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浙江省台州市海山教育联盟2018-2019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中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意义有(    )

①延展了社会生活空间

②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变得丰富了,认识更深刻了

③看到了社会的阴暗面,认识了社会的复杂

④培养了社会责任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是

A.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观察如图,这说明(     )

A. 网络发达,人们改变出行方式

B. 网络让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C.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交往的方式

D. 谨防网络诈骗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对漫画认识正确的是

A. 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B. 维护社会秩序只能靠法律

C. 扰乱公共秩序必受法律惩罚

D. 遵守社会规则只能靠他律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轻松骑走一辆共享单车,方便了市民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乱停乱放、恶意毁坏……推广共享单车,以下观点错误的是(  )

A. 市民要自觉遵守规则,规范使用

B. 遵守规则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C. 单车管理公司要加强使用指引和实施有效监管

D. 市民严厉查处违规停放车辆的行为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温暖的力量,感人的瞬间。2017年11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600多名代表时,真诚地邀请在后排站立的93岁的黄加华和82岁的黄大发两位老人坐在自己身边,这一举动刷屏网络和微信朋友圈,受到广大网友的点赞,习近平总书记的举动(   

①是平等待人,尊重长者的体现

②反映了人际交往中宽容他人的艺术

③展现了人际交往中的国家形象和人格魅力

④展示了人际交往中的优雅风采和高尚品德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下列属于现代人最常见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是

A. 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

B. 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

C.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D.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对严重失信人进行包成,从2018年5月1日起,适当限制严重失信人乘坐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这体现了

A. 诚信是个人立足社会的重要保证    B.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C. 诚信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D. 坚持平等待人是诚信守则之一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2018年10月3日《央视新闻》播报税务部门查处范冰冰偷逃税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及江苏省税务局对范冰冰涉嫌阴阳合同偷税问题依法开展调查核实,最终结果处罚8.83亿。从上述材料可看出范冰冰的行为属于

A. 行政违法行为    B. 犯罪行为

C. 刑事违法行为    D. 民事违法行为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中学生陈云帆发现有人慌慌张张地从邻居家搬出一些物品,于是躲在一旁“窥视”。看到那些物品被装上一辆小货车后,陈云帆便记下车牌号。后来警方通过陈云帆提供的车牌号破案,抓住了窃贼。这说明他

①懂得要防范侵害,见义勇为,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②胆子太小,不敢当面制止不法分子的违法行为。

③懂得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特殊保护

④能够明辨是非,维护正义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二、简答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表是某研究机构对公共场所人们不良行为的调查结果。

行为

乱扔垃圾

闯红灯

围观并起哄

插队

践踏花草

抢座

其他

比例

23%

17%

16%

12%

9%

9%

4%

 

(1)上述不良行为违反了哪些社会规则?

(2)请结合材料,从自由与规则关系的角度说说这些不良行为错在哪儿? 

(3)对照以上不良行为,我们应如何努力做一名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

 

三、情境探究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材料一 网络用好是个宝,查找资料不用跑。天下大事早知道,学习知识不可少。

材料二 请欣赏漫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请你谈谈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3)请说说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危害?

(4)你打算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做网络的主人?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犯罪是社会危害性大,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材料二: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要学会依法自律,防微杜渐。

材料三:2017年6月22日,杭州市上城区林生斌家突发火灾,其妻和三个孩子不幸遇难。警方调查明确火灾为放火案,保姆莫焕晶有重大作案嫌疑。2018年2月,莫焕晶涉嫌放火、盗窃案在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依据《刑法》相关规定一审宣判:莫焕晶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一万元。 

(1)犯罪的法律后果是什么?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怎样才能预防犯罪、防患于未然?   

(3)结合材料三回答,法院对罪犯的判决中哪是主刑?哪是附加刑?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