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四川省金堂县土桥片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分为

①地缘关系 

②敌对关系 

③业缘关系 

④血缘关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2015年5月,我市某高级中学的两位男同学放学回家途中不顾路人的阻拦,毅然搀扶起倒地老人王大爷,并护送到家,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大力表扬。这两位男同学的义举告诉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成长在社会中,必须要做到

A. 要学会亲近社会

B. 要关心社会发展

C. 要感受社会变化

D. 要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2017年4月联合发布的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2015年至2016年,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量呈上升趋势,2016年较2015年同比上升51.47%,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被告人多为无业人员。这主要说明了

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②网络信息都是不真实的

③网络会为有阴暗心理的人借助网络犯罪提供便利

④有的人通过设置陷阱进行网络诈骗,侵害他人利益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今天你“刷屏”了吗?利用微信发表自己的言论,已经成为许多网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有部分网民利用微信在网上制造谣言、相互谩骂的行为受到人们的谴责。净化网络环境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对此,青少年参与公共生活不应该做的是

A. 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做网络的主人

B. 提高自己的辨别是非和抗诱惑的能力

C. 积极参与其中,推波助澜

D. 遵守法律和道德,不造谣、不传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无论是游戏还是比赛都要有规则,社会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有的形诸笔墨、见于文字,有的传为口碑、约定俗成。关于社会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共同生活的约定

②青少年年龄小,与社会规则无关

③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如纪律、道德、法律等

④只在公共场合才有规则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2017年4月7日,@_TCAHILL17发布了一张四五个外国人在上海地铁11号线车厢内摆起桌子大肆吃喝的图片,引起网友广泛关注。你认为这几位外国人的行为

①没有素质、道德低下 

②不讲文明、没有礼貌、粗鲁傲慢 

③缺乏规则意识、责任意识 

④是在维护自己的权益,无可厚非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在近期“惠民大走访”中,京口政协医卫组的政协委员发现,桃花坞路、梦溪路沿途法桐飘絮严重,让环卫清扫员睁不开眼。2017年4月17日,政协委员们专门为环卫工人送去了防护眼镜和口罩,帮他们做好自我防护工作。这一行动

①体现人人平等,是对环卫工人的尊重 

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会让环卫工人得到满足感、成就感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二、简答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一位年轻的记者,面对被救助者的下跪感谢,他做出了同样的下跪动作。在10余分钟的互跪时间里,他完成了当天的采访。“当时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是看到一个年龄跟父亲一样大的老人,和姐姐一样的孕妇跪在自己面前时,作出的自然反应而已”﹣﹣这位记者如此解释自己的行为动机。但是,他的这一下跪举动却引起了许多争议。你的看法是

①这个记者的下跪是一种虚荣的表演 

②这个记者的下跪,是作为一个人的真情流露,是一种用肢体语言来表示对人的彼此尊重 

③我对批判这个记者下跪行为的人表示鄙视,因为在对方无论如何都不肯起来的时候,回馈同样的做法是明智的 

④我很赞同这个记者的做法,这是对当事人的一种尊重,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自2007年起,黑龙江省建立高考考生诚信档案,所有违规考生情况被如实记录到其诚信电子档案中,并且无论今后哪年再参加高考,这一污点都将永远记入到违规失信的档案中。之所以要求学生讲诚信,这是因为

①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②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③不讲诚信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④这是建设诚信社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近日,荔城区水务局原副局长陈志伟(副科级)涉嫌受贿罪一案,秀屿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一万元。这表明

A. 官员犯罪受到了法律更严厉的制裁

B.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C. 政府依法制裁违法犯罪行为

D.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2017年2月5日人民网消息,近日,一女子赵某原打算是从浙江金华到湖南郴州的,为了省下车费,只买了一站短途车票到浙江衢州,并将衢州的衢字烧毁,谎称是买到郴州。结果被识破,民警对此事件进行了严肃处理。这主要告诉我们,遵守社会规则需要

A. 只模仿他人的行为习惯即可

B. 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

C. 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

D. 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2017年4月20日中国网消息:近日,武汉金银潭大道上的一个路口人行横道线旁,安装了人行道闸机通道,闸机会随红绿灯切换来打开或关闭,防止行人闯红灯。红灯时关闭,绿灯时打开,提醒行人遵守交通规则,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材料警示我们要

①自觉遵守规则  

②坚定维护规则  

③积极改进规则

④敢于对抗规则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尊重,是一种美德,它体现在你待人接物时的彬彬有礼;尊重,是一种精神,它显现在你面对苦难时的积极乐观;尊重,是一种生活态度,目光所及的万事万物都有值得我们尊重的地方。千万不要小觑了尊重的力量。尊重的“力量”表现在

①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    

②受到他人尊重能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等 

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④尊重能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据相关部门统计,在每年的交通事故中,53%的致人死亡交通事故是由行人和非机动车过马路闯红灯引起的。“中国式过马路”属于(  )

A. 行政违法行为    B. 民事违法行为

C. 刑事违法行为    D. 严重违法行为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礼貌待人是一种美德。下列有关礼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

B. 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

C. 是否礼貌待人不能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好坏

D. 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的必备素养

 

四、分析说明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网络的“横空出世”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玩耍方式和无限的玩耍空间。自从网络和电子游戏诞生以来,人们一直对它议论纷纷,它的利弊日益显现。

请你说说网络有何利与弊?

 

五、综合探究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种全新的,自下而上的“微公益”慈善模式,正受到公众尤其是网民的追捧。“微公益”作为公民社会责任感新的体现方式,越来越引发大家关注,越来越多的草根平民加入到这支队伍,集点滴之爱,捐绵薄之力,在新媒体技术搭建的现代化平台上,汇成温情脉脉的爱心洪流。

据悉,我校学生会打算举办一次“微公益在行动”的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青少年积极参与“微公益”行动有何意义?

(2)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材料:虽然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但仍有人违反交通规则;虽然都明白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但仍有人酒后驾车,甚至醉酒驾驶;虽然都清楚吸毒贩毒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但仍有人铤而走险……这些现象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人民规则意识的淡薄和法治观念的缺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必须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氛围。

你校法治宣讲团将要举办一次“你我与法同行·共创精彩人生”宣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任务:

(1)请你给居民讲讲规则意识淡薄、法治观念缺失的危害。

(2)请围绕“守法光荣、违法可耻”这一主题向居民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六、分析说明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暑假里,小强帮爸爸卖西瓜,有个中年干部到小强的瓜摊前问:“你卖的的西瓜甜不甜?”小强如实回答说:“这西瓜不太甜,今年雨水多,光照少,导致西瓜不太甜。”听了小强的回答,周围的人都惊呆了,有人嘲笑说:“王婆卖瓜还自卖自夸呢,哪有说自家瓜不甜的,真傻!”但中年干部听了很感动,拍着小强的肩膀说:“真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你的瓜我要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王婆卖瓜”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2)小强的实话实说为什么能打动买主?

 

七、情境探究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某中学学生丁某,七年级时经常旷课逃学,屡教不改。升入八年级后,又沉迷于网络,为了去网吧上网,他由偷家里的钱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甚至把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偷去卖,结果被行政拘留。等到九年级,他在网上结交了一些坏朋友,一起在社会上滋事生非。一天,他参与打群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手刺致重伤,最终丁某受到刑罚处罚。

(1)指出上述案例中,丁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

(2)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怎样做才能避免走上犯罪的道路?

 

八、分析说明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材料一: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等6部委2016年9月23日发布的《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通告》中要求,电信企业将在今年内实现电话实名率100%,而商业银行将清理借记卡,每个客户在同一商业银行开立借记卡原则上不得超过4张。

材料二:自2016年12月1日起,个人通过银行自动柜员机向非同名账户转账的,资金24小时后到账。这意味着,如果受害者在24小时内发现自己遭遇电信诈骗,那么通过ATM机进行的汇款还有可能追回。

据悉,某社区准备召开一期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的座谈会,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防范网络电信诈骗拟定一条宣传标语。

(2)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势在必行,原因何在?

(3)请你向大家推荐两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妙招”。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