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只要能救儿子的命,要我的命都给!儿子还年轻,作为母亲,就要尽到最大的责任!”2011年10月1日上午,家住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郑楼镇51岁的农妇张秀珍说。在和患有尿毒症的27岁儿子王全肾脏移植配型成功后,她要给儿子第二次生命。下列对此事表达最为正确的是
|
2. 难度:简单 | |||||
2011年9月23日,第六届山东省“十大孝星”评选结果揭晓,今年54岁的聊城高唐县尹集镇联校幼儿园教师王俊英以“30年精心照料婆婆成为百岁寿星”的先进事迹入选全省十大孝星。王俊英老师常年同婆婆住在一起,平日里,她为老人洗头、洗脚,量血压、听心跳,做老人爱吃的饭菜,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现在100岁高龄的婆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下列对此事认识正确的有 ①她的孝行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她自觉履行了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③孝敬父母只是成年人的责任 ④孝敬父母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
|
3. 难度:简单 | |||||
小红最近很不高兴,因为她发现妈妈趁她上学之际,偷看了她的日记。妈妈的做法虽然不当,但从她的出发点来讲,她这样做是 ①出于对子女的责任心和爱护 ②关心小红,想了解小红的内心世界 ③为了揭小红的老底,教训惩罚小红 ④为了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帮助小红
|
4. 难度:中等 | |||||
作为子女,发现父母偷看自己的日记后,小红应该 ①和父母冷战,把日记藏得更隐蔽 ②发脾气,指责父母侵犯她的隐私 ③主动亲近父母,经常与父母交流思想、沟通感情 ④向父母敞开心灵,让父母信任她,消除对她的担心
|
5. 难度:中等 | |||||
初二学生小峰在学校与别人关系不错,但回到家里却与父母“话不投机半句多”,对父母的言行看不惯,对父母的管教听不进,这种现象 ①是青春期“逆反心理”的表现,是一种正常现象,不必计较 ②发展下去,会影响家庭和谐 ③主要是父母思想落伍、不理解子女的心理造成的 ④不利于小峰身心健康发展
|
6. 难度:中等 | |||||||||
2011年9月是全国第八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深化推进中小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我县某中学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请据此回答问题。 1.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2.该校学生小王搜集了一系列名言名句,准备作为素材用在自己的“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中,下列可以被引用的有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④“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⑤“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7. 难度:中等 | |||||
“感动中国”2010年度获奖人物王万青1968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自愿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甘南州玛曲县工作,在贫穷落后的玛曲草原一呆就是42年。期间,他放弃了多次回上海的机会,凭着对玛曲人民、对藏族同胞的深厚感情,克服重重困难,全心全意为牧民群众解除病痛,得到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书写了一段藏汉水乳交融的民族团结佳话。下列对此事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8. 难度:中等 | |||||
近期,为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培育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新人,我县很多学校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熟悉中华文化传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这样做 ①可以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②可以提高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可以激发人们为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而尽心竭力 ④可以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
9. 难度:困难 | |||||
“在人的一生中,人际关系就如同树的年轮一样,年龄越大,年轮越多”。这句话形象地告诉我们
|
10. 难度:简单 | |||||
真真是一个内向的女孩,进入初中后,她一直苦于不会与同学们交往。看到别的同学一块儿学习讨论、一块儿嬉戏玩耍,她羡慕极了。这天,她鼓足勇气向父母、老师谈起自己的困境。在他们的对话中,你认为谁的意见是错误的?
|
11. 难度:简单 | |||||
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30%靠才能,70%靠人际关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走出孤单,学会交往,对我们尤为重要。这是因为 ①交往可以使我们摆脱孤寂,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我们可以在交往中完善自己 ③交往中朋友会帮助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 ④只要会交往,就一定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
12. 难度:中等 | |||||
克雷洛夫在《小树林和火》的寓言中写道:小树林听信了火苗的甜言蜜语,和它交上了朋友,结果引火烧身,把小树林统统烧光了。这告诉我们 ①交友时一定要分清是“益友”还是“损友” ②交友时切不可良莠不分,随随便便 ③社会太复杂,我们不要与社会上的人交往 ④交上一个坏朋友就会受到坏的影响,对自己不利
|
13. 难度:中等 | |||||
《晏子春秋》中说:“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这句话告诉我们
|
14. 难度:中等 | |||||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与人交往一定要做到文明礼貌。下列选项属于文明交往的是
|
15. 难度:中等 | |||||
天空是宽容的,它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深邃之美;大海是宽容的,它容忍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了辽阔之美。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16. 难度:简单 | |||||
学会赞美别人是与人共处的重要内容。把赞美的阳光慷慨地施予别人,既鼓舞了他人的心,又愉悦了自己,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赞美他人的语句是
|
17. 难度:中等 | |||||
小丽学习成绩优异,是一个注重打扮、穿着时髦的城市女孩。在班里,她总是看不惯农村学生的打扮,时常当面就说某人好土气;当成绩不好的同学回答错问题时,她总是嘲笑地说:真笨。小红的做法 ①不能平等待人 ②不利于她与同学之间的交往 ③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④实事求是,无可厚非
|
18. 难度:中等 | |
美文赏析(14分) 有一种爱叫“母爱” 有一个人,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舍不得对你的牵挂,她愿意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你。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的索取和享用,却不求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 当你1岁的时候,她喂你吃饭并给你洗澡。而作为报答,你整夜的哭闹。 当你3岁的时候,她怜爱地为你做菜。而作为报答,你把一盘菜都扔到了地上。 当你4岁的时候,她为你买下了彩笔。而作为报答,你涂了满墙的抽象画。 当你5岁的时候,她为你买了漂亮的衣服。而作为报答,你穿着它到泥坑里玩耍。 …… 当你13岁的时候,她建议你把头发剪了,而你说她不懂什么时髦发型。 当你14岁的时候,她付了一个月的夏令营费用,而你却一个月没有打一个电话给她。 当你15岁的时候,她下班回家想拥抱你一下,而作为报答,你转身进屋把门插上了。 当你20岁的时候,她问你“整天去哪了”,而作为回答:“我不想像你一样”。 当你23岁的时候,她给你买家具给你布置新家,而你却跟朋友说她买的家具真糟糕。 当你50岁的时候,她常常患病,需要你的看护,而你却为儿女在奔波。 终于有一天,她走了,突然你想起了所有从没做过的事,它们像榔头般痛击着你的心。 如果母亲仍健在,那么别忘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爱着她。 如果她不幸永远离开了你,那么你必须记得,母爱是天底下最无私的爱。 如果说因为忙碌和粗心,我们平时忽略了对母亲的问候和关心,无论如何,别忘了在母亲节买上一束康乃馨,或者说几句祝福的话语送给亲爱的妈妈。 (1)读了这篇文章,你一定有很多感受吧,请把它写在下面好吗?(3分) (2)“当你14岁的时候,她付了一个月的夏令营费用,而你却一个月没有打一个电话给她。当你15岁的时候,她下班回家想拥抱你一下,而作为报答,你转身进屋把门插上了。”这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2分)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哪些?(6分) (3)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忽略对父母的关心?今后打算如何去做?(3分)
|
19. 难度:中等 | |
赤子情深(10分) 钱伟长(1912—2010),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早年攻物理学,留学加拿大期间已经显露出非凡才华。28岁时,他的一篇论文已经让爱因斯坦大受震动,并迅速成为国际物理学的明星。抗战结束后,钱伟长坚持回到祖国,在艰苦的条件下,拒绝美国科学界的诱惑,忠于祖国,坚持实现“科学救国”的抱负。为新中国开创了力学科学教育体系。他学贯中外,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7年,钱伟长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是钱仍然没有放弃科研和对祖国的忠诚。1977年以后,他不辞辛劳,去祖国各地做了数百次讲座和报告,提倡科学和教育,宣传现代化,为富民强国出谋划策。1990年以后,他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及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奔走。钱伟长说:“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从不考虑自己的得与失,祖国和人民的忧就是我的忧,祖国和人民的乐就是我的乐。”(注:钱伟长于2010年7月30日逝世,“感动中国”2010十大人物之一) (1)钱伟长身上集中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1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3分) (2)你打算怎样以钱伟长为榜样,热爱祖国、报效祖国?(6分)
|
20. 难度:中等 | |
我来参与(12分)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种种不文明现象,新学期开学后不久,我县某中学在全校深入开展了创建“和谐文明校园”活动,假如你是该校的一名学生,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1)列举两例你的同学中存在的不文明现象。(2分) (2)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4分) (3)围绕本次活动,初二、一班班主任王老师在本班同学中开展了“文明交往,做一个受欢迎的中学生”的主题活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从交往的角度谈谈如何做一个受欢迎的中学生?(6分)
|
21. 难度:中等 | |
社会关注(10分) 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一项历时十年的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在同伴关系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日益成为少年儿童普遍的交往平台。出生并成长于网络时代的少年儿童,深受网络的影响,他们的交往具有浓厚的网络色彩。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经常上网的少年儿童为20.4%,偶尔上网的为51.1%,合计达到71.5%,而从未上过网的仅为28.5%,较2005年(52.5%)下降24个百分点之多。 经常和有时在网上“跟同学朋友等熟人聊天”的少年儿童占到全体少年儿童的50.9%,经常和有时在网上“与陌生人聊天”的少年儿童占全体少年儿童的7. 7%。随着年龄增长,网络在少年儿童交往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经常和有时在网上“跟同学朋友等熟人聊天”的少年儿童所占的比例,从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再到初中逐渐上升,分别为24.3%、55.3%和72.8%。 阅读上述材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反映了我们当前青少年交往的哪一条新途径?(2分)除此之外,请你再列举一个我们扩大交往范围的好方式。(2分) (2)你有结交网友的经历吗?在利用这条交往途径时,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