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广西钦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B.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 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D. 个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近年来,某研究机构对公共场所人们的不良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如图),抢座、围观并起哄、插队和闯红灯等在所有不良行为中占54%。这项结果提醒人们要(           )

A.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B. 遵守社会公共秩序

C.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D. 提高自身文化素质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规则改进要对自己有利

B. 规则是一成不变的,不用改进

C. 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D. 规则的制定和改进与我无关

 

二、选择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越来越多,但乱停乱放的现象也普遍存在,给人们的交通和生活带来不便。一次,小丁同学用小刀在违规停放的车上划了一道,以此来教训违规放车辆的车主。对此,评价正确的应该是(        )

车辆乱停乱放是违背社会公德的表现
小丁的行为是正义的,应该肯定

③做任何事情都要以不危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为前提

④做事不可任性,要有规则意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分享、合作、助人、安慰、赠予等,是一种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主动关注、了解社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②同情和关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 ③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 ④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为培养亲社会行为,我们应该(  )

①主动了解社会

②关注社会发展变化

③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④看到有人在公共场所乱贴广告而无动于衷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青少年文明上网,要做到 (   )

①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正确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习成绩  ②做到文明友好交往,不侮辱欺诈他人  ③对网上聊天的好友,可以告诉对方自己的真实信息,以便与网友约会  ④不浏览不良信息,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在“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我们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就要(   )

A.放松警惕,广交朋友               B.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

C.摆脱约束,任意言论               D.依赖网络并随意消费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201755日新疆喀什地区塔县发生地震后,个别网民在网上散布谣言,谎报灾情,造成极坏影响,被当地公安机关查处。这警示我们(   )

A. 网络世界没有言论自由

B. 网络信息真假难辨,要远离网络

C. 网络交往不能隐瞒真实信息

D. 在网络上散布谣言要负法律责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图漫画中的内容要求中学生应该

①遵守网络规则,传播正能量

②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拒绝上网

③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过健康文明的生活

④提高辨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四、选择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刑法修正案(九)》规定:网络造谣”“制造传播虚假信息等行为要负刑事责任。这说明了(    )

①网民要提高判断能力,决不能从众  ②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违法同样会受到处罚  ③制造传播虚假信息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④网民要珍惜信息时代的话语权,不信谣、不传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2017430日,甘肃兰州一名16岁网瘾少年被父母锁在家中,从21楼跳下身亡。这警示我们(    )

①要珍爱自己的生命②要正确对待网络③要远离网络游戏④要听从父母的安排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五、单选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2017581044分,网友唐宋oO”在微博中发帖称大理惊现惊天爆炸,并附了一段火灾视频。经云南大理警方核实,该言论是造谣,信息发布者卞某被行政拘留五日。这告诉我们(   )

A. 不能在网络上发表言论

B. 利用网络要遵守法律

C. 利用网络要遵守道德

D. 公民不能在微博上发帖

 

详细信息
13. 难度:困难

某市初中生黄某,年仅15岁,在一次上网搜集学习资料的过程中,无意进入一家黄色网站,从此便深陷其中。后来,他为了寻求刺激,最终走上犯罪道路。这启示我们(   )

A. 应抵制网络诱惑,坚决不上网

B. 要加强网络管理,禁止未成年人上网

C. 可以通过玩电子游戏来适当放松和调节自己

D. 要学会辨别网上信息,自觉抵制不健康信息的影响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下列属于正确利用网络的是(   )

A. 上网看新闻,查资料

B. 在网络上从来不说真话

C. 利用网络抄袭答案、完成作业

D. 在网络上滥交朋友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为了适应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进行有效保护。这意味着民法典将正式承认数据、网络虚拟财产作为一种法律权利,不容侵犯。这要求我们在网络交往中

A. 不能随便了解网络资信,获取信息

B. 更要认识网络的危险性,学会自我保护

C. 不能在网上交友,必须在现实中才能交往

D. 要遵守网络规则和法律,不能盗取或破坏他人虚拟财产

 

六、选择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截至2016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3.2%,初中学历人群的占比为37.4%,中国网民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5.9小时。对待网络,我们要(   )

①依赖其学习     ②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   ③做到信息节食   ④抵制网络不良诱惑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七、单选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现在是网络时代,但青少年对网络往往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应用。下列对待网络的态度,正确的是(   )

A. 网络可以开拓青少年的视野,因此,要用好网络

B. 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要主要依靠网络来交友

C. 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不宜接触网络

D. 网络充斥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对青少年有害,因而不能上网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初中生小明经常去网吧浏览一些不健康的信息,严重影响了学习。对此,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明没有正确使用网络

B. 小明的行为是自立自强的表现

C. 小明的安全防范意识淡薄

D. 小明有去网吧的自由,但浏览不健康信息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八、探究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歌剧院正在上演歌剧。演出已经开始了,一位男士才匆匆赶来。他要进来,却被守门人拦在门外。那男士面露难色:“我有票,为什么不让我进场?”守门人彬彬有礼地告诉他:“剧院规定,迟到者要等到幕间休息时才能进场。”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迟到者要幕间休息时才能进场?

(2)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怎样做?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主题演讲强调,互联网是人们共有的家园,我们应积极开展“互联网+”行动,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把我们的互联网家园建设得更美丽、更安全、更健康,是我们共有的责任。

(1)为了使互联网家园“更美丽、更安全、更健康”,国家应该如何做?

(2)为了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初中生萌萌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资料、聊天、分享学习和生活中的心得。有时也会对网友产生好奇心,甚至产生见面的冲动……

(1)请你简要回答网络交往的利与弊。

(2)请你谈谈在网络交往中如何保护自己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11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网络安全法。该法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从事非法侵入他人网络、干扰他人网络正常功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

(1)材料要求我们上网时应做到什么?

(2)你怎样对待网络?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