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我国政府自颁布《法律援助条例》实施以来,一些有理没钱、打不起官司的弱势群体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无偿法律援助,为弱势群体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法律援助的实施体现了( ) A.公平正义 B.竞争合作 C.权利义务 D.公平合作
|
2. 难度:简单 | |
小王和小明两人分一块蛋糕,由于担心谁来切都会给自己多切一些,因而两人为如何公平分配争执不下。有人出了一个主意:让一个人切,另一个人选,这样分蛋糕的公平问题就解决了。这个故事说明( ) A.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B.公平不受任何条件制约 C.公平有助于调动积极性 D.促进公平正义离不开合理的制度
|
3. 难度:简单 | |
中华民族拥有自身悠久的正义传统,自先民以来就形成了伟大庄严的正义精神,正义的基本要求包括( ) ①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 ②面对不良社会现象,要勇敢地加以制止 ③面对不正义的行为,能学会理解、宽容 ④任何情况下都要有一颗同情心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
4. 难度:中等 | |
小刚为人豪爽,爱打抱不平。一次,他的同学小王受到别人的欺负,他马上领着几个同学将那个人痛打了一顿。为此,小刚受到了学校的纪律处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刚坚持正义,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B.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儿义气也是一种正义行为 C.实施正义行为应以尊重他人的权利为前提 D.实施非正义行为必然会受到法律制裁
|
5. 难度:简单 | |
在美国波斯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镌刻着一首短诗:“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心胸宽广,善于通过教育、感化非正义行为 ②非正义行为会损害个人的权利、进而危害整个社会 ③面对非正义行为,我们应采取积极的行为措施 ④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保持沉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 难度:简单 |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说明( ) ①不要盲目从众 ②要有明确的是非观念,能够独立思考 ③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④无论正确与否,始终坚持自己的看法。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
7. 难度:简单 | |
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别的天才,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永远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这句话说明( ) A.好奇心使人对任何事物都充满探索的欲望 B.好奇心可以激发我们学习探索的兴趣 C.好奇心会把我们引上歧路 D.好奇心在任何时候都会造福于社会
|
8. 难度:简单 | |
中国有句话:“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这说明有教养的人( ) A.懂礼节,有礼貌 B.有宽广的胸怀、不盲目自大 C.懂得尊重别人 D.注意生活细节
|
9. 难度:简单 | |
“既然成为一粒种子,就要萌发出希冀的尖牙;既然成为一个音符,就要奏响属于自己的旋律。”这首小诗告诉我们( ) A.要保持个性不盲从 B.要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 C.从众心理是不可取的 D.杜绝不良嗜好
|
10. 难度:简单 | |
“清晨,聆听林间第一声鸟鸣;夜晚,眺望远方璀璨的星空。在不断发现美、描绘美、感悟美的过程中,我获得了智力和力量。”这是八(1)班一位学生的成长心得,它告诉我们( ) A.生活情趣是丰富多彩的,并无高雅和庸俗之分 B.我们生活的世界都是美好的事物 C.高雅的生活情趣源于对生活和美的积极感受 D.读书是一种高雅的情趣
|
11. 难度:简单 | |
大诗人歌德在公园里散步,在一条只能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对面走过来的评论家相遇。这个对歌德有成见的评论家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我恰恰相反。”歌德说完,笑着退到了路边。歌德的做法说明( ) A.休闲活动可以解除体力上的疲劳,获得精神上的慰藉 B.高雅情趣源自于对生活的热爱 C.骄狂、自负是没有教养的表现 D.幽默的生活情趣反映一个人的机智、豁达和乐观
|
12. 难度:中等 | |
小芳放学回家时,看见一歹徒骑摩托车抢劫。小丽立即报案,并向公安机关提供了歹徒的相貌特征、车 牌号和歹徒的去向。公安部门根据小丽提供的线索,很快抓住了犯罪嫌疑人。小丽的行为表明( ) ①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心声 ②青少年必须奋不顾身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③她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④她既做到见义勇为,又做到见义智为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
13. 难度:中等 | |
简答题(15分) 小强是某校八年级的一名学生,以下是他生活中的几个片段。 片段一:星期五放学的路上小强问起小马双休日安排,小马告诉小强最近班里的男同学很多都在玩网络游戏《魔兽争霸》。小强觉得自己不能落伍便决定星期五晚上就把这个网络游戏下了玩玩看。 片段二:自从下载了这个游戏后,小强就上了瘾。平时在家一有空就打游戏,有时甚至连续玩好几个小时,他认为这样可以放松身心。同桌芳发现小强上课总是昏昏欲睡,劝导小强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小强非但不听劝,还对小芳来了句:“你真是多管闲事!”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片段一中小强的行为是哪种心理的体现?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这种心理?(6分) (2)请运用相关知识,评价小强在片段二中的行为。(9分)
|
14. 难度:困难 | |
材料分析题(11分) 材料一:近年来,有关老人摔倒路人到底扶不扶的话题成为了公众谈论的焦点话题,其中绝大多数人不是不想扶,而是不敢扶。老人摔倒“扶不扶”?这个问题成了时下热议的话题,人们纷纷就此表达了意见和建议。 材料二:“扶不扶”这道让国人纠结的选择题,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末发生在江苏南京的“彭宇案”:扶跌倒老太反被对方一口咬定是“肇事者”。之后相继有“厦门版彭宇案”、“温州版彭宇案”、“天津版彭宇案”等鲜活事例不断颠覆“好人有好报”的传统观念。2013年年末,“河源版彭宇”的悲剧更是让人唏嘘不已,广东河源东源县男子吴伟青扶老人反被诬,最终投塘自尽以证清白。扶起老人反被讹的事件频频发生,有网友甚至撰写了“不是老人变坏,而是坏人变老”的段子以嘲讽无奈的现实。 (1)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判别是非的依据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谈谈作为未成年人,在面对危险和邪恶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