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综合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有关“老字号”的内容,完成小题。

老字号是时光磨出来的,它们经受了岁月的洗礼,沙中①(jiǎn)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饱满、纯②(cuì)的姿态展现于人前;老字号是态度磨出来的,精雕细琢,③(/qiè)而不 舍,始终如一,才能成就一件作品,延续品牌内④(hán);老字号更要⑤(zhèng/zhēng)脱社会 对其固有印象的束缚,勇于创新、改造升级,在时代的沃土里,结出累累硕果。

(1)请根据拼音填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jiǎn)_____  ②纯____(cuì)  ③____(/qiè)而不舍  ④内____(hán)  ⑤____(zhèng/zhēng)脱

(2)请选择下面的一个杭州老字号,仿照示例为它拟写一则广告词。

示例:方回春堂(国药号)——济世良方,回春妙手。

奎元馆(面馆)  知味观(餐饮店)  万事利(丝绸店)

广告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赞咏青春·歌颂未来”主题班会的部分主持稿,完成小题。

甲:青春是李白远游时“①           ,江入大荒流”的壮阔豪情;

乙:也是宋濂“以中有足乐者,②           ”的勤勉向学;

甲:更是杜甫登泰山时“③           ,一览众山小”的激情迸发;

乙:青春让我们对生活报以乐观和希望,使我们永怀赤子之心。

甲:这份赤子之心,让李贺笔下的将士誓死决战,报国报君:“④           ,⑤           。”

乙:这份赤子之心,⑥          

(1)完成①~⑤小题填空。

(2)从以下诗句中任选一项,仿照画波浪线句,将第⑥处补充完整。

A.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关于传统媒体的转型,我的高见是要多与互联网公司合作。

B.家父常常告诫我,要善良正直,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C.欣闻敝校文学社社长文学造诣颇高,希望能有机会与他交流。

D.一个学生给老师送的贺卡上面写着:师恩永难忘,惠赠王老师。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文中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如“三十而立”(《论语》)、“无人问津”(《桃花源记》)等。

B.王绩的“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刘禹锡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均运用了典故。

C.小说《苏菲的世界》《简·爱》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增强故事的可信度和抒情性。

D.话剧《屈原》、昆曲《牡丹亭·游园》、京剧《空城计》等都是中国戏剧的经典名作。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名著与主题或写作手法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水浒传》——反抗 B.《简爱》《寂静的春天》——自由

C.《西游记》《格列佛游记》——想象 D.《儒林外史》《围城》——讽刺

 

四、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请结合你的阅读思考,为《昆虫记》选择一幅封面画,并简述理由。

A                              B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童话的滋味

尤今

①精湛的厨艺能让人拥有一个富足的人生,而热爱美食的人,往往是快乐的人。所以,女儿出世后,我就“处心积虑”地要把厨艺传授给她。

②有人问我:“什么年龄才是最恰当的受训期?”我竖起一根手指。对方惊问:“一岁?”“不!”我斩钉截铁地答道,“一个月——婴儿满月以后,便开始训练。”对方以为我胡言乱语,便一笑置之。

③然而,这是千真万确的呀!女儿满月后,每回烹饪,我便把她抱进厨房。她舒舒服服地躺在摇篮里,我快快乐乐地在炉子前挥动铲子。蒸、炸、煮、炒、焖、炖、烩之后,一股股食物的香味,化成一缕缕轻轻的风,飘进婴儿的鼻子,钻进婴儿的被子中,婴儿胖胖的身体都浸在甜、咸、酸、苦、辣的五味杂陈里。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婴儿对美食敏锐的嗅觉就在此刻形成了,婴儿对美食的欲望也在此时萌发了。

④因为深深了解“身教胜于言传”的道理,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我一直让她近在身边,不着痕迹地启发她对烹饪的兴趣。让她和我一起做,把笑声嵌进食物里,把乐趣镶入烹饪中,给她一生一世的快乐记忆。可君十八岁,一进厨房,十根手指便像水里的鱼一样。鱼在水中舞出无限的婀娜,她呢,以食物拼出无数华美的“图案”。

⑤到伦敦不久,她和两位朋友在郊区合租了一所房子。每个星期天早上,农夫会到附近的空地摆卖新鲜肉类和有机蔬菜,价格比超市的贵上好几倍,但是,女儿却觉得物有所值。

⑥她在电邮里如此写道:“蔬菜,就好像是刚刚从泥地里拔出来的,拿在手上,蔬菜的绿,仿佛便流满了手掌。妈妈,您常常说,肉类如果新鲜,叫它一声,它也会应。现在,买了一公斤五花肉,我叫了一声,它果真就应了……”

⑦读到这里,我“哈哈哈”地笑出声来。为了增添生活情趣,孩子小时,我经常“胡说八道”地娱乐他们;现在,孩子大了,居然懂得以同样的方式“投桃报李”!

⑧可君返回新加坡度假的次日,便迫不及待地上超市,买齐东西,大展身手。

⑨她设计的两道菜肴是西式猪肉丸和蒜香西兰花;甜品呢,是烘烤小脆饼。

⑩母女角色互换。她全情投入、满心陶醉地煮;我呢,气定神闲地袖手旁观。

她烹饪不用量匙,全凭感觉,天马行空地挥洒自如。两道菜肴都很美味,最大的特色是味道变化多端,不是开门见山的那种平坦、平直、平淡;它迂回曲折而又峰回路转。我注意到她善用柠檬皮和柠檬汁——柠檬抢味,有先声夺人的霸气,把它加入掺了乳酪碎的猪肉丸里,便恰到好处地驱除了味道的滞腻,并且巧妙地形成了丰富的层次感。至于在烘烤得有点焦脆的西兰花上面放入柠檬皮和柠檬汁,却像是一篇布局严谨的“微型小说”,令人有“意在言外”的惊喜。

味道确实不错,可我嫌工序过于繁杂。然而,她却好整以暇地回应:“妈妈,工序多才出精品嘛!”

餐后,她说:“等着我的甜品上桌呀!”

她把桌上堆着的诸多原料“东拼西揍”地搅在一块儿,好像没多大工夫,就变出几盘又酥又香又薄又脆的小饼干。我一块接一块地吃,一连吃了十二块,撑得双眼鼓如金鱼。

可君得意扬扬地说:“每回客人来,我便烤这饼干,大家都赞不绝口呢!我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唤作‘风入口’,因为它就像一股香香的风,轻悠悠地飘进客人的口里!”说这话时,她的眸子溢满了蜜糖般的甜意。

我这个懂得厨艺又热爱烹饪的女儿,在陌生的异乡里,把日子过得像童话一样快乐。

1.默读文本,圈画重要信息,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每空不超过10个字。

2.品味下列语言,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女儿出世后,我就“处心积虑”地要把厨艺传授给她。(“处心积虑”为什么要加引号?)

(2)为了增添生活情趣,孩子小时,我经常“胡说八道”地娱乐他们;现在,孩子大了,居然懂得以同样的方式“投桃报李”!(“投桃报李”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3.段详细描述女儿烹饪食物的过程,想象奇特,富有情趣,请作赏析。

4.本文标题“童话的滋味”有哪几层含义?请根据全文内容简要回答。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看你们,就像我一样,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你们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但时代更有幸,遇见这样的你们。

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美美与共,和而不同,年轻的身体容得下更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有一天我终于发现,不只是我们在教你们如何生活,你们也在启发我们,怎样去更好的生活。因为你们,这个世界会更喜欢中国,因为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那么,奔涌吧,后浪!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

(节选自《后浪》,有删改)

(材料二)

五四青年节之际,Bilibili网站发布了一个“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对年轻人的羡慕、点赞、致敬,引发广泛讨论。

曾几何时,一些人对年轻人“看不惯”,觉得他们“不着调”,有的甚至给年轻人打上“堕落的一代”“叛逆的一代”等标签,感慨一代不如一代。实际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会以一代人的方式承担起属于他们的责任和使命。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际,4 万多名援鄂医务人员中,有 1 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是95后、00后。若放在十多年前,一些人恐怕很难料想到,某一天,那些被他们称作“小皇帝”的一代人竟成为抗疫战场上的白衣天使,成为危难当中的真心英雄,成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精神的践行者。有人感慨地说,疫情中发现90后、00后突然长大了。其实,不是他们突然长大了,而是很多人对他们缺乏足够了解,疫情中的“现场直播”纠正了固有的偏见。

这也说明,不论时代怎样变化,精忠报国、经世济民、舍身忘我、九死无悔等根植于中华儿女血脉中的精神基因终将代代延续。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点。一些年长者对青年一代的思维方式、行为表现“看不惯”,有爱之切责之深的意味,但未必都科学和客观。反之,一些年轻人习惯于对年长者不耐烦,觉得他们老土、落伍,实际上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传统价值观的固守正是支撑社会向前的精神元气,永远不会过时。这种各自的固执即是“代际冲突”产生的根源。

《后浪》的特点就在于以欣赏的眼光去解读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以赞美的态度去理解年轻人的精神世界,以诚恳的致敬去尝试与年轻人谈心沟通,以时代的变化为年轻人加油鼓劲。期待这种真诚谈心促成“青丝与白发共勉、春华与秋实交辉”,推动前浪、后浪在时代的长河中惺惺相惜、美美与共,共同乘风破浪。

(选自《光明日报》5 月 6 日,有删改)

(材料三)

图1                                图2

1.对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摘选自 Bilibili 网站在五四青年节时发布的“献给新一代的演讲”——《后浪》。

B.材料二属于文化评论文章,在肯定“后浪”在社会、时代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点上与《后浪》观点相同。

C.材料一中的“你们”指的是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指的是一味固守传统价值观的年长者。

D.材料二中的“代际冲突”需要年轻人和年长者抛弃固有的偏见,通过美美与共来弥合。

2.阅读材料二,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3.材料三的图表能否用于证明材料二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六、课外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吴敬梓传

吴征君敬梓,字敏轩,晚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也。世望族,今群从兄弟数十人,征君尤称于世。康熙末年,父病故,兄弟参商,宗族诟谇,其妻不忍欺凌,饮恨而亡。征君性闲逸自恣,所施予多以意气出之,不择其人,家故稍稍落。

雍正三年,乡试又不成,遂恶八股取士之法。乾隆间,赵公国麟以博学鸿词荐之,朝夕造请,坚以疾笃辞。或咎之,曰:“吾既生值明盛,即出,其有补斯世耶?否耶?徒持词赋博一官,虽若枚马,曷足贵耶?”卒弗就,去居江宁。江宁雨花台,明所建先贤祠在焉,岁久圮矣。征君与同志议,复其旧,资弗继,则鬻全椒老屋独成之,故愈益穷。先世门生故吏尝所施予然不以屑意。向者贵公子也,冬夕无御寒具。曳敝裘翘首行吟,以为常,谓之暖足,其风趣如此。世所传《儒林外史》征君著也,雕画物态如大禹之铸九鼎,神奸无遁形,虽稗官家言,或亦通人所不知耶。

(顾云《盋山志》有删改)

(乙)雨

[清代] 吴敬梓

轻暖卷帘衣,孤亭暮雨微。落红辞密树,新绿满遥扉。

阶下苔痕长,梁间燕子归。西窗灯影暗,枯坐欲忘机。

(注释)①参(shēn)商:参和商两颗星宿不能同时在天空中出现,比喻彼此对立,不和睦。②谇(suì):责骂。③博学鸿词:科举考试制科之一种。④枚马:指枚乘和司马相如。枚乘因文学征为官,司马相如因《子虚赋》成为天子宠臣。⑤鬻():卖。⑥此诗写于雍正三年。

1.结合文意,选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1)饮恨而_______

A.国恒     B.生死存     C.河曲智叟以应

(2)持词赋博一官_______

A免冠     B.劳无益 C.以有先生也

(3)故愈_______

A其所不能     B.慕圣贤之道 C.自以为大有所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先 世 门 生 故 吏 尝 所 施 予 然 不 以 屑 意

3.结合上下文,谈谈加点字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则鬻全椒老屋成之,故愈益穷。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曳敝裘翘首行吟,以为常,谓之暖足,其风趣如此。

5.有人说,(乙)诗表现了诗人凄凉的心境;也有人说,(乙)诗描绘了明丽的春景,心境不可能是凄凉的。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甲)文(乙)诗回答。

6.《儒林外史》的写成和吴敬梓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关系。请结合(甲)文和《儒林外史》加以分析。

 

七、作文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毕业在即,语文老师要求每位同学挑选出三年来自己满意的作文,整理成个人作文集。请为你的作文集取一个恰当的标题,并为作文集配上120字左右的卷首语。

要求:①符合情境。②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表现手法(如铺陈、呼告、对比等)。③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根据要求作文。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点。老一代在《后浪》里称赞年轻人是一个国家最好的风景,而一些年轻人却习惯于对年长者不耐烦,觉得他们老土、落伍……

非文学作品阅读的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联想和思考?

请以“献给老一代的演讲”或“致三十年后的自己”为题,写一篇600-800字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3)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