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第一个“难”指相会困难,第二个“难”则含有离别之难的意思。 B.首联借春光将尽的特点进一步渲染了别离的气氛,烘托出了主人公痛苦难堪的心情。 C.颔联中“丝”与“思”谐音,以蜡泪喻相思之泪,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 D.青鸟是神话中的信使,因与对方无法经常见面,只能希望有人传信,流露出深深的怨恨之情。 2.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连用两个“难”字,突出强调了“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 B.颔联紧承首联,以浅显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的双关手法,描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最为精彩感人。 C.颈联从体贴关切的角度推测想象出对方的相思之苦。上句写出了年轻女子“晓妆对镜,抚鬓自伤”的形象,暗示男子的思念和忧愁。 D.尾联诗人寄希望于青鸟传信,惆怅而又自伤。这一希望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 2.请简要分析颔联被称为千古名句的原因。
|
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一个“难”字,是全篇的诗眼,言明相爱的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却又不得不面临着分离。 B.颔联谐音双关,“春蚕”自然承上,用“丝”谐音“思”,佳偶对照,妙句天成,传达出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爱情。 C.颈联写两人相见时的情景,写尽了朝思暮想的思念之情,使因受相思之苦而坐卧不安的恋人形象跃然纸上。 D.尾联带有梦幻般的神话色彩,回应首联,使得全诗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2.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划线句。
|
4.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两个“难”分别是什么意思?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2.加线句子中的“蓬山”与“青鸟”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
5.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妙在何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6.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诗的前六句,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做铺垫。 C.诗中老人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D.“半匹红纱一丈绫”,与“一车炭,千余斤”构成强烈的反差,表现了诗人对统治阶层罪恶的揭露和控诉。 2.请赏析这首诗的加线句子。
|
7.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2017厦门质检)下列对诗中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十指黑”强调了卖炭翁劳作到伸手不见十指。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2.诗中有不少精彩的描写,如对卖炭老人肖像、心理、动作的描写。试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
8.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2016上海)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2.加线的两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描写方法,“把”“称”“叱”“牵”等动词,把宫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
9.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2019铁岭)选出下列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有误的一项( ) A.这首词是作者任密州太守时与同僚出城打猎所作,粗犷豪放,“狂”字贯穿全篇。 B.词的上片记叙了打猎的壮观场面,一个“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为国御敌立功,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D.词中多用典故表情达意,“亲射虎,看孙郎”表示作者要亲自挽弓射虎,探望孙郎,豪情溢于言表。 2.(2019河南)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词人出猎时的豪情“狂”态?请简要概括。
|
10.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以“狂”字开篇,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是豪放派词篇的典范。 B.词的开篇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词人的豪情狂态。 C.词中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希望朝廷体恤自己年老体衰,免去罪名的愿望。 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词人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的强烈愿望。 2.(2019河南)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词中的画线句。
|
11.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2018南平质检)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词人的雄心壮志。 B.词眼是“狂”字,它既是词人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更是词人内在感情的高度概括。 C.“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凸现出太守率领队伍气势磅礴,何等雄壮。 D.“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2.本词上阕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其中“狂”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
12.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又称长短句,“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B.“锦帽”“貂裘”“千骑”都是实写,突出狩猎大军席卷山冈的盛大声势。 C.活用典故“孙权射虎”,写出了词人狩猎的豪情与狂放。 D.词的境界雄奇,气势豪迈,是苏轼豪放词和爱国词的代表作之一。 2.加线的句子引用了西汉魏尚的典故,有何用意?
|
13.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壮”是这首词的风格特色,“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等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 B.“沙场秋点兵”一句肃穆庄严,形象地刻画出了一位豪气满怀、临敌出征的将军形象。 C.结语“可怜白发生”一句,仅仅表明了词人在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 D.这首词先描述军旅生活,再写过去的战争场景,最后抒发报国无路的感慨,可谓情景交融。 2.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加线句子的壮观场面。
|
14.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辛弃疾写给好友陈同甫的一首词,全词以“壮”语贯穿始终。 B.上片有对沙场点兵军容的描绘,并用“秋”字给整个场面增添肃杀之气。 C.下片写出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追求,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D.全词采用写实的手法,真实生动地描绘出一位忠勇善战的将军形象。 2.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
15.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2018泉州质检)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写词人心情苦闷,只能借酒浇愁,只能在“梦”中驰骋沙场,快意一时。 B.“八百里”描写军营连成一片,极其广大,“塞外”表明写作这首词的地点。 C.“飞快”“弦惊”以点代面,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 D.“天下事”指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词人希望借此赢得生前和死后的英名。 2.本首“壮词”以“可怜白发生”结尾,这是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
16.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2018莆田质检)对这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气势磅礴,情境雄健,语言壮丽,体现了豪放派的写作风格。 B.词人从实、虚两方面来表达报国情怀,起笔“醉里挑灯看剑”通过虚写表达忧国之情。 C.上阕和下阕的最后一句分别描写了理想和现实中的词人自身,雄壮与悲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带给人心灵上的震撼。 D.词人善于化用典故入词,用“的卢”写战马,不但突出了战马飞腾的雄姿,而且有力地烘托了骑马人的勇猛。 2.(2018泉州质检)“沙场秋点兵”中的“秋”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秋”渲染的氛围有何不同?请简要回答。
|
17. 难度:困难 |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南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请从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2018莆田质检)这首“壮词”以“可怜白发生”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