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政治试卷 > 试卷信息
陕西2019届九年级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练习:课时13 做守法公民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2018年3月3日,上海男子孟某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拍摄含侮辱性语言的视频并上传网络,还称自己要开直播、求打赏。3月7日,孟某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8日。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孟某的行为亵渎了民族尊严,逾越了我国法律的底线

B. 启示我们要加强公民的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C. 孟某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受到了法律制裁

D. 孟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受到了刑罚处罚

 

二、简答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北京市某中学5名未成年女生在宿舍楼内无故殴打、辱骂2名女同学,造成2人轻微伤,其中1人无法正常生活、学习。2017年11月2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审判这起校园欺凌案,5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11个月到1年有期徒刑。但是,该法院并不公开审理此案。

5名未成年女生因欺凌同学被判刑,给了我们什么警示?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2018年1月5日,安徽合肥发生一起“女子罗某扒门阻拦高铁发车”事件,罗某因涉嫌“非法拦截列车、阻断铁路运输”,最终被公安机关处以2 000元罚款。

小秦认为:罗某被处以2 000元的罚款,她的行为是犯罪行为。你认同小秦的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复习过程中,同学们对小秦总结的下列观点产生激烈争论。你认同(  )

A.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所以法律是全体公民意志的体现

B. 参与赌博和贩卖毒品都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C. 未成年人旷课、夜不归宿等行为都是严重不良行为

D. 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通则、刑法等法律都对未成年人予以特殊保护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对此案例,同学们各抒己见。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网民徐某在网络上,发布极端性、侮辱性言论,恶意辱骂北京通州火灾中牺牲的消防战士,引发网民强烈愤慨,造成恶劣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第十二条 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

第二十二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将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用于或者变相用于商标、商业广告,损害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

 

 

A. 小金:“徐某没有正确行使言论自由权。”

B. 小忠:“徐某没有做到礼敬英雄,传承爱国精神。”

C. 小莉:“徐某触犯英烈保护法,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 小萍:“徐某的行为是非正义行为,应受到道德谴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2018年7月4日,深圳市坪山区一商家因涉嫌向未成年人售烟,被执法部门立案查处,并处以3万元罚款,这是全国首张针对非法向未成年人售烟开具的罚单。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商家的行为是犯罪行为,所以被处以相应的附加刑

②在市场经济时代,商家属于合法经营

③未成年人应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

④未成年人要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一位在高铁上耍赖占座的男子,招致舆论痛批。无独有偶,一女子也在强占他人座位后,大言不惭地说:“长途列车没有对号入座”。

1.占座者的行为(  )

①是漠视规则的表现

②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③应受刑罚处罚

④屡见不鲜,不必大惊小怪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④

2.作为被占座者,我们应(  )

①寻求法律救助 ②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权 ③妥协退让 ④以暴制暴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四、综合探究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健康成长 齐心协力)

探究一:

 

案例:2018年4月27日,犯罪嫌疑人赵某某在放学途中持刀袭击多名学生,造成学生伤亡。4月28日,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赵某某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批准逮捕。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案例:2018年4月27日,犯罪嫌疑人赵某某在放学途中持刀袭击多名学生,造成学生伤亡。4月28日,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赵某某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批准逮捕。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对上述案件进行了探究。以下两组同学的观点得到大家的认同。

请选择其中一组同学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享你认同这一观点的理由。

 

五、简答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与犯罪行为作斗

(打击违法行为)智能手机摄像头上“捣捣鬼”,监控“摇身”变直播;APP上打“马虎眼”,个人信息就轻易被盗取;“扫一扫”中藏风险,二维码或成诈骗新手段……网络违法违规行为不断翻新变身,给人们正常生活带来困扰。

(1)请你用法律知识说明,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违法违规行为,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预防违法犯罪)近几年来,部分未成年人对法律视而不见,违法犯罪案件屡禁不止,公安机关查获的案件中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每年均超过15万人。全国性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未成年人犯罪已占到犯罪总人数的14%左右。

(2)请你围绕主题,根据材料,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①我发现的问题:

 

②我对该问题的

③我的解决方案:

 

六、单选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图示不正确的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别人家的……”成为时下朋友圈的潮流用语,某博主因在网上晒图虚构配有待烹制的熊掌、穿山甲、鳄鱼等野生动物照片的“别人家的年夜饭……”被行政拘留五日。从法律角度看,该博主的行为(  )

①是不诚信的体现 ②是缺乏法律意识的表现 ③要承担法律责任 ④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迟”告诉我们(  )

①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我们要依法办事

②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开始

③有不良行为就会走上违法犯罪

④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