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年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3)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压轴

 正确体现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的是                            (    )

A.崇拜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B.谋求人地协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崇拜自然

C.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D.改造自然—崇拜自然—谋求人地协调—征服自然

 

详细信息
2. 难度:压轴

 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矛盾最尖锐的时期是                                (    )

A.自然经济时期                         B.采猎文明时期

C.农业文明时期                         D.工业文明时期

 

详细信息
3. 难度:压轴

 “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长期性原则

 

详细信息
4. 难度:压轴

 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两方面                                              (    )

A.大气污染、水体污染                   B.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C.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                 D.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详细信息
5. 难度:压轴

下图显示了世界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请据图完成以下3题。

1.6ec8aac122bd4f6e工业化初期,下列城市中最早出现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的是                     (    )

A.柏林             B.伦敦

C.旧金山           D.匹兹堡

2.由图中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看,发展中国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    )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工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3.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                               (    )

A.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B.人的认识能力不断增强

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不断调整         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不断完善

 

详细信息
6. 难度:压轴

 解决人类与环境的矛盾,主要靠                                         (    )

A.控制人口数量                         B.提高人口素质

C.发展生产力                           D.搞好国土整治

 

详细信息
7. 难度:压轴

“牧童经济”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作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据此完成以下2题。

1.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    )

A.土地沙漠化       B.大气污染         C.温室效应         D.破坏性地震

2.下列经济模式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    )

①刀耕火种,毁林开荒;②南水北调,发展生产;

③围湖造田,开垦荒地;④发展工业,随意排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压轴

 以下观点和主张,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

A.可持续发展就是经济持续增长           B.发达国家应停止过度消费

C.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时,应边污染边治理 D.各国人口都要逐年减少

 

详细信息
9. 难度:压轴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合系统,其中                                        (    )

A.生态持续发展是目的                   B.经济持续发展是基础

C.社会持续发展是条件                   D.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详细信息
10. 难度:压轴

 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说明了    (    )

①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②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

③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压轴

 下列地区的环境问题,有可能影响到全球环境的是                          (    )

A.德国境内莱茵河水的污染               B.巴西热带雨林的破坏

C.北美洲西部草原的荒漠化               D.华北平原的土地次生盐碱化

 

详细信息
12. 难度:压轴

 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多种原因中,难以人为改变的是                      (    )

A.高消费、高浪费、大排放的生活方式     B.对资源、能源的掠夺性开采

C.自然资源的有限承载力                 D.生产工艺水平低

 

详细信息
13. 难度:压轴

 实地调查发现,近几十年来长江中下游的白鳍豚的数量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                                                                (    )

A.流速降低         B.水量减少         C.泥水增多         D.水污染加重

 

详细信息
14. 难度:压轴

 可持续发展从观点走向实践,公众应该做的事情是                          (    )

A.购买包装考究的商品                   B.为节省时间,使用一次性筷子、杯子等

C.选购无氟冰箱,节能荧光灯等           D.绝对不用一次性物品,包括注射器

 

详细信息
15. 难度:压轴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因为                                    (    )

A.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               B.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

C.面临国际压力                         D.教育科技水平逐渐提高,国力渐强

 

二、多选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压轴

 6ec8aac122bd4f6e下图某集团以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模式建立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适宜推广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省区是                  (    )

A.湖南         B.广西

C.云南         D.山东

 

详细信息
17. 难度:压轴

 判断下列行为或主张,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的是                      (    )

A.人类过度砍伐森林、过度放牧

B.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C.美国放弃实施《京都义定书》中所规定的义务

D.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详细信息
18. 难度:压轴

 从夏禹时代起我国就有“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细眼的网),以成鱼鳖之长”的古训,2004年4月1日开始,长江流域自葛洲坝至河口段首次实行三个月的春季休渔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    )

A.春季长江水质污染严重,鱼类体质差,休渔可以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

B.春季是鱼类的产卵期,休渔可以有效保护长江的渔业资源

C.春季长江水位较低,捕鱼影响过往船只安全,休渔可以保持长江航运畅通

D.春季休渔可防止过渡捕捞,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详细信息
19. 难度:压轴

 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问题

B.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C.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根本途径是积极发展经济

D.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详细信息
20. 难度:压轴

 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    )

A.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B.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C.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D.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详细信息
21. 难度:压轴

 6ec8aac122bd4f6e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其中       (    )

A. 箭头a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滑坡、泥石流

B. 箭头a表示的人类活动中,可能引起土地荒漠化

C. 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地震、海啸多发

D. 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生物物种锐减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 厘米。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压轴

 6ec8aac122bd4f6e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    )

A.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B.滩涂面积减少

C.淹没部分耕地

D.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详细信息
23. 难度:压轴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

A.臭氧层破坏

B.森林被大量砍伐

C.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D.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压轴

 6ec8aac122bd4f6e读下表及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面积或利用率

水土流失

367万平方千米

荒漠化及受荒漠化威胁

400多万平方千米

各种农作物对肥料的

利用

氮占40%-60%

磷占10%-20%

钾占30%-40%

 

 

 

 

 

 

 

(1)该图表反映了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即:①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对现有土地过分利用”主要指(不定项)                           (    )

A.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不合理灌溉      B.半湿润地区的陡坡开垦

C.草原地区过度放牧                    D.乱伐森林

(3)该图表反映了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十分巨大,表现在: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