂扬美、践行美。请完成下列任务。

1.在“古城寻访美”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下面两则材料。请据此写出你的发现。

古城青州的美,美在__________________,美在__________________

从“寿”字前左行,进一洞,洞如城门。回望门外云气蒸腾,这是云门山的由来。山门折上山巅,如鲤鱼之背,稍平,上有石阶,有亭,有庙,有佛窟。扶栏远眺,海风东来,云霭茫茫,山川河流,远城近乡,都渺渺如画。遥想当年大禹治水,从这里东去导流入海,天下才得从浸漫洪水中解救出来,有此青州。

(选自梁衡《青州说寿》)

我站在云雾飞扬的云门山顶,能望到对面同样云雾飞扬的驼山,驼山下就是唐时的龙兴寺,寺上的瓦,金黄一片。想起青州博物馆的石佛,喜欢金石的清照必是欣赏过的,那些佛大都笑着,人们称其为“青州的微笑”。清照在这种微笑里生活了二十年。金兵来前,四百多尊石佛,被人理在了龙兴寺前。

(选自王剑冰《青州缘来了》)

2.在“劳动创造美”活动中,班报准备刊登一组题为“风采·奉献”的作品。请参考图文示例,从甲乙两图中任选一幅配上文字,描绘平凡的劳动者。不超过50个字。

示例:

 

①深夜·护士

白衣执甲,护佑生命。子夜时分,柔和的月色与救死扶伤的大爱,汇聚成人间温暖的光。

②清晨·交警

夏日清晨,交警迎着旭日,与红绿灯为邻,以交通岗为家,全力筑牢交通安全防线。

③中午·外卖小哥

④傍晚·老师

 

3.在“社区实践美”活动后,本次系列活动圆满结束。作为活动组织者,你要在校报上对班级组织的活动进行报道。请拟写新闻的导语,不超过30个字,

 

七、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岑参

大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注]①武威,今甘肃武威。②碛()西,沙漠以西,这里指安西都护府。③太白、指金星。古人认为太白星主管西方,在某种情况下能预示敌人的败亡。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行人少”写出了火山的炎热,而那正是赴军必经之地。征程的艰难显而易见。

B.第二句意在表现马之神勇和一往无前的气概。以鸟喻马,表现马之迅疾及地之辽阔。

C.第三句运用夸张,给人更加庄严、威风的感觉,“太白西”写出了都护行营的遥远。

D.这首诗没有直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而是对征程进行了想象和描写,不落窠臼。

2.请简要赏析诗歌最后一句的意蕴。

 

八、课外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轨,河南洛阳人也。父肃,魏廷尉卿。轨少好学,有行检。周蔡王引为记室,以清苦闻。迁卫州治中。高祖受禅,转齐州剧驾,有能名。东邻有桑,葚落其家,轨遣人拾还其主,诫其诸子曰:“吾非以此求名,不愿侵人。汝等宜以为诫。”在州四年,考绩连最。持节使者郃阳公梁子恭状上,高祖嘉之,赐物三百段,米三百石,征轨入朝。父老相送者各挥涕曰:“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壶酒相送。公清若水,请酌一杯水奉饯。”轨受而饮。既至京师,授原州总管司马。在道夜行,其左右马逸入田中,人禾。轨驻马待明,访禾主酬直而去。原州人吏闻之,莫不改操。后数年,迁硖州刺史,托缉萌夷,甚有恩惠。寻转寿州总管长史。芍陂旧有五门堰,芜秽不修。轨于是劝课人吏,更开三十六门,灌田五千余顷,人其利。秩满归乡里,卒家,时年六十二。

(选自《隋书·列传第三十八》,有删节)

[注]①行检:品行,操守。②受禅:新皇帝接受禅让的帝位。③堰:用于灌溉的水利工程。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轨遣人拾还其主  悉:     (2)人禾   暴:   (3)人其利  赖:

2.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东邻有桑              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B.是以不敢壶酒相送      我酌油知之(欧阳修《卖油翁》)

C.轨受而饮              公将鼓(《左传·曹列论战》)

D.家                  然待卫之臣不懈内(诸葛亮《出师表》)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非以此求名,不愿侵人。

(2)原州人吏闻之,莫不改操。

4.请简要概括赵轨“有行检”的两个具体事例,每个事例不超过10个字。

 

九、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春夜奇遇

汤素兰

为给父亲扫墓,小林医生在清明节前一天回到了大山里的老家。父亲老林生前是乡村医生。在家里开了一家小小的“林氏诊所”。现在父亲过世七八年了,“林氏诊所”的铜牌还挂在院门外的墙上。七八年的风吹雨淋,钢牌上有的地方生了铜锈,有点暗淡了。

小林每打开一道门、推开一扇窗,就好像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小时候,父亲总是忙,白天给人看病,晚上也常常要接诊或者出诊。他记得。西厢的房子,外间是药房,里间的门大多数时候还挂着锁,父亲叮嘱他不要随便进去。有一天下午天快黑的时候,小林等父亲走远便偷偷地取出钥匙打开了里间的门。在昏暗中,小林看见一只长得像小鹿一样的动物,脑袋和一只眼睛包着棉纱,扎着绷带。小林打开门的时候,那个动物显然受了惊吓,发出一声响亮的叫声,一头撞翻小林,逃走了。父亲去世几天后。小林终于再次将这间神秘的房子打开,发现父亲竟然在这间昏暗的房子里装了无影灯,还有一张手术台,这让小林大吃了一惊。

小林家的房子在村子西头最靠近大山的坡地上。西边靠山,只有上山的小路,并没有人来往。除了朝南的院门,父亲还在后院的西边院墙上开了一道小门,小门装了铜铃,铜铃上系着一根棕绳,棕绳一直拖到地上。小林不明白原因,他曾问过父亲,父亲说:“万一有从后院来找我看病的呢?他一拉铃,我就能听到。“拉铃不是得伸出手来吗?谁的个子会这么矮,矮到地上呢?”“以防万一吧。万一来的是个矮个子呢?”

小林沿着山坡上的小路朝父亲的墓地走去。一边走一边想:今年父亲的坟上,是不是又会有花环?来到父亲的墓地,小林果然又看见——不知道是谁,已经将一个用白梽木花和杨柳枝扎成的花环放在父亲墓碑前。父亲去世后,每一年清明节,小林都发现,总是有谁比他更早来给父亲扫墓。他一直不知道这个神秘的人是谁,但他很高兴看到父亲被人纪念。

这一天,一场雨阻断了回城的路,小林只好在家里住一晚上。半夜里、小林好像听到丁零零的门铃声一直响个不停,小林迷迷糊糊地趿着拖鞋来到后院,打开小门。在朦胧的月光下面,他看见一只大穿山甲背着一只小穿山甲站在门口。大穿山甲看到小林、立即把两只前爪放在胸前,长长的嘴翕动着,急急忙忙地说话。小林竟然听懂了它的话。“啊,我家蜜宝有救了……”小林抬头看向屋后的大山,他分明感到在静寂的山岭间有无数双眼睛正在充满期待地注视着他,让他对自己能听懂穿山甲说话一点儿也不震惊。小林立即从车子后备厢里拿出急救箱,把穿山甲带到西厢里间,打开无影灯,给小穿山甲清理伤口、消毒,缝合。那只大穿山甲在手术台边上一边流泪,一边唠叨:“老獾爷爷还说,要是老林医生还在,这孩子或许还有救。当年黄麂的脑袋被猎枪打开花,老林医生都将它救活了……”小林猛地一惊:“小时候看到的原来是黄麂呀!”穿山甲妈妈继续说:“每年清明节,它都代表我们大家去给老林医生上坟。”小林医生恍然大悟。手术结束后,他吩咐穿山甲妈妈:“回家以后要防止伤口感染,一周以后就可以拆线了。”“我到时再来找您,行吗?”穿山甲妈妈问。小林医生本能地点了点头。

吃完早餐,小林便收拾好东西,发动了汽车。表婶问:“你怕是要过年才回来了吧?”小林便说:“我下周末会回来呢。以后,我说不定每周末都回来。毕竟,开车也就两小时……”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大睛天,山下的溪洞里,茂密的春草染绿了溪水;山脚的水田里,成群的鸭鹅在尽情地嬉戏:山坡的松林中,无数的小鸟用宛转的歌声赞关着融融的春光。当汽车快要驶出屋前的坡道、转入山坡下的村道时,从汽车后视镜里,小林看到一只小松鼠跳到院墙上,用尾巴擦着“林氏诊所”的铜牌,擦得铜牌在太阳下闪着铮亮的光。

(选自《人民文学》2020年第6期,有删改)

1.穿山甲深夜来到“林氏诊所”求救并得到教治,虽出乎意料之外,却在于情理之中,因为作者在前面做了铺垫,埋了伏笔。请根据小说,填写下面去格中空缺的内容。

 

铺垫或伏笔

作用

逃走的黄麂包着棉纱,扎着绷带。

暗示老林救治动物。

家在村头,最靠近大山,西门无人来往。

方便动物来去。

 

为动物求助创造了条件。

西厢里间有手术设备,小林是医生。

 

 

 

 

2.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林氏诊所”的铜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山下的溪洞里,茂密的春草染绿了溪水;山脚的水田里,成群的鸭鹅在尽情地嬉戏:山坡的松林中,无数的小鸟用宛转的歌声赞关着融融的春光。

4.《春夜奇遇》运用了童话中将动物拟人化的叙事手法,让动物与人沟通交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勇者不惧

①尚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盘古开天、女娲炼石、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这些言说先民心志的神话传说,都包含着对“勇”的崇仰和赞颂。可以说,“勇者不惧”深深地刻写在中华民族栉风沐雨一路向前的历史征程中,成为无比珍贵的民族精神基因。

②“勇者不惧”之“勇”,是大勇,而非小勇。不能忍小辱小过,睚眦之仇必根,是匹夫之勇,是小勇。循大义、迎难上,义无反顾、无所畏惧,是大勇。大勇之“大”,在与“义”融。鲁莽强悍、好勇斗狠,并不是真正的勇敢;真正的勇敢,是在危难面前坚守道义、坚定前行的无畏气概。据《史记》记载,蔺相如携壁出使强秦,为国家大义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理直气壮地斥责秦王;而面对廉颇的鲁莽冒犯之举,蔺相如又能为国家利益而甘受个人委屈。蔺相如的故事生动演绎着“勇者不惧”“义以为上”的品格。《礼记》讲:“有义之谓勇敢。”我们之所以推崇勇者,就是因为勇者能够无惧地坚守并光大道义。

③勇者在道义的感召下能够不惧艰险,甚至不惧牺牲,但勇者并非一无所惧。孔子曾经在门人面前称赞颜回的聪明睿智,一向以勇猛自诩的子路不服气地问老师,如果您行军打仗,将选择和谁一起呢?孔子回答道:徒手与虎搏斗、赤脚横涉河滩,如此莽夫,我是不会和他一起共事的;我要一起共事的一定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可以说,中华文化推崇的“勇者不惧”,实是“无惧”与“有惧”的统一。勇者的“无惧”与“有惧”应是如此:从大局的角度出发,在坚守道义的同时不怕外在艰险,藐视一切困难,无惧任何挑战;从具体行事的角度出发,则对道义心怀敬畏,如履薄冰。时常忧惧道之不行、义之不彰。

④真正的勇者,有锐气,也有静气。孟子与弟子公孙丑讨论“勇”德时曾提到“不动心”,就是指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能镇定自若、岿然不动;同时,这种不动如山的强大定力、静气,又“至大至刚”,具有压倒和战胜一切的力量,是谓锐气。王阳明在带兵平定宁王朱震濠叛乱时,这种静气和锐气得到了生动体现。军旅中的王阳明战事繁忙,但坚持讲学论道。一次探马来报前方战事失利,弟于皆惊惧失色,阳明却神色自若地重拾中断的话头,很快又有探马来报前方叛军大溃,弟子皆喜形于色,阳明仍神色自若地继续讲学。凭借纯笃的学问和丰富的战斗经验,王阳明深知,早已妥当布好战略战术,最终一定能够获胜。沉着的静气,进取的锐气,一同滋养着勇者不惧的品格。

⑤如何培养沉着的静气与进取的锐气?应该在困境中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锐意进取。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之间被军队围困而一度绝粮。情势危急之下孔子始终沉着冷静,“歌两柱之间”“修乐不休”。孔子珍视这场坎坷遭遇,把艰难困苦当作了成就英勇人格的重要外在条件。当然,困境本身不能成就勇士,真正成就勇士的,是面对困境时的修为和态度。《周易》谓:“蹇,君于以反身修德。”面对外在的艰难险境,我们要反求诸已,在克服内心恐惧、忧愁、烦扰的同时,积极自我磨练,超越突破,并在道义感召下勇往直前、奋发有为。

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风雨征程中,没有被任何外在困难吓倒,而是凭着在其间磨砺出的“勇者不惧”品格,开辟出文明的新天地,书写出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选自《光明目报》2020年4月20日,有删改)

1.联系全文,说说你对“勇者不惧”的理解。

2.第④段是如何论证分论点的?请简要梳理。

3.下列关于本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点题,明确指出“勇者不惧”是中华民族历史征程中珍贵的民族精神基因。

B.文中多处引用经典名言,列举历史故事,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文章②③段都进行了正反对比论证,达到了有破有立、突出论点、愈辩愈明的效果。

D.第⑤段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层层深入展开论证,思路清晰,结构合理。

 

十、作文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唱响大江南北:“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90后、00后的年轻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坚定前行,与父辈、祖辈医务工作者一起为病毒肆虐的漫漫黑夜带来了光明,守护了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希望。

作为祖国青年的你,你的高度就是母亲的高度,你的速度就是祖国的速度。

请你根据阅读后的联想、感悟或思考,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在材料涵意范围内立意;②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得抄袭或套作,不得使用本试题中的材料(26题除外);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