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古诗词曲鉴赏·课后特训(10)
一、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及事由,诗人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经过辽远的边疆地区。

B.颔联两句一虚一实,使画面富有变化,意境深远,即景生情,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颈联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壮阔深邃,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D.尾联与首联呼应,继续写出使一事。诗人行至萧关,探马来报,都护逐杀敌军,已到了最前线,流露出诗人对都护的赞扬。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请简要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的颈联描写了边塞景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景色的特点。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

2.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歌讲究炼字,请品味颈联中“乱”“浅”二字的妙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交代了“寺北亭西”的观景胜地,写出了春水初涨时“水平云低”的景象。

B.颔联中诗人创造出“莺争暖树”“燕啄春泥”的美好意境,表现了西湖充满活力的动态美。

C.颈联以“乱花迷眼”“浅草没蹄”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初春百花盛开、草木繁茂的景象。

D.尾联用“最爱”一词直抒胸臆:诗人漫步在绿杨深处的白沙堤上,满眼蓬勃的西湖美景,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能否改为“望”字,为什么?

2.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出诗人没有隐居在深山,而是身居闹市,却不受世俗烦扰。

B.“心远地自偏”中“心远”一词,回答了“无车马喧”的原因,反映诗人超凡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妙手偶得之笔,可谓浑然天成,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迷惘的情形,也表达出诗人辞官归隐后淡淡的忧伤。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2.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 “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乱离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语意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题是《春望》,那么诗人“望”到了哪些春景?

2.结合全诗内容,说出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首联中描写城春草木深的景象有什么用意?

2.从全诗来看,诗人白头搔更短的原因是什么?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首句用黑云暗喻敌军,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的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C.“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2.请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全诗中的作用。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请分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2.《雁门太守行》具有豪迈奔放的风格。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2.“借物兴叹”是杜牧咏史绝句《赤壁》中的主要写法。请你结合诗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说明这一写法的特点。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请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的妙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为咏史诗,诗人杜牧借一件古物来表达对历史的慨叹,客观地反映了赤壁之战的史实。

B.诗人借“沉沙”叹指英雄无用武之地,暗讽当朝昏庸;而“铁未销”则叹指英雄壮心不已,期望大展身手。

C.“东风不与周郎便”中的“周郎”指的是东汉末年的重要将领周瑜。

D.诗人借题发挥,反说其事,用二乔的命运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1.“星河欲转千帆舞”中的“帆”在这里喻指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作者是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是宋词中婉约风格的代表作家,这首词却带有气魄雄壮的豪放词风。

B.作者自认为是有“惊人句”的成功女词人,但她并未就此满足,她还有更新更大的人生追求。

C.下片“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是对上片“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表达了词人对自由、美好境界的向往。

D.这首词在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1.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所写的梦境。

2.下片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从炼字角度赏析词的上片。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用得极妙,请加以赏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面对春花落去的景象,词人感到似曾相识,面对燕子归来的景象,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片,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片,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采荇人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失败时苦闷、绝望的心情。

D.“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意思是:文静善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2.请任选角度,赏析“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两句的妙处。

3.请从诗中选取一处运用“比”的表现手法的诗句,并作简要赏析。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第2首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突破训练)

(2016河北)阅读《蒹葭》,完成下面小题。

1.解释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

画线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第12首 蒹葭 《诗经》

河南中招:12年未考   2018全国视野:安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请简要赏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妙处。

2.说说诗歌中三个“宛”字好在哪里。

3.这首诗歌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2.颈联在送别诗中别具一格,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3.请赏析“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 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C. 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 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2.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十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2012河北)这段文字节选自唐代诗人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中,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请对这段文字中画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本诗如何表现雨的猛烈,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2.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请你谈谈杜甫这首诗是如何“为时”“为事”而写的?

“为时”(为反映社会现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事”(为体现诗人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的职业。

B.“心忧炭贱愿天寒”中的“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C.“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吝惜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

D.“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诗的前四句(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点出了劳动场所并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作铺垫。

C.诗中卖炭翁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集市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D.宫使“回车叱牛牵向北”,是因为北边是宫廷的方向,而集市是在城南。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请赏析“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2.请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

3.请赏析“晓驾炭车辗冰辙”一句。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