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吉林省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基(diàn)  猎(shè)    痛(zhì)   扑迷离(shuò

B.补(jiào)   红(yān)    立(chù)   心有灵

C.鸣(háo)   污huì)    可hán)   气冲牛(dòu

D.zhui)   愧zuò)    气)    妇皆知(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选聘  秩序  鞠躬尽瘁  锋芒必露

B.哺育  暄闹  迫不急待  微不足道

C.高粱  埋葬  至死不懈  沥尽心血

D.粗拙  屏嶂  不以为然  大庭广众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

B.爸爸笑着对明明说:“我出差这阵子,你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这真是让我刮目相待啊!”

C.女登山者麦子在连续两年攀登珠峰遇挫后,义愤填膺,痴心不改,终于在今年5月20日成功登顶。

D.见到自己的孩子到处惹事不学好,惹得四邻投诉,张先生深恶痛绝,深感对不起去世妻子的嘱托。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暴力恐怖案件不再发生,各地交通部门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C.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激动万分”“土地的誓言”“纪念白求恩”的短语结构类型分别是补充短语、偏正短语和动宾短语。

B.“别人在赞美,在惊叹,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一句中,加点的“而”在这里是连词。

C.“台阶”“我们”“美好”“已经”分别是名词、代词、形容词、介词。

D.“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一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通过作者对阿长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怀念之情。

B.《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C.《驿路梨花》以梨花为线索,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过程中,讴歌了解放军战士的优秀品质。结尾“驿路梨花处处开”一语双关,歌颂了雷锋精神到处发扬光大。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英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作,为世界各国人民广为传诵。他的著名诗作还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二、句子默写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名句默写。

①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④莲,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⑤《陋室铭》中暗示陋室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己亥杂诗》中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人名),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十余岁/可以调素琴,金经

B.十余里无迹/飞来山上千

C.反溯流逆上矣/肃拜蒙母,结友而别

D.辈不能究物理/无他,但手熟

3.本文塑造的讲学家的形象最耐人寻味,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4.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包含的道理。

 

四、课外阅读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先自其足___________

归取之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何不试之以足?

3.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五、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蝙蝠携带致命病毒,为何自己安然无恙?

①在很多故事里,蝙蝠是邪恶的象征,而在现实里,蝙蝠只是一种很渺小的生物。

②蝙蝠虽然是一种渺小的生物,却是世界上千种最致命病毒的携带者,是很多新发传染病病原体的自然宿主,比如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SARS、MERS冠状病毒等。本次流行的新冠肺炎,目前追踪基本确定与野生动物有关,极大可能为蝙蝠。

③蝙蝠属于哺乳动物纲中的第二大目——翼手目,是世界上唯一能够飞翔的哺乳动物。根据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建立的全球蝙蝠病毒数据库显示,在全球69个国家,科学家已在近200种蝙蝠身上发现超过4100种病毒,其中冠状病毒超过500多种。蝙蝠是最大的病毒库之一,但又对大多数病毒表现出较强的耐受力,其原因目前仍未十分明确,据目前学界推测,可能与它们的飞行能力和特殊免疫系统有关。

④蝙蝠在飞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使得体温升高,类似“发烧”,可抑制病毒的复制。病毒进入机体后会利用宿主细胞快速复制新的病毒,机体免疫系统主要防御机制则是通过发烧使体温升高来抑制病毒的复制。蝙蝠在飞行过程中体温可升高到38℃~41℃,可以极大地抑制病毒的复制,减少体内病毒的载量,同时加快机体免疫反应,进而减少病毒对机体的损伤。

⑤科学家通过对蝙蝠基因组研究发现,尽管蝙蝠的基因组与其他的哺乳动物有许多相同的成分,但是蝙蝠身上包含的某些基因比其他哺乳动物更多,这些基因有助于抵抗入侵病毒对自身的伤害。

⑥蝙蝠特殊的免疫系统有助于抵抗病毒的侵害,可是为什么蝙蝠会成为天然的超级病毒库?科学家推测蝙蝠种类多,喜欢群居,寿命长,而且具备长距离飞行能力,活动范围广,携带多种病毒且对病毒有较强的耐受力,易于传播病毒。

⑦蝙蝠一般不会直接将病毒传给人类,而是通过果子狸、竹鼠等中间宿主来完成。不去打扰蝙蝠和其他野生动物,更不要把这些野生动物当成盘中餐,这或许是未来防止新的疫情发生最为有效的办法。

⑧网络上有一个段子“蝙蝠已经努力长成了不好吃的样子,但还是逃不脱被烹饪的命运”,这足以看出人类的行为比蝙蝠携带病毒更可怕。随着病毒抗药性的升级,未来病毒的变异升级可能性非常大。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栖息领地,人类自认有着超凡的智慧,但依旧不是地球的主宰。

⑨《流浪地球》里说:“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1.蝙蝠携带大量病毒,自己却安然无恙的原因是什么?

2.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请你说说有何作用。

3.第⑦段划线句子“不去打扰蝙蝠和其他野生动物,更不要把这些野生动物当成盘中餐,这或许是未来防止新的疫情发生最为有效的办法”中加点词语“或许”能否删去?为什么?

4.下列选项中对第⑨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每次灾难发生都是自然界在敲响警钟。

B.人类的生存是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

C.灾难发生之初人们往往是不会在意的。

D.任何一场灾难都会导致人类的灭亡。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顾晓蕊

①故乡的家是一个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壮挺拔的洋槐树。阳春四月,巨大的树冠华荫如盖,素淡的花苞次第开放,满院流溢着醉人的清香。

②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最开心的,要数采摘槐花。弟弟爬上高高的树杈,用带钩的竹竿把槐枝扭断,我拾起落到地上的枝条,沿着细茎轻轻一捋,一嘟噜花朵落进筐里。

③在那贫寒的年代,槐花无疑是一道美食。或蒸或炒,皆唇齿留香。然而,苍翠遒劲的老槐树,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如巨人般轰然倒下。翌日清晨,发现槐树被拦腰截断,细碎的花瓣飘落一地,生命的华美与脆弱瞬间交替,让人久久地怅然无语。

④此后不久,我们便搬家了。十余年时光缓缓淌过,日子过得平淡而适意。三年前的一天,宁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妈妈放下电话,脸色煞白,双手颤抖,对爸爸说:“儿子在工地上出事了!”

⑤那是怎样惊心的一幕,现场发生爆管事故,弟弟身上多处烫伤,从八米平台跌落下来。他在重症病房里,度过了生命中最难捱的两个月。出院后,他不愿照镜子,也不愿出门见人,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独自舔舐着心底的伤痛。

⑥妈妈说:“这样会闷出病来,出去走一走吧。”我想了又想,决定陪弟弟回故乡。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与忐忑,不知这一趟旧地重游,将给弟弟带来怎样的影响。

⑦走进童年的小院,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浓烈而又执着。抬头望去,记忆里被风雨摧毁的洋槐树,竟奇迹般出现在眼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弟弟径直向前,缓缓走到槐树下,把身体贴近树干,紧紧地拥抱那棵树。

⑧那一刻,安静极了。忽一阵清风拂过,雪白柔软的槐花,落在他的衣襟上。他捏起几朵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两行清泪落了下来。自从弟弟受伤以来,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我唯一的一次,看到他流泪。

⑨泪痕很快被风吻干。他侧过身来,说:“姐姐,给我照张相吧。”我掏出数码相机,紧张得按了三次快门,才拍下这美好的瞬间。弟弟倚着老槐树,感叹地说:“槐花虽小,却有阳光的味道。”他笑了,目光变得坚强,从灵魂深处射出来。

⑩半个月后,我们回到家。照片洗了出来,弟弟把它摆在床头,背面写着一行蓝色小楷: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至此,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很快,弟弟又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⑪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那枝叶是信念,那树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的根须,就是默默地承受。人这一生,有这么一棵树,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依然能凭借一缕心香,从容抵达幸福的彼岸。

(选自《阅读与鉴赏》,有改动)

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以《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为题有什么妙处?

2.根据提示,将下列内容补充完整。

线索一:挺拔的槐树花香醉人→_____________→重生的槐树更加繁茂

线索二:少时的弟弟快乐健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⑧段“他捏起几朵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两行清泪落了下来”一句中的“泪”字蕴含了怎样丰富的情感?

4.根据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第⑩段中“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一句的理解。

 

六、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填空

①《海底两万里》是_______国(国籍)著名的科幻和小说家___________(人名)的“海洋三部曲”之一,这位作家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其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已变成现实,因此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②“__________(人名)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

 

七、选择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是作者老舍最钟爱的作品,以20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

B.《海底两万里》小说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位叫尼摩的船长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鹦鹉螺号”,大海中自由航行。

C.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对西安事变称赞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八、综合性学习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在精彩的语文世界里徜徉,吮吸着知识的营养,开拓者阅读的视野。为此,某中学七年级拟开展以“漫游语文世界”为主题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①拼对联:过年的时候,李伯伯从街上买来三副对联,回到家发现顺序已经混乱。

A.春雨丝丝润万物    B.万事如意福临门    C.绿竹别其三分景

D.一帆风顺吉星到    E.红梅正报万家春    F.红梅点点绣千山

现请你帮助李伯伯重新拼好对联。(填序号)

A和___________   C和___________   D和___________

②当前一些广告词滥用谐音,不利于语言的规范化。请恢复下列用语的本来面目。

骑乐无穷(摩托车广告)改正:___________

一明惊人(眼镜治疗仪广告)改正: ___________

 

九、作文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请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