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年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14)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压轴

 衡量环境承载力的最重要指标是                                        (    )

A.人口数量         B.人口素质         C.人口年龄构成     D.人口性别比例

 

详细信息
2. 难度:压轴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的指标是                                    (    )

A.科技发展水平     B.人口的文化水平   C.人口的消费水平   D.资源

 

详细信息
3. 难度:压轴

 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应在                            (    )

A.60亿左右        B.100亿左右        C.110亿左右       D.150亿左右

 

详细信息
4. 难度:压轴

 我国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突出,根据“木桶效应”,影响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为突出的是______资源(按人均量最少计)的短缺                        (    )

A.土地(尤其是耕地)                   B.淡水

C.矿产                                 D.森林

 

详细信息
5. 难度:压轴

 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    )

A.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工业社会

B.农业社会—原始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

C.工业社会—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

D.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

 

详细信息
6. 难度:压轴

 中共中央在“十七大”中再次重申我国社会发展应采用“科学的发展观”,其核心是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

A.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B.庞大的人口数量

C.严重的环境问题                       D.不利的外部环境

 

详细信息
7. 难度:压轴

 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

A.资源量           B.科技水平         C.生产能力         D.消费水平

 

详细信息
8. 难度:压轴

 2006年某地区某个月份人口死亡率骤然上升,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    )

A.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B.遭遇大的自然灾害

C.医疗卫生水平下降                     D.经济发展速度减慢

 

详细信息
9. 难度:压轴

 由于中国人口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因此,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的两项基本国策是                                                             (    )

A.保护环境、各民族平等                 B.计划生育、环境保护

C.计划生育、控制城市发展               D.环境保护、珍惜每一寸土地

 

详细信息
10. 难度:压轴

 我国下列地区中,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                                   (    )

A.青藏地区         B.珠江三角洲       C.新疆南部         D.云贵高原

 

详细信息
11. 难度:压轴

 某个国家人口出生率是1.1%,死亡率是1.0%,它的人口再生产模式属于     (    )

A.原始型                               B.传统型

C.现代型                               D.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过渡

 

详细信息
12. 难度:压轴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以下3题。

1.6ec8aac122bd4f6e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拉美迁往欧洲                       D.从欧洲迁往非洲

2.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民工流向可能是    (    )

A.从湖南流入广东   B.从河北流往山东   C.从新疆流往内地   D.从华北流往重庆

3.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                            (    )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交通、通信困难                       D.甲地优美的环境

 

详细信息
13. 难度:压轴

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据此回答以下2题。

1.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    )

某岛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45万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5万

2006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

30万

预测2010年供养的人口数量

35万

A.25万

B.30万

C.35万

D.45万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详细信息
14. 难度:压轴

 对增加环境人口容量有利的人类活动是                                   (    )

A.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B.控制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

C.改进人类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手段与方法   D.大面积围海造陆和围湖造田

 

详细信息
15. 难度:压轴

 现代环境人口容量比原始社会大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    )

A.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提高,对资源的需求量减少

B.资源总量不断增加                     C.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D.人类对粮食的需求量减少

 

二、多选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压轴

 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是                                                (    )

A.不确定性         B.绝对确定性       C.相对确定性       D.相对不确定性

读1992年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完成20-21题。

具体地区

年生物量(万吨)

可载人口量

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长江中下游

88600

22000

395

青海、西藏

10000

1000

4

 

详细信息
17. 难度:压轴

 造成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是                                   (    )

A.光照             B.地形             C.土壤             D.热量

 

详细信息
18. 难度:压轴

 青藏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    )

A.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B.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C.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D.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详细信息
19. 难度:压轴

 下列因果关系描述正确是:                  (    )

A.资源总量相对稳定→生活消费水平提高→环境人口容量减少

B.科技水平提高→资源获取数量增加→环境人口容量减少

C.科技水平提高→资源获取能力提高→环境人口容量增加

D.经济总产值相对一定→人均生活水平提高→环境人口容量增加

在联合国副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2002 年“国际人力资本论坛”上说,未来世界各国的进步将更大限度地取决于人的发展。中国的劳动力有7 亿4 千万。而欧美所有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只有4 亿3千万,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 万。据此回答23-25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压轴

 我国正成为人力资源的超级大国,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体现在(    )

A.我国民族众多,拥有多元化的语言和文化 B.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C.我国的人口素质日益提高               D.我国的科技水平日益提高

 

详细信息
21. 难度:压轴

 今后,我国人力资源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    )

A.就业压力较小     B.养老负担重       C.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D.数量短缺

 

详细信息
22. 难度:压轴

 下列产业的布局受人力资源素质高低影响较小的是                           (    )

A.信息产业         B.电子装配业       C.航空、航天业     D.印刷业

 

详细信息
23. 难度:压轴

 下图中的①②两图分别示意两个国家近年的人口构成,这两国家最有可能是    (    )

6ec8aac122bd4f6e

A.①俄罗斯         B.②日本           C.①肯尼亚         D.②法国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压轴

 《中国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问题研究》一文认为:“地球能养活多少人?”并不是一个与“你有多大年龄?”一样的问题,它无法仅用一个数甚至是一个数的范围来回答。地球的承载力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待认识的过程,也取决于我们和子孙后代有待做出的选择。自然限制和人类选择的相互作用是理解人类承载力的关键。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能养活多少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内涵,这一概念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2)材料反映了这一概念的______________特征,为什么这一概念具有这一特征?

 

(3)材料中“人类承载力”实质是什么?其影响因素可分为哪几类?

 

 

(4)“谋求人口合理容量”需要我们和子孙后代做出怎样的选择?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