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 > 试卷信息
记叙文阅读·课后特训(4)
一、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2019云南曲靖改编)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苔撑起的一片绿意

洪振秋

①春日,人们的视野里总是万物葱绿,百花次第开放,一派生机勃勃。

②百花繁,万花灿,唯有苔草很少被人提及,因为它实在微小,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我却惊讶于这细小低微的青青苔草,它没有茂林的硕大气象,也没有百花的美妙身姿,只是静静地躲藏在不容易被人注视的角落里。但她依然有着茂林一般的风情、百花一样的美丽。

③我非常喜欢清代诗人袁枚那首《苔》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人笔下的青苔生长环境是很恶劣的,可它依然长出绿意来,展现出自己的青春。青春从何处来?它从苔草旺盛的生命力中来,它凭着坚强的活力,冲破困境,焕发青春的光彩。苔草是不会开花的,但她“也学牡丹开”,既是谦逊,也是骄傲。她虽然如此弱不禁风,却凭着自身的自强不息,争得和百花一样的开放权利,春光离不开她们不断地点缀,才显得如此春意盎然。

④江南民间有句谚语:“三月青苔露绿头,四月青苔绿满河”。

⑤在我的印象里,春风拂面,青苔们趴在残旧的瓦片上,粘在厚重的砖头间,爬在高高的墙头上,附在苍老的树干中,布满在瘦硬的岩石上,从故乡街上的青石板夹缝中撑出绿意,写出一个又一个方正的“回”字。不远处的春江,“江水绿如蓝”,这是青苔的大写意、大手笔。

⑥在乡间的古楼里,当青苔从不远处的山坡上,开始随着春风波动、蔓延时,门前的台阶也变绿了,鼓楼便春光融融。

⑦此时,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微不足道的青苔,竟是如此有气势。她们都是一根连着十根,十根连着百根,连绵起伏,渐成气象。无论是断墙残垣,还是悬崖绝壁之上,其它植物都无法落脚,唯有青苔从墙缝里、石缝隙中奋力拱出,四处蔓延着绿意,在荡漾的春风中记录着比石头还硬的倔强。

⑧小时候,我的家乡,每年春日,也就是春雨即将来临之前,父亲总要爬上古楼,上屋顶清理盖瓦,家乡人称之“拾漏”。他总是弓着腰,小心翼翼地翻起一片片布满青苔的瓦,或剥下苔绿,或扯下苔丝,或拔出瓦沟中的苔草……然后装进一个蓝色的布袋里。他从木梯上退下来后,便径直去后花园,从布袋里掏出一撮撮、一把把的青苔,或填于兰花盆,或黏附于梅花树干上,或塞进干枯的罗汉松那一个个细小的木洞穴中……父亲说,青苔也有一些诗意的名字,她叫绮线,也称呼为绿衣元宝,百花有青苔衬托,人世间才会春色满园。

⑨在岁月的戏台上,青苔似乎错过了《诗经》,却赶上了唐诗宋词的好时光,也融进了明清纷繁的花事。在诗意的年代,青苔倍加受人珍爱,“应怜屐齿印苍苔”,园子的主人因怕满地的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但有时也夹杂着几分苍凉和凄美,“小庭春老,碧砌红萱草”,青苔似乎总是见不到阳光,只在凄凄惨惨中顽强地生长着。

⑩真正懂得青苔心意之人,应是清代的袁枚先生。他知青苔气质风度,知道青苔的生存环境。

⑪中国人很喜欢把青苔之绿意融入古画中,使其诗意更加飞扬。最早是“元四家”,后有沈周、唐伯虎、徐渭、程嘉燧、渐江、查士标等。到了清代,苔草在中国画中出现的频次渐多,随心所欲,恣意点苔,笔情墨趣,已臻成熟。尤其是“扬州八怪”中的金农,其画梅善于在粗干上以浓墨点苔,使梅花显得气韵非凡,虽苍老而生机勃发。青苔虽然微小,却点缀出他画中的春色;虽然微不足道,却烘托出画中梅花的冰光雪影。他深爱着“苔花如米小”的气质,把自己也取名为“小善庵主”“如来最小者”,可谓青苔知己也。

⑫我是江南人,深爱着门前残墙上的青苔,绿意由她而生。青苔绿痕从墙根开始,一直蔓延到墙顶上。春光总是被那些摇曳的芦草占尽,她却自有一番风情。

⑬她们总是满腔热情地在你回乡的青石板石缝里,撑起一些绿意,让你享受着“春满大地”的时光。也许你脚踏在其身上,目光却关注着斜枝的桃花,或墙头的芦苇花。

⑭她们总是那个恬静的俏模样,悄无声息地吐着绿,伸展着,变幻着。一点点,一丛丛,哧哧地笑着。

⑮此时,如果你没有见青苔,一定是遗憾的;没有青苔的世界,也是寂寞的。

(选自《人民日报·副刊》2019年05月18日,有删减)

1.结合文意,请简析“青苔撑起的一片绿意”中“绿意”的含义。(标题含义)

2.请对第⑤段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句子赏析)

春风拂面,青苔们趴在残旧的瓦片上,粘在厚重的砖头间,爬在高高的墙头上,附在苍老的树干中,布满在瘦硬的岩石上,从故乡街上的青石板夹缝中撑出绿意,写出一个又一个方正的“回”字。

3.第⑧段在文中有何作用?(段落作用)

4.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手法、作者情感)

5.阅读本文,请任选一个角度,谈谈“青苔”带给你的启示。(谈启示)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牡丹旁的寒枝

许冬林

①吴昌硕画牡丹,常常在酣然盛开的牡丹花朵边,冷冷地立一两根寒枝。这寒枝和鲜润饱满的牡丹花,似乎成了鲜明的对比。花是艳的,寒枝是冷色调的。花是华枝春满,寒枝是瘦削萧疏。花是姿态婆娑,寒枝是孤独挺立。

②吴昌硕画牡丹,几乎从不漏下寒枝,大约是因为,那寒枝一直就长在他的生命里。他大半生困顿寒微,十七岁因战乱随父逃难,五年后回家,家中亲人俱亡,只剩他和父亲。

③大画家任伯年曾画过他,题为《酸寒尉像》。此后,吴昌硕常常以“酸寒尉”自称。也真是酸寒。四十四岁,他在上海浦东郊区租了两小间民房,安顿家小,并寄希望于书画,期望自己能像任伯年一样靠一支画笔安身立命。但是,他的画卖不动。初冬之夜,寄身于低矮屋檐,看看环堵萧然,他在纸上写道:“夜漏三下,妻儿俱睡熟,老屋一灯荧然,光淡欲灭。” 

④历经风波,他再去上海,矢志于以书画立足,已是二十余年后。他用西洋红画花卉,他笔下的花朵鲜丽饱满。他自谓“老缶画气不画形”,“老缶”也是他的名号,他的画郁拔苍劲,气势磅礴。他像牡丹花边的寒枝,从苦寒苍茫里劲挺而出,带着一身的寒气,可是,是倔强的、骄傲的、巍然的。

⑤吴昌硕挑战命运,在艺术上也一身胆气。他说“自我作古空群雄”。他把自己撂到了书画艺术的历史长河中,凛然上前,直面古人。他敢将大红大绿用于花卉,画家蒲华曾告诫他:要多用水墨,少用颜色。因为是文人画,要高雅,要“色不可俗”。可是吴昌硕偏不。他用色不守古法,变水墨为五彩,变重墨为重彩。

⑥有人说吴昌硕最重要的贡献是,身处动荡年代,却彰显了中国文化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可是,我觉得,他作品里的劲挺自强之气,不是闲逸富贵给他的,而是苦难与执著给他的。就像他笔下的牡丹,最动人的不只是牡丹的色,还有花朵之后那些片叶不着的寒枝。一个人,大约只有尝尽人世冷暖,尘土至情,才会懂得,在姹紫嫣红时节,依然不忘在心里立上几根寒枝。

⑦对于吴昌硕,虽然后来成名成家了,名利汹涌而来了,他依然记得早年那些忧患与颠沛,他记得自己来自民间,记得自己的身份。他也记得自己的追求与使命。所以,笔下牡丹开得再热闹,他依旧要种几根冷冷的寒枝在侧,给自己降温,也给世人降温。

吴昌硕笔下的寒枝不仅是瘦的,是枯的,也是高的。那寒枝高过花朵,高过绿叶,不摧不折,独对风日,挺向苍穹。

⑨晚年,吴昌硕的艺术如一朵牡丹雍容明媚地盛开在中国画坛。那时的上海,曾经出现了“家家缶翁,户户昌硕”的盛况,可是,他却静静写下一副对联:风波即大道,尘土有至情。

——选自《深圳商报》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吴昌硕是一位绘画大师,他笔下的牡丹鲜润饱满。

B. 吴昌硕自称“酸寒尉”源于任伯年为他作过的画。

C. 中国文人画讲究高雅,多用水墨,要“色不可俗”。

D. 吴昌硕的经历表明:只有尝尽人世冷暖才能成才。

2.吴昌硕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请简要概括。

3.结合上下文品析词句。

(1)如何理解第⑥段中“依然不忘在心里立上几根寒枝”的“立”?

(2)品析文章第⑧段中画线句的语言特色。

4.如果将题目“牡丹旁的寒枝”改为“牡丹与寒枝”,好不好?为什么?

5.吴昌硕历经苦难,感受世情,在中国画坛明媚绽放。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吴昌硕所写对联“风波即大道,尘土有至情”的理解。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沉默是金

①历史的天空风云变幻,岁月的江河奔流浩荡。唯一不变的是,总有丹心赤子甘为国家鞠躬尽瘁,总有殷殷志士愿为民族负重前行。

②那个爱皱眉头、喜欢思考的著名核物理学家走了。今年1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去世,享年93岁。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其实,于敏自己也没想到这辈子会与氢弹结缘,更没想过个人与国家的命运会紧紧联系在一起。当时,正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工作的他,原本以为会在钟爱的原子核理论研究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④然而,一次与钱三强的谈话,让他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变。1961年1月的一天,于敏应邀来到钱三强的办公室。一见到于敏,钱三强就直言不讳地说:“经所里研究,报请上级批准,决定让你参加热核武器原理的预先研究,你看怎样?”

⑤于敏感到很突然,甚至还有几分不解。一向沉默的他,喜欢做基础理论研究。不过,于敏没有犹豫,因为他忘不了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带给他的惨痛记忆。

⑥“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于敏后来这样说。

⑦“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真正地独立。面对这样庞大又严肃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这是于敏当时的想法。

⑧这个决定,改变了于敏的一生。自此开始了隐姓埋名的生活,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我国的核武器科技事业。

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

⑨为了尽快研制出我国自己的氢弹,于敏和同事们知难而进、昼夜奋战。然而,有好长一段时间,他们始终找不到氢弹原理的突破口。

⑩重大转折点发生在那一年秋天,于敏带领一批年轻人前往外地用计算机进行优化计算。在“百日会战”里,他和同事们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氢弹原理一经突破,所有人斗志昂扬,恨不得立马造出氢弹。但是原理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

⑪试验场远在西北大漠,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吃的是夹杂沙子的馒头,喝的是苦碱水;茫茫戈壁上飞沙走石,大风如刀削一般,冬天气温达-30℃,道路冻得像搓衣板……而于敏都甘之若饴。

⑫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又成功进行全威力氢弹的空投爆炸试验。

⑬试验成功的那一刻,于敏很平静,“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

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无名英雄”

⑭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使命,于敏没有停止追寻的脚步。为了研发第二代核武器,于敏隐身大山,继续加班加点搞科研,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⑮此身长报国,拿命换科研,这是何等的奉献!在那些日子,于敏常常会想起诸葛亮,矢志不渝,六出祁山。

⑯“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1984年冬天,在试验前的讨论会上,于敏和陈能宽感慨地朗诵起了诸葛亮的《后出师表》。

⑰不同于蜀汉丞相的“出师未捷身先死”以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于敏的事业是“可为”“有为”的。就像他沉默的事业一样,于敏是个喜欢安静的人。他曾对身边人说,别计较有名无名,要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无名英雄”。

⑱尽管在氢弹研制中居功至伟,但对别人送来的“中国氢弹之父”的称呼,于敏并不接受。“核武器的研制是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大科学系统,需要多种学科、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只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氢弹又不能有好几个‘父亲’。”他说。

⑲“于敏先生那一代人,身上有一种共性,他们有一种强烈的家国情怀。这种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希望这种精神能够不断地传承下去。”与他一起工作了50多年的杜祥琬说。

一棵大树俯身而卧的地方,正在长出一片森林。

(《解放军报》,有删改)

1.如果让你选于敏的一句话作为文章中空缺的小标题,你会选择哪一句?为什么?

2.请分析文中第⑪段加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文中选用于敏在会上朗诵《出师表》的事例,有何作用?

4.如何理解文末加线句“一棵大树俯身而卧的地方,正在长出一片森林”?

5.从文中可以看出于敏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做纯粹学人 行不言之教

——怀念季羡林先生

①转瞬之间,季羡林先生已离开我们十年了。其间,往事不断浮上心头,总觉得先生没有远去。随着岁月的流逝,先生的形象越来越清晰,而我对他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能够承蒙先生教泽,追随先生治学31年,实乃人生幸事。

②1978年10月,我在未名湖畔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季先生。他穿一身藏蓝色的中山装,操一口乡音浓厚的山东腔,慈眉善目,平易朴实。先生甫一开学即给我们研究生上了一课,主讲如何治学。他指出,无论从事印度哪个领域的研究,都应当学习印度的历史、哲学与文化,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他主张,在确定选题之后,必须做好有关文献的检索工作,穷搜有关图书资料,然后再写论文,而在写作中则要言必有据,不断查询各种工具书,以减少事实记忆和文字差错;在掌握英语的同时,应当学习对象国的语言,并尽可能不断提高汉语水平。在谈到学术规范时,他强调,做研究必须老老实实,凡引用别人的东西,哪怕只是一句话,亦应注明出处,不可掠人之美。在谈到写文章时,他推崇“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严谨治学精神。先生语言平实,却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让我们受益终身。

③我入学之时,先生已近古稀之年。先生陆续出版的多卷本译著《罗摩衍那》以及专著《〈罗摩衍那〉初探》,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我意识到,先生进入了著述的井喷阶段。随后数十年间,他新著迭出,令人目不暇接。人到了耄耋之年,反倒健笔凌云,意气纵横。无论是散文还是学术著作,均成传世经典。他终身奋进,以自己对学术的热忱追求和勤苦耕耘行不言之教。

④我在第二学年确定了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准备探讨泰戈尔的短篇小说创作。先生将他1961年5月15日发表于《光明日报》的《泰戈尔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一文复印件赠予我。1981年5月,我将毕业论文初稿呈送先生审阅。大约一周后,先生将论文返还我并提出指导意见,上面有他添加的字句。先生认为我的论文偏长,建议将第一部分生平研究删除,并大力压缩其余部分。答辩委员会的各位先生,尤其是季先生,对我十分宽厚,没有提任何难题,于是答辩顺利通过。

⑤1982年,印度诗人和小说家梅特丽耶·黛维访华。她16岁即出版第一部诗集,泰戈尔非常欣赏其才华并亲为作序。诗人在暮年曾四度到她位于大吉岭的家中度假,说了许多精妙的话,被她记录下来,形成了《家庭中的泰戈尔》一书。黛维将此书赠送给季先生并请他将该书译成中文,先生承诺亲自翻译。

⑥1984年孟夏,季先生前往友谊宾馆看望再度来访的梅特丽耶·黛维。我叨陪末座。席间,黛维问及先生译事进展情况,并不客气地说:“难道你们非要等我死了才出版你们翻译的这部书吗?”先生在随后的8个月中将全书译成中文。他本可以动用自己的学生翻译此书,然而没有。他信守承诺,亲力亲为,保证了译本的质量。

⑦1999年7月5日上午,印度文学院授予先生名誉院士学衔仪式在北大临湖轩举行。罗特院长首先宣读了印度文学院授予先生名誉院士学衔的决定,随后发表演说,盛赞先生毕生为文化事业和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身体力行,始终保持了一个纯粹学人的本色。

⑧先生生活简朴,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由于藏书甚多,更由于珍惜时间,居无求安,他的家始终没有装修过。他的饮食无非粗茶淡饭。我们研究生在有机缘与先生聚餐时,都会点先生爱吃的一些家常菜,如豆苗、花生米之类。先生所以能够长寿,与他心灵纯净、勤于著述和生活俭朴都有关系。

⑨“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季羡林先生是一个纯粹的学人,却以扎实的行动影响了无数后学。他永远是莘莘学子的光辉楷模。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减,2019.7.12)

1.在和季羡林先生的接触中,“我”获得了哪些治学方面的启示?

2.从选文来看,季羡林先生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3.选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

4.文章最后一段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

5.文章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20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改变世界的那颗种子

①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袁隆平成了“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但他念念不忘的还是这句——“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在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座谈会上,袁隆平也曾笑着说:“我现在是‘90后’,脑瓜子还没糊,数学心算没问题,还要继续做研究,目标是实现每公顷产量20吨。”

②袁隆平离不开农田,尽管已经90岁,仍然坚持“每天要到田里看看”。这次出发来北京之前,他一大早还先到田里待了半个小时,跟心心念念的稻子短暂地道个别。而带着“共和国勋章”回去后,袁隆平说,明天第一件事,就是下地看看。

③“一颗种子改变世界”是对他所作贡献最好的诠释。他的励志故事充满了奋斗和坚持的色彩,不畏艰难,知难而进是他做科研一贯的原则。在西南农学院学习期间,他对学术孜孜以求,阅读了许多中外农业科技杂志。他对权威学者并不盲从,常把搜罗到的各国学术书籍仔细研究,感悟分析后得出自己的结论,他始终坚信吸收科学知识要靠理性来判断其价值。1953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到处于穷乡僻壤的安江农业学校当教师,就是在这个落后的湖南乡下,他度过了人生中最难忘的18年岁月——这些日子里,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做农业科研,积累了大量经验。1961年,严重的大饥荒掠过中华大地,饿殍遍野,惨不忍睹。他内心的壮志被激发起来了,他发誓:一定要研究出一种高产的水稻,让自己的同胞吃饱。从此,“杂交水稻”这四个字伴随了袁隆平的一生,成为他毕生不懈的追求。

④为了找到意想中的稻株,他吃了早饭就下田,带着水壶与馒头,一直到下午4点左右才回。六七月份的天气,他每天都手拿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大海捞针般在几千几万的稻穗中寻找不育株,汗水在他背上结成盐霜,皮肤被晒得黑里透亮,连常年扎在水田里的农民都自叹不如。正是凭着这种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他在勘察了14余万株稻穗后,终于检查到6株不育株,经过两年的探索、试验和研究,共有4株成功繁殖了1~2代。其研究彻底推翻了传统经典理论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并推论水稻亦有杂交优势,通过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

⑤在袁隆平89岁的生日时,有人问及生日愿望,他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禾下乘凉”是他真实的梦境。他曾梦见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稻穗下乘凉。如今,这一梦想正随着不断高产的超级稻逐渐成为现实。

⑥在农业科学创新方面袁隆平做出了非凡的成就,让人景仰。在生活中他却是一个心细幽默、随性自由的可爱老头。

⑦有一次他加班到晚上11点,回家后邀请爱人去游泳。临出门前,他特意带上一把小剪刀,爱人不解地问,带剪刀干什么,他说,河里有渔民布下的许多渔网,夜里游泳万一碰着鱼钩,能马上剪开帮她脱身。爱人听了,心里幸福潮涌。

⑧他在安江农校当老师时,给学生上课,一时找不到抹布,就扯着衣袖擦黑板,这一举动自然引起学生哈哈大笑。他严肃地说:“笑什么?爱因斯坦还拿美元当书签呢。”

⑨他喜欢自由散漫的生活,衣服扣子掉了不补,皮鞋脏了不擦油。因此,有人给他取了浑名叫“油榨鬼”。油榨是湖南方言,不整洁的意思。

⑩如今,在他的心里也许种下了一亩田,那里不受世俗纷扰,透着恬静,安逸,他可以全力为“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而不懈努力……

1.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标题“改变世界的那颗种子”的理解。

2.请对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句进行赏析。

(1)“我现在是‘90后’,脑瓜子还没糊,数学心算没问题,还要继续做研究,目标是实现每公顷产量20吨。”

(2)汗水在他背上结成盐霜,皮肤被晒得黑里透亮,连常年扎在水田里的农民都自叹不如。

3.选文为什么具体描述袁隆平“禾下乘凉”的梦境?

4.《藤野先生》中有藤野先生“穿衣模糊”的描述,选文对袁隆平也有该类描述,请简析其作用。

5.袁隆平身上具有哪些做科研的优秀品质?请结合文章事例简要说明。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