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学年河北藁城廉州学区一中初二上学期第一次政治试卷(解析版)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不管出生在什么家庭,我们与父母的血缘亲情是无法改变的,这主要是因为  

①父母与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

②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③是人为的,其实是可以改变的

④子女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情形可以确立家庭关系的有  

①小张和小李到民政部门领取结婚证

②“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小宝贝的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

③老陈夫妇结婚多年,膝下无子,经人介绍到孤儿院按程序收养了一个两岁的小女孩

④丧妻的李医生带着女儿同离婚三年的王老师结婚了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家庭不单是身体的住所,也是心灵的寄托处。”由此可以看出家是  

①我们的情感栖息地      ②我们的生活港湾

③我们的物质生活后盾    ④我们成长的摇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有这样一个故事:芬兰有个叫彼得的小男孩,他给母亲写了一份账单,母亲欠他如下款项:生活用品20芬尼;帮大人干活20芬尼;往邮局送信10芬尼。母亲见后也给他写了一份账单:供十年吃喝0芬尼;生活护理0芬尼;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母亲的账单反映出  

A.孩子要报酬是应该的    B.母亲不想要报酬

C.母亲不与儿子计较      D.母亲的爱是无私的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选项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深的有  

①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②儿行千里母担忧

③子女生病,父母日夜照顾    ④假期,父母带孩子一起打麻将来醒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在学校组织的“孝敬父母”的系列活动中,同学们提出了一些感谢父母的方式,其中我们中学生可以提倡的有 

①端一杯茶给父母喝           ②帮父母做家务

③给父母买一份昂贵的礼物     ④在生活中照顾父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当别人家13岁的孩子,还在父母呵护下嬉戏玩耍时,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中学13的学生汪鹏,已经一边上学一边照顾父亲3年了。汪鹏每天都要瘫痪的父亲穿衣、洗漱、做饭、喂饭,然后去上学。汪鹏的行为告诉我们  

①要不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②作为子女,要与家庭同呼吸、共患难

③孝敬父母就要爱父母,帮助父母

④即使生活再困难,我们也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某校八年级学生在母亲节之后的一个星期对在校的1000多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母亲节那一天,许多子女为自己的母亲献上一束花,打一个问候电话,帮助母亲做家务,与母亲一起逛街或喝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赡养父母不仅提供物质帮助,而且也需要精神上的慰藉

B.父母有自己的经济收入,子女只要给予精神抚慰就行了

C.我们中学生还没有经济来源,现在谈孝敬父母还为时过早

D.子女在过节时一定要送礼物给父母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子女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  

A.子女与父母的年龄差距          B.子女与父母的价值观念不同

C.父母对子女的高期待、严要求    D.子女与父母的兴趣爱好不同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我们与父母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产生较大差异,是因为 

①两代人的人生经历不同

②两代人的生活经验不同

③两代人的社会地位不同

④两代人对社会规范的熟悉程度不同

⑤长辈的认识和看法不如我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青春期的逆反心理,从积极的一面看,标志着子女的成长,但其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逆反心理的消极作用主要有  

①恶性发展的结果,必然是双方都会受到伤害

②妨碍亲情的交流,造成心理阴影

③有助于父母更新教育观念、走出家教的误区

④增强子女的独立性,学会独自决断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在家中,父母与我们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①立足现实,架起沟通的桥梁

②想办法让父母顺从我们

③做子女的都要顺从父母

④双方相互沟通、理解,努力达成共识

⑤做子女的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化解矛盾,与父母携手同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④⑤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要掌握基本要领。其中,_____是前提,______是关键。(   )

A.换位思考尊重理解    B.求同存异彼此了解

C.彼此了解尊重理解    D.尊重理解彼此了解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小刚是个调皮蛋,经常做错事,惹得父母批评,可是他们与父母的关系很融洽。当别人问他有什么诀窍时,他说:“我有错会认,挨批评会听,帮父母做事,还会夸赞父母,爸妈能不喜欢我吗?”这告诉我们( 

A.要尊重父母    B.要孝敬父母 

C.要多谅解父母   D.与父母交往要讲艺术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亦。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亦。”古人这句话告诫我们要  

A.宽容他人,尊重差异   B.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C.加强沟通,香臭不拒    D.与兰交友,善待他人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在一项对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健康的调查中发现,有31%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比较严重的占总体的11%。为了改善同学间的人际关系,我们应该  

A.牺牲自己的原则         B.只获取不付出

C.真诚 友好 善良 负责   D.以自我为中心,封闭自己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朋友和友谊是人生的永恒话题,我们渴望友情,寻找朋友,探求友谊的真谛,因为  

①能帮助我们解决所有问题

②能带给我们财富

③能给我们支持和力量

④能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进入青春期,男女同学正常交往  

①有利于心理健康                    ②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完善自我

③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   ④可以调高学习和活动效率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要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友谊。恰当的方式主要是指  

①要秘密交往    ②要自然大方   ③要学会尊重对方    ④要学会自爱自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某中学组织同学外出用餐。第一天,男女同学分席而食,结果男生个个狼吞虎咽,女生嬉笑吵闹,同样杯盘狼藉。第二天,老师让男女同学合席而食,则出现了另一番情景:男生个个彬彬有礼,你谦我让;女生个个细嚼慢咽,温文尔雅。这正是心理学所谓的异性效应。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男生和女生在性格上有差异

B.与异性交往可以增进我们对异性的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

C.与异性交往使我们受到约束,不自由

D.与异性交往可以增进自己的性别意识,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探究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材料一:每个人的家庭状况不同,但家长会尽量给我们创造基本的生活条件,把我们抚养成人。我们穿衣、吃饭、居住、出行、学习、娱乐等基本费用,大都来自父母。父母对我们的投入是巨大的。

材料二:据报道,某市82岁的杨老汉及其老伴将拒绝赡养自己的儿子杨某告上了法庭。杨某被传唤到庭后,反复声明自己和父母早已签订了“生不养,死不葬”的生死协议,所以不能赡养老人。

阅读上述材料,请你回答:

1请打开你记忆的闸门,简述父母呵护你的一件难忘的事情。2分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去感恩或孝敬父母?8分

3杨某“签订了生死协议,可以不赡养父母”的说法对吗?请简述理由。6分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下面是生活中的几个镜头,请你向情境中的主人公提出你的建议。每个3分,共9分

1一个男同学与一个女同学,都是班干部。两人在工作中彼此合作,并因为经常接触而有了好感,陷入了“恋爱”的旋涡中,常常出双入对。这使他们疏远了其他同学,同学们也不再支持他们的工作。为此,他们感到不好受。

我的建议:

2李刚说:“我们班的兰兰最近不知怎么回事,每天总是用很奇怪的目光看着我,没事也喜欢往我座位旁凑。今天,她让好朋友递信给我,约我星期天陪她去爬山,我是去还是不去呢?”

我的建议:

3芳菲说:“一天,我手拿重物走在街上,同班的男同学赵铭走过来和我打招呼,并想帮我拿东西,可我感到非常紧张,脸也红了,手脚都不知怎么放。”

我的建议: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材料一:最近,广州市针对青少年对父母的态度,对600名中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5%的学生在家里经常用粗鲁的语言顶撞父母,对父母发脾气。比如说:问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当父母不能满足你的要求时,你会怎样?结果大多数学生选择了与父母争辩或者摔门而去,甚至要离家出走。

材料二:某青少年心理研究机构公布的一项青少年与父母关系的调查报告显示:45%以上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听父母的话,对父母的言行看不惯,对父母的管教听不进去。

甚至和父母对着干的问题。这极大地影响了家庭关系的和谐。

1上述青少年的表现是一种什么现象?3分

2请你结合上述青少年的表现,谈一下你对上述现象的认识。8分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小强是某校八年级3班的学生,他经常出入网吧。沉溺于网络的他无心学习,对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劝告全当耳边风。平时不屑与同学交往,觉得他们太幼稚,没有共同语言,热衷于在网上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一天,一同上网的网友向他发出邀请,一起弄点钱去玩通宵。小强二话没说,竟一口答应。几天后,东窗事发,小强和他的朋友因抢劫被抓进派出所。

1你是否赞同小强的交友方式?为什么?4分

2我们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交到真正的朋友?8分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

情景一:近来,由于妈妈工作任务重,经常加夜班,小佳同学常发脾气,埋怨妈妈不关心自己。

情景二:小卫同学经常帮助家长做家务,拖地、洗衣服的水准还挺不错,最让妈妈开心的她还会煲凉茶呢!

情景三:小真同学爱好文学,他很佩服爸爸的文学修养,经常与爸爸交流阅读心得。

请回答:上述情景对我们青少年过健康和谐的家庭生活有何启示?1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