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压轴 | |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开幕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大约是 A B C D
|
2. 难度:压轴 | |
武汉是“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关于其形成和发展条件的正确叙述是 A.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水资源丰富 B.位于京九铁路与长江交汇处,交通便利 C.所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较发达 D.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地带,有国家政策支持
|
3. 难度:压轴 | |
受产业革命影响产生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高——极低”模式 B、“高——高——较低”模式 C、“高——低——高”模式 D、“低——低——低”模式
|
4. 难度:压轴 | |
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高——极低”模式 B、“高——高——较低”模式 C、“高——低——高”模式 D、“低——低——低”模式
|
5. 难度:压轴 | |
下表为某国历史上不同年份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甲乙丙丁四个年份人口变动的情况反映了人口增长模式的一般规律,据此回答以下以下2题。 1.四个年份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甲、丙、乙、丁 2.该国家所在的地区可能是 A.北欧 B.非洲 C.东南亚 D.南美洲
|
6. 难度:压轴 | |
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完成以下以下2题。 1.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 2.据表格判断,下列气候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D.热带雨林气候区
|
7. 难度:压轴 | |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地球环境人口容量是无限的 B.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环境空间大小 C.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D.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不大。
|
8. 难度:压轴 | |
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与美国东北部,形成大城市密集带相同的区位因素是( ) A.都位于沿海平原地区 B.都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C.都位于大河入海处 D.都位于西部高原、盆地区
|
9. 难度:压轴 | ||||
下图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以下4题。 1.影响该地区城市分布的自然区位条件不包括 A. 地形 B. 气候 C. 河流 D. 矿产 2.1985到2000年,该地区 A. 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B.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C. 城市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D.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减小
|
10. 难度:压轴 | |
读日本主要城市分布示意图,完成以下2题。 1.日本城市主要分布在 A.太平洋沿岸 B.日本海沿岸 C.内陆地区 D.东北沿海地区 2.影响日本城市这样集中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 B.河流 C.气候和地形 D.自然资源
|
11. 难度:压轴 | |
位于我国370N的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观察日出日落时记录到:日出时间是7点04分,日落时间是18点16分。据此回答以下2题。 1.该学校所在经度是 A.1060E B.1100E C.1080E D.1390E 2.这一天 A.太阳直射在南半球 B.太阳直射点一定向北移动 C.该地昼夜等长 D.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
|
12. 难度:压轴 | |
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④城市规模扩大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
13. 难度:压轴 | |
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 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①蔬菜种植基地 ②高新技术开发区 ③大学城 ④美术馆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
14. 难度:压轴 | |
下列叙述,符合中心地理论的是 A.一个地区城镇规模的大小与数量成正比 B.城镇等级越高,数量越少 C.在理想平原上,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正方形 D.相邻高级中心地之间相距较近,相邻低级中心地之间相距较远 全球80多个国家3000座城市于当地时间2009年3月28日20时30分起熄灯一小时。上海(31°N,121°E)、巴黎(48°N,2°E)、悉尼(32°S,151°E)、圣保罗 (23.5°S,48°W)四城市加入了全球熄灯一小时活动。
|
15. 难度:压轴 | |
以上四城市熄灯按由先到后排序正确的是 A.上海、巴黎、悉尼、圣保罗 B.悉尼、上海、巴黎、圣保罗 C.圣保罗、巴黎、上海、悉尼 D.圣保罗、悉尼、巴黎、上海
|
16. 难度:压轴 | |
我国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白昼时间比黑夜长,且白昼日趋变短的时期是 A.春分日→夏至日 B.夏至日→秋分日 C.秋分日→冬至日 D.冬至日→春分日
|
17. 难度:压轴 | |||
读图1,分析回答以下3题。 1.城市①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 矿产丰富 B. 国家政策 C. 临近河流 D. 海运便利 2.三角洲②地区城市化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A. 外来人口猛增 B. 工业发展迅速 C. 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 D. 自然条件的改善 3.近年来,②地区的工业不断向周边地区迁移。此过程中可能使
C. 迁入地区环境污染 D. 迁出地区经济衰落
|
18. 难度:压轴 | |||
右图的阴影部分为黑夜,且A点在极圈上。读图回答以下2题 1.
A.23026‘ B.300 C.450 D.66034’ 2.B点的时间可能是 A.6月22日3时 B.6月22日6时 C.12月22日15时 D.12月22日18时
|
19. 难度:压轴 | |
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28—29。
|
20. 难度:压轴 | |
按城市化发展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A.a—d—b—c B.a—c—d—b C.d—b—c—a D.c—d—b—a
|
21. 难度:压轴 | |
b图中距市中心8千米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A.商业区 B.行政区 C.工业区 D.住宅区
|
22. 难度:压轴 | |
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
23. 难度:压轴 | |
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
24. 难度:压轴 | |
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与城市所在地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
25. 难度:压轴 | |
下列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合理的是( ) A.要坚决取缔有“工业”三废排放的企业 B.为了解决城市人口膨胀、住房紧张的问题,加大建筑物密度 C.为避免城市中心区人口和工厂过多,将大城市部分人口、工厂等向郊区分散 D.为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状况,在市区多建高速公路和铁路 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
|
26. 难度:压轴 | |
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是 A. 日月升落 B. 极昼极夜 C. 月相变化 D. 四季转换
|
27. 难度:压轴 | |
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A.23小时56分 B. 24小时零
|
28. 难度:压轴 | ||||
读某国不同时期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图,回答:(13分)
(1)左图中ABCDEF反映的是 过程。该过程的标志是 、 、 。上图中的变化过程,与右图中的 曲线对应。 (2)一个国家和地区的 水平,体现其经济发展水平。上图中的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处于 国家,而右图中另一曲线表示的是 国家。 (3)上图中E—F反映了 现象。原因是 , 。
|
29. 难度:压轴 | |
下图是“某城市简图”。当地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用连线将该城市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绿地分别与相应字母连接,以示合理选择。 (2)用连线将该工厂分别与相应数字连接,以示合理的厂址选择。 (1)商业区 A (2) 水厂 ① 工业区 B 污水处理厂 ② 居住区 C 重型机器厂 ③ 绿 地 D 印刷厂 ④ (3)在A、B、C、D四区中,土地价格最高的应是________区。
|
30. 难度:压轴 | |
“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___________. 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地。 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 。(单项选择)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 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 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 日 点。
|
31. 难度:压轴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茂密的森林,在明清时期,大量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下来。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尤以山东人最多。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入迁现象,称为“闯关东”。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增长迅速,导致了两地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材料三:“闯关东”路线示意图。
(1)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2)简述“雁南飞”现象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4分
(3)大量关外的农民来关东开荒种地产生哪些环境问题?3分
|
32. 难度:压轴 | |
下图经纬网地图中两条相邻经纬线之间的间距离数相等,虚线为晨昏线的一部分,乙地地方时为20时20分。读图完成以下3题 1.甲地位于丁地的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2.此时刻,下列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出现极夜现象 B.丙地昼长为15小时20分 C.丁地出现极昼现象 D.北京昼长大约8小时40分 3.此时,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广州 B.新加坡 C.伦敦 D.圣彼得堡
|
33. 难度:压轴 | |
图2所示为以N、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读图回答以下2题。 1. “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2.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 B.北京市正值下班高峰 C.南极昆仑站处于极昼期 D.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