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古诗词曲鉴赏·课后特训(14)
一、课外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颋聪悟过人,日诵数千言。虽记览如神,而父瑰训励至严,常令衣青布襦,伏于床下,出其胫受柙楚。及壮而文学该博,冠于一时。性疏嗜酒。及玄宗既平内难,将欲草制书,甚难其人。顾谓瑰曰:“谁可为诏?试为思之。”瑰曰:“臣不知其他,臣男颋甚敏捷,可备指使。然嗜酒,幸免沾醉,足以了其事。”玄宗遽命召来,至时宿酲未解,粗备拜舞,尝醉呕殿下,命中人扶卧于御前,玄宗亲为举衾以覆之。既醒,受简笔,立成。才藻纵横,词理典赡

玄宗大喜,抚其背曰:“知子莫若父。有如此邪?”由是器重,已注意于大用矣。韦嗣立拜中书令,瑰署官告,颋为之辞,薛稷书,时人谓之“三绝”。颋才能言,有京兆尹过瑰,命颋咏“尹”字。乃曰:“丑虽有足,甲不全身,见君无口,知伊少人。”瑰与东明观道士周彦云素相往来,周时欲为师建立碑碣,谓瑰曰:“成某志,不过烦相君诸子,五郎文,六郎书,七郎致石。”瑰大笑,口不言而心服其公。瑰子颋第五,诜第六,冰第七,诜善八分书。

(节选自《明皇杂录》)

注:①苏颋(tǐng):人名,唐代官员。②襦:短袄。③胫(jìnɡ):小腿。④柙(xiá)楚:这里指鞭笞。⑤该博:博学多闻。⑥冠:超出众人,位居第一。⑦疏:爽朗。⑧俊:才智出众。⑨草:起草,草拟。⑩制书:皇帝下的命令。遽():迅速,急忙。酲(chéng):酒醉后的病态。粗备拜舞:粗略地准备,摇动着拜见。中人:指宦官。赡:充足。署:安排,部署。过:拜访,探望。某: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将草制书                    欲:____________

(2)时宿酲未解                  至:____________

(3)玄宗亲为举衾以之            覆:____________

(4)瑰与东明观道士周彦云相往来  素:__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与“颋为之辞”的“为”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二章》) B.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C.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D.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记览如神,而父瑰训励至严。

(2)臣男颋甚敏捷,可备指使。

4.选文中的苏颋是个怎样的人?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夏允彝,字彝仲。弱冠举于乡,好古博学,工属文。崇祯十年,与子龙同成进士,授长乐知县,善决疑狱。他郡邑不能决者,上官多下长乐。居五年,邑大治。吏部尚书郑三俊举天下廉能知县七人,以允彝为首。帝召见,大臣方岳贡等力称其贤,将特擢。会丁母忧,未及用。

北都变闻,允彝走谒尚书史可法,与谋兴复。闻福王立,乃还。其年五月擢吏部考功司主事,疏请终制,不赴。御史徐复阳希要人旨,劾允彝及其同官文德翼居丧授职为非制,以两人皆东林也。两人实未尝赴官,无可罪。吏部尚书张捷遽议贬秩调用。

未几,南都失,彷徨山泽间,欲有所为。闻友人侯峒曾、黄淳耀、徐汧等皆死,乃以八月中赋绝命词,自投深渊以死。

(节选自《明史·列传·卷一百六十五》)

注:①夏允彝():人名。②属:撰著。③子龙:即陈子龙。④大治:政治修明,治理得好。⑤擢(zhuó):选拔,提拔。⑥丁母忧:遭逢母亲丧事。⑦北都变闻:指北都失陷的消息传来。⑧立:君主即位。⑨吏部考功司主事:官名。⑩终制:父母去世服满三年之丧。希:迎合。东林:即东林党。遽:就。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善决疑              狱:__________

(2)大臣方岳贡等力其贤  称:__________

(3)允彝走尚书史可法    谒:__________

(4)与兴复              谋: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与“以两人皆东林也”的“以”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C.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人实未尝赴官,无可罪。

(2)彷徨山泽间,欲有所为。

4.夏允彝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简要概括。

(补充设问)

5.《古代汉语词典》中,“举”的义项有:①起身,动身;②提拔,推举;③中举;④举出,提出等。“弱冠举于乡”中的“举”,应选的一项是(填序号)_______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文深,字德本,南阳宛人也。父遐,以医术仕魏,为尚药典御。文深少学楷隶。年十一,献书于魏帝。后立义归朝,除大丞相府法曹参军。雅有钟、王之则,笔势可观。当时碑榜,唯文深、冀俊而已。大统十二年,追论立义功,封白石县男。文帝以隶书纰缪,命文深与黎季明、沈遐等依《说文》及《字林》,刊定六体,成一万余言,行于世。及平江陵之后,王褒入关,贵游等翕然并学褒书。文深之书,遂被遐弃。文深惭恨,形于言色。后知好尚难及,亦改习褒书。然竟无所成,转被讥议,谓之学步邯郸焉。至于碑榜,余人犹莫之逮。王褒亦每推先之。宫殿楼阁,皆其迹也。迁县伯下大夫。明帝令至江陵书影寺碑,汉南人士,亦以为工。梁主萧察观而美之,赏遗甚厚。天和元年,露寝㉑等初成,文深以题榜之功,除赵兴郡守。文深虽居外任,每须题榜,辄复追之。后以疾卒。

(节选自《北史·列传·卷七十》)

注:①仕:做官。②立义:奉行大义。③除:任命,授职。④大丞相府法曹参军:官名。⑤雅:指赵文深的书法合乎规范。⑥钟、王之则:指有钟繇、王羲之的风格。⑦笔势:指写字运笔的风格。⑧可观:指达到较高的水平。⑨碑榜:指在碑碣或牌匾上写字或文章。⑩冀俊:著名书法家。论:评定。纰缪(pī miù):错误。六体:六种字体。贵游:指无官职的王公贵族。亦泛指显贵者。翕()然:一致的样子。逮:及,达到。先:指赵文深。影:临摹。覆:重复,这里指复制。工:工巧,精巧。㉑露寝:即路寝,意指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文深惭          恨:__________

(2)形于言          色:__________

(3)梁主萧察观而之  美:__________

(4)复追之          辄: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与“行于世”的“于”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C.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D.受任于败军之际(《出师表》)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年十一,献书于魏帝。

(2)文深以题榜之功,除赵兴郡守。

4.从选文加线句子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生而精伟,读书尚义气。至正壬辰,四方蠹起,兵蔓于鄱。公倡义旅保闾閈,民赖以安焉。或劝其乘时树功业,则俯首不答。洪武之初,乡里有剧寇马某,匿山谷,剽劫为民害,官捕之,久不获。下令购重赏,有能致者给之。公因缉其踪,纠有胆勇者数辈,往觇其巢。寇觉,鼓其党舞戟出拒,公婴其锋,三战却之,遂逐北。寇蹶,生缚之,械送有司,上功幕府,以前赏给,却而不受。议奏爵其劳,公辞谢曰:“特为民除其蠹耳,岂希利禄耶?”竟拂衣而归。同郡刘某往拜之曰:“兹不共戴天之仇,微公之计,不能殄也。”献白金为寿。公笑曰:“官赏且不受,宁受私谢乎?为士者固当除残去暴,况在交游之仇,不与同国㉑乎?”饮酒三日而别。时议多之。

(节选自《关西义隐传》)

注:①公:指关西义隐杨焕文。②尚:推崇,尊重。③至正壬辰:元惠宗至正十二年。④蠹():本指蛀虫,比喻为害国家人民的人或事。此处指叛乱的队伍。⑤兵:指战争。⑥鄱():今鄱阳。⑦义旅:正义的军队。⑧闾閈(lǘ hàn):指街坊里巷。⑨剧寇:大盗,强大的贼寇。⑩剽劫:抢劫。购重赏:重金悬赏,奖赏。缉:捉拿,这里指搜寻。纠:聚合,集结。觇(chān):窥视,观察。拒:抵御。婴:通“撄”,碰,触。蹶:挫败,颠覆。特:仅、只、不过。兹:此,这。殄(tiǎn):断绝,灭绝。㉑同国:这里指同在。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其党舞戟出拒  鼓:__________

(2)却而不        受:__________

(3)拂衣而归      竟:__________

(4)公之计        微: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与“献白金为寿”的“为”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以顺为正者(《富贵不能淫》) B.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C.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出师表》)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劝其乘时树功业,则俯首不答。

(2)官赏且不受,宁受私谢乎?

4.选文表现了杨焕文怎样的品质?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兄往年极无恒,近年略好,而犹未纯熟。自七月初一起,至今则无一日间断,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须满二十页,多则不论。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诸弟若能有恒如此,则虽四弟中等之资,亦当有所成就,况六弟九弟上等之资乎?

明年肄业之所,不知已有定否?或在家或在外无不可者谓在家不好用功此巧于卸责者也。吾争在京,日日事务纷冗,而犹可以不间断,况家中万万不可及此间之纷冗乎?

诸弟试将《朱子纲目》过笔圈点,定以有恒,不过数月,即圈完矣。若看注疏,每经不过数月即完,切勿以家中有事,而间断看书之事,又勿以考试将近,而间断看书之课。虽走路之日,到店亦可看,考试之日,出场亦可看也。兄日夜悬望,独此有恒二字告诸弟,伏愿诸弟刻刻留心。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

注:①纯熟:指十分精通。②论:述说。③了:完毕,了结。④肄()业:进修学业。⑤巧:善于。⑥争:这里指现在。⑦纷冗:盛多繁杂。⑧疏:梳理,整理。⑨悬望:牵挂盼望。⑩伏:敬辞。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学问之道无        穷:__________

(2)兄往年无恒        极:__________

(3)则四弟中等之资    虽:__________

(4)此有恒二字告诸弟  独:__________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四处)

或 在 家 或 在 外 无 不 可 者 谓 在 家 不 好 用 功 此 巧 于 卸 责 者 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2)不过数月,即圈完矣。

4.作者在这封写给弟弟们的家书中,提出了哪些读书建议?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儿知悉:

父自正月十一日动身赴广东,沿途经五十余日,今始安抵羊城。风涛险恶,不可言喻,既然惟静心平气,或默背五经,或返躬思过,故虽颠簸不堪,而精神尚好,因思世途险,不亚风涛,入世者苟非先胸有成竹,立定脚根,必不免为所席卷以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择友之道应尔也。若于世事,则应息息谨慎,步步为营,若才不逮而思徼幸,或力不及而谋痨等,又或胸无主宰,盲人瞎马,则祸患之来,不旋踵矣。此为父五十年阅历有得之谈,用以切嘱吾儿者也。汝母汝弟,身体闻均安好。汝二弟且极用功好学,父闻之,心为一快。客居在外,饥饱寒暖,须时加调护;友朋应酬,虽不可少,而亦要有限制;批阅公牍,更宜仔细,切不可假手他人。对于长官,尤应恭顺小心,即同僚之间,亦应虚心和气。为父做官三十年,未尝以疾言遽色加人,儿随父久,当亦目睹之也。闲是闲非,不特少管,更应少听,一有差池,不但殃及汝身,即为父亦有不测也。慎之慎之!

(节选自《林则徐家书》)

注:①羊城:广州的别称。②五经:指《易》《书》《诗》《礼》《春秋》五部儒家经典。③逮:及。④徼幸(jiǎo xìng):意外成功。⑤痨(láo):本指肺疾,这里指过度劳累去谋事。⑥不旋踵(zhǒng):来不及转身,比喻时间极短。踵,脚后跟。旋踵,转足之间,形容迅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静心平气            惟:__________

(2)虽颠簸不堪          故:__________

(3)此择友之应尔也      道:__________

(4)则祸之来,不旋踵矣  患: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与“则应息息谨慎”的“则”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陋室铭》)

B.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三峡》)

C.则有心旷神怡(《岳阳楼记》)

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二弟且极用功好学,父闻之,心为一快。

(2)为父做官三十年,未尝以疾言遽色加人。

4.“此为父五十年阅历有得之谈”一句中的“此”具体指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5.选文中加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