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山西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在太阳系中,地球是一颗普通行星,但又是一颗唯一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下列与地球上有生物存在无关的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辐射关系较密切的是

 ①生物的生长     ②大气的运动     ③火山的爆发    ④煤、石油的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在下列地点中,一年中昼夜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A.漠河      B.中国南极中山站      C.曾母暗沙      D.北京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从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是

A.横波、纵波都变快           B.横波、纵波都变慢

C.横波变快,纵波变慢         D.横波变慢,纵波变快

2. 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是地球内部圈层中的

A.地壳      B.地幔      C.内核      D.外核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A.冰川水、河水、湖泊水    B.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C.冰川水、大气水、土壤水   D.大气水、淡水湖泊水、沼泽水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表是我国某地气象站某月18~21日气象观测部分记录,据此回答各题:

日期

18日

19日

20日

21日

平均气温(℃)

2

-1

-2

-4

气压(百帕)

1002

1004

1006

1008

天气状况

晴转多云

阴转小雨夹雪

小雪渐止转阴到多云

多云转晴

1.此期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反气旋      D.气旋

2.主要由该类天气系统造成的天气现象是

A.台风      B.梅雨      C.寒潮        D.伏旱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各题:

城市

平均气温℃

1月

5

11

21

7月

29

27

26

平均降水量(mm)

1月

47

75

1

7月

150

5

610

1.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                                           

A.上海   莫斯科   孟买  B.上海   罗马   孟买

C.北京   罗马   开罗    D.北京   莫斯科  伦敦

2.城市②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A.大陆西岸  B.大陆东岸  C.大陆内部  D.赤道地区

3.城市①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此回答各题:

1.下列地形主要受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落基山的隆起                B.亚马孙平原的形成

C.阿尔卑斯山的角峰和冰斗      D.海南岛海边的沙滩

2.关于内、外力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外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B.内力作用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

C.外力作用进行得很快,内力作用进行得很慢       

D.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地矿人员在黑龙江松嫩平原某地区经多年地质勘探,判定本地区为大型背斜构造,储油的可能性极大。后经开采,原油喷出。本地区地质剖面如图所示。据此完成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地区为大型背斜构造的判定依据是在地表由甲至乙一线多点采集岩石标本,经同位素方法测定,岩石年龄分布为:

A.老—新—老          B.新—老—新

C.无规律         D.新—较新—较老—老

2.图中的E、F、G分别代表的是:         

A.气、水、油     B.气、油、水 

C.水、气、油     D.油、气、水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赤道附近的岛国新加坡年降水量达2000mm以上,但严重缺水,主要原因是

A.用水量大           B.年径流量小

C.污染严重           D.河流流程短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某河流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b、c、d三个地区附近河流的横断面与①、②、③对应正确的是

A.b—②、c—③、d一①          B.b—③、c—②、d—①

C.b—①、c—③、d—②           D.b—①、c—②、d—③

2.该河流经过地区聚落分布密集的是

A.a、b      B.b、c      C.a、d       D.c、d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读“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关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

正确的是:  

A.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大陆东岸为寒流                  

D.大洋西岸为寒流

2.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洋流①对欧洲西部气候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B.洋流②对南美洲西岸气候增温增湿明显

C.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D.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海域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读“台湾岛地图” ,回答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影响台湾岛铁路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河流

C.气候           D.军事

2.天气系统甲过境台湾时,可能造成的自然灾害是

①地震    ②洪涝    ③干旱    ④泥石流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天气系统甲过境期间花莲气压变化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列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由北往南排列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④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③②①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11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 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            , 其判断依据是                           

(2) 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         ,等于0的是         

(3) 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4) 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       ,C点的地方时是         ,D点的日出时间是         ,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读“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和“四个地区气温降水柱状图”,回答问题:(10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上图中乙处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是                            

(2)在图上画出丙点的近地面风向(用虚线表示气压梯度力,实线表示风向)。

(3)根据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判断,这时是北半球的       季(春、夏、秋、冬)。

(4)常年受甲和乙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的地区,气温降水的特点分别对应下图中的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5)上图中C所表示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

(6)上图中D所表示的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是                             ,与其相对应的自然带是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读某地东西方向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12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图A-09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1)图中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是                                       

(2)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 甲         ;乙        ;丙         

(3)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乙、丙三地中的      地。

(4)在图中②、③两处用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使它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循环;并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               ;②             ;③              

(5)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地球外部四大圈层相互联系,并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C.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D.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阅读青藏高原的有关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青藏高原的隆起是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对我国和亚洲地区产生许多方面的影响。中国科学家对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与环境变迁等进行了多年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

材料二:喜马拉雅山脉山区共有15万多条冰川,除两极地区的冰川外,这些冰川是世界上冰体最大的组成部分。许多资料表明:近年来,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其中长约5km的巴尔纳克冰川,自1990年以来后退了近800米。国际冰雪研究委员会指出: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

(1)根据材料和所学内容,分析下面的关联示意图,从下列选项中对应选择: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②     ,③      ,④     

A.阻挡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       

B.中亚和西亚粉尘东输,沉积形成高原

C.改变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           

D.东亚和南亚地区形成季风区

(2)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特点。

(3)材料二中的喜马拉雅山是一条巨大的褶皱山脉,主要是由              板块和               板块碰撞而成。

(4)材料二中冰川快速融化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防止这些冰川的消失?

(5)试将下列的选项按其因果关系,设计一个网络联系框图表现出来(注意:框图内只能填字母代号且不能重复)。

A.全球海平面上升                    B.海洋表层出现的膨胀     

C.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D.极地冰雪融化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            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植被遭受破坏与砍伐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