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古诗词曲鉴赏·课后特训(12)
一、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五言律诗主要写的是王维出使边塞途中的所见所感。

B.全诗通过“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奇壮丽。

C.颈联运用对偶手法,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其中“圆”“直”两字极富神韵。

D.这首诗意境雄浑,与王维晚年写《竹里馆》那种清幽意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2.有人说“归雁入胡天”中“归雁”是作者自比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按要求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请你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

(2)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耐人寻味,请从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简练的笔墨写自己奉命出使。“单车”是说随从不多,规格不高。“欲问边”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

B.颈联历来为人称道。“孤烟”本显苍凉,“直”却给人劲拔、坚毅之态;“落日”本带给人伤感之情,“圆”字却又显得亲切温暖。

C.尾联巧用“勒石燕然”的典故,既感慨自己遭逢种种厄运、不得朝廷重用的境遇,又赞扬了将士们奋勇杀敌、以身报国的爱国热情。

D.这首诗角度新颖,艺术构思不落俗套,语言自然精练,写景状物逼真传神,抒发情感深沉饱满,情景交融,内蕴丰富,意境雄浑。

2.这首诗的颔联写景又言事,请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叙事,从“单车”“欲问边”分别说诗人出使边塞时随从少,并且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就是去边塞慰问将士。

B.颔联以“征蓬”“归雁”自比,雁北归旧巢,而诗人却迎着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暗写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心情。

C.颈联中,作者通过“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对塞外风光进行了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塞外的喜爱之情。

D.尾联中,“燕然”为用典,不是实指燕然山,而是代指前线,暗示前方取得了胜利。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作者轻车简从,要到边塞慰问将士,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的孤单与无奈。

B.颔联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出汉塞入胡天时孤寂悲伤的情感。

C.颈联刻画了雄浑壮美的塞外风光,体现了苏轼对王维的评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尾联中的“燕然”实指燕然山,东汉窦宪曾在此刻石记功。

2.颈联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用准确而极富表现力的词句,描绘了西湖春日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B.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是春天的象征。诗人善于选取典型景物,在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春的活力。

C.诗人很讲究炼字,在颈联中巧用“乱”“迷”“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暮春的盛景。

D.全诗在结构上很有特色,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

2.诗中加线句子的“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颔联中的“谁家”如改为“数家”,似与“几处”对仗更工整,效果更佳,你认为如何?请说出理由。

2.诗歌讲究炼字,请品味颈联中“乱”“浅”的妙处。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2017福州质检)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了诗人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写春行仰观所见,侧重写禽鸟,莺歌燕舞,生机动人。

C.颈联写春行俯察所见,侧重写花草,繁花似锦,春草茂盛。

D.尾联以“最爱”和“行不足”直抒诗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2.诗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题,交代诗人踏春去处,从孤山寺北出发,到贾公亭以西,语言简洁明快。

B.颔联中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描绘了燕子忙碌而兴奋的神情。

C.颈联用“乱”字勾画出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湖畔春草刚刚没过马蹄的景象。

D.全诗结构严谨,由面到点,又由点到面,衔接自然,对仗工整,语言浅近,用词准确,气质清新。

2.颔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意思是虽然处在尘世,却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世俗的困扰。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2.诗中加线句子中的“见”能否改为“望”字,为什么?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3.陶渊明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请你结合对《饮酒(其五)》和《桃花源记》的理解,简析陶渊明的隐逸思想。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2018三明质检)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无车马喧”暗指没有世俗功利的交往,没有繁琐的官场应酬。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暮色中飞鸟结伴而还的情景。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从大自然领悟到无法言说的人生真谛。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B.“此中有真意”中的“此中”指的是“采菊”四句所表现的意境,“真意”指的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含蓄地寄托了诗人与山林为伍的情意,虽是写景,实际蕴藏着深沉的感伤。

D.本诗具有诗的鲜明形象和悠远境界,又蕴含着某种宇宙人生之理。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凝练,具有独特的风格。

2.(2018三明质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抒写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指心远离官场和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情怀。

D.“山气日夕佳”一句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句,点明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的飞鸟结伴归林。

2.这首诗的加线句子令人回味无穷,请简要赏析。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加线句子。

2.(2016广州)“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望中所见:虽然国都已经沦陷,城池残破,但是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又来到长安城,草木繁密茂盛,诗人禁不住赞美眼前明媚的景象。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通过对“花”“鸟”的描写,运用触景生情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C.“家书抵万金”一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们心中共有的想法,能让人产生共鸣。

D.整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

2.(2019湘潭)请赏析“城春草木深”一句中的“深”字。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019海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一名句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2.品析杜甫诗《春望》“感时花溅泪”中的“溅”字。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用一“破”字极写山河依旧,国家衰败,一片荒凉残破之景,与“城春”形成强烈反差,体现诗人归家途中的艰难。

B. 颔联运用对偶和拟人手法写“花”流泪、“鸟”心惊,在诗人眼中,娇艳的春花和活跃的鸟儿也对亡国有了怨恨之情。

C. 颈联写一封家信胜过“万金”,其原因是战事持久和战争残酷,反映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及对安定和平的渴望。

D. 这首诗全篇围绕标题中的“望”字展开,感情真挚,艺术感染力强,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春望所见:虽然国都已经沦陷,城池残破,但是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又来到长安城,草木繁密茂盛。诗人感慨万千,禁不住赞美眼前明媚的景象。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通过对“花”“鸟”的描写,运用融情于景的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C.颈联中的“家书抵万金”一句,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这是人们心中共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D.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景,描绘了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B.“草木深”表面写草木茂盛,实际上运用了对比手法,写城市破败,人烟稀少,遍地草木的荒凉景象,寄情于物,为全诗营造出悲凉的气氛。

C.“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战乱年代一封普通家信很值钱,表现了诗人想知道家人是否平安的消息的迫切心情。

D.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加线的句子。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