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新疆乌鲁木齐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北半球            B.赤道上           

C.南半球            D.回归线上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一年中我国各地白昼时间都开始变长的日期大致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 日         D.12月22日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小的是   

A.喜马拉雅山      B.内蒙古高原        C.四川盆地          D.大西洋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关于某地气压高低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高空是高气压,地面也是高气压           B. 高空为高气压,地面则为低气压

C. 气压高低是高空与地面相比较而言的       D. 高空气压值比地面气压值可能高也可能低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空气流动方向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A.气压低            B.空气稀薄    C.接收的地面辐射少  D.接收的太阳辐射少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某地一次暖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是         

A.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B.气温上升,气压上升,天气转雨

C.气温上升,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D.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雨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地球上降水最多的地带是:

A. 温带大陆西岸      B. 副热带大陆东岸     C. 赤道及其两侧      D. 极地地区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受季风环流影响的地区气候不具有                 

A.一年之中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的特点      B.雨热同期的特点

C.降水具有夏季多、冬季少的特点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特点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与西欧形成温暖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相关密切的洋流是

A.东格陵兰寒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北赤道暖流        D.北太平洋暖流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2.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 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 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 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 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秘鲁渔场形成的原因是

A.日本暖流和秘鲁寒流交汇               B.巴西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C.上升的补偿流                         D.东格陵兰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有关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的水资源在空间分布是西部少,东部多,北部多,南部少 

B.我国的水资源在空间分布是西部少,东部多,北部少,南部多 

C.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分布是春秋多,冬季少 

D.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分布是春夏多,秋冬少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是

A.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                  B.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C. 山崩和火山                            D.岩层发生上下运动和弯曲变形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从地质角度来看,下列词语不正确的是

A.稳如泰山        B.海枯石烂           C.沧海桑田        D.水滴石穿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造成“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河流侵蚀作用    B.风化和风蚀作用     C.喀斯特作用      D.海蚀作用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下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动地阐述了自然环境中的哪种规律?  

A.整体性        B.地域差异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下列地理现象,表现为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的是

A.非洲赤道两侧,森林—草原—荒漠对称分布

B.我国东部从南向北依次出现热带—亚热带—温带的森林景观

C.从大兴安岭向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D.珠穆朗玛峰北坡,从山麓到山顶出现草原—荒漠景观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海拔高度相近的高山地区,垂直分布层次最多的自然带的山区是在

A.中纬度的东部季风区   B.亚寒带地区   C.亚热带地中海区     D.热带雨林地区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2001年11月15 日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2002年举国移民新西兰。使图瓦卢成为第一个“环境难民”的主要原因是

A.冰川融化         B.全球变暖       C.海水膨胀           D.地面下沉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人口增长模式是

A.“高——高——极低”模式              B.“高——高——较低”模式

C.“高——低——高”模式                D.“低——低——低”模式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下列国家组合中,人口连续呈现负增长的是

A.俄罗斯、美国        B.巴西、古巴      C.意大利、匈牙利      D.日本、中国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

A.人口的出生率比发达国家低             B.人口的死亡率比发达国家低

C.人口的死亡率比发达国家高             D.婴儿的死亡率比发达国家低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读某时刻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有关问题:(8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图是       日的光照图。

(2)此时,晨昏线圈与某一经线圈相重合,其中晨线的经度是      ,昏线的经度是       

(3)此时,太阳直射点在P、Q两点中的    点,其经纬度为 (         )。

(4)这一天南京昼长           ,此时北京时间是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读北半球某地的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就大气运动形式而言,图中甲是      ;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图中乙是      

(2)比较图中AC两点的风力的大小       ,判定理由是                         

(3)判定图中BD两点的风向:B         D        ;甲地的气温日较差比乙地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A、B、C、D、E五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2)从地形上看,C处是        ,形成原因是                         

(3)泰山按成因属于     山,就是图中     处构造形成的;地震多发地带位于图中     处。

(4)图中五个部位不宜建地下隧道的是  ,良好的储水构造是   ,良好的储油构造是  。(填字母)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读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海域位于      (南、北)半球。

(2)请画出图中洋流的流向。按性质分,洋流AB属于     流,按成因分,洋流CD属于        流。

(3)若该图为中低纬的太平洋海域,则洋流AB的名称是                  ,它对沿岸气候有        作用,A、B、C、D四海区有大渔场分布的是      ,渔场名称为               ,形成原因是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读 “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0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字母代表自然带名称是:A._______带,B._________带,C._______带。

(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分布规律。这种分布规律的产生主要受________条件的影响较大。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规律在_______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

(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气候;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______,塑造C自然带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_。

(4)限制C自然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读下图,回答以下各题。(5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上图中人口迁移,是________历史上和________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

(2)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对人口迁移而言,属于拉力的是________,属于推力的是_______,属于中间阻力的是________。(填字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