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背景材料:2002年7月4日,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项目——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工。西气东输是一项举世瞩目的宏大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这项工程的建设对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提高新疆及沿线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推进沿线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据此回答1—4题
1.“西气东输”、古“丝绸之路”及第二亚欧大陆桥均从图1的A地形区经过,自然地理原因是 A.路程最短 B.气候适宜 C.地形平坦 D.物产丰富 2.西气东输线路的中段,折向北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目的是 A.缓解陕、晋两省的能源短缺状况 B.加快晋、陕两省的能源外运 C.途经陕甘宁气区,增加气源 D.拉动陕甘宁地区的经济发展 3.“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 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D.木材短缺的问题 4.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②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保护植被,改善环境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2. 难度:简单 | |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5—7题: 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汽车产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2.该产业部门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3.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价格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原料
|
3. 难度:简单 | |
读“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完成8—11题
1.我国近50年来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原因有 A.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 B.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不当 C.字母a处沙漠属原生沙漠 D.全球气温升高,使地面植被死亡 2.下列有关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B.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土地是防治荒漠化的核心 C.20世纪50年代以来,过度放牧和多度开垦是造成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化问题严重 的原因 D.近年来,随着灌溉面积的增加,绿洲总体环境趋于转好 3.对不同程度荒漠的治理思路,正确的是 A.半干旱农牧过渡和旱农区应当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B.对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要设法扭转 C.对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主要还是放弃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对人类活动的最主要影响是资源缺乏 4.2001年3月我国以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和科学考察表明 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 B.荒漠化完全是有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 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D.荒漠化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
|
4. 难度:简单 | |
读X、Z、Y三个外资的企业生产、销售示意图,回答12—13题 1.吸引三家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地投资办厂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 A.X原料、 Z市场、Y劳动力 B.X劳动力、Z市场、Y原料 C.X劳动力、Z政策、Y原料 D.X市场、 Z政策、Y交通 2.X、Z、Y对应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A.纺织、汽车、服装 B.钢铁、服装、纺织 C.汽车、制鞋、电子装配 D.纺织、电子装配、钢铁
|
5.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14—16题 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2.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3.关于图中A、B两省的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①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 ②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 ③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冷害 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
6. 难度:简单 | |
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457万千瓦,目前装机容量约414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90%。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17—18题 1.田纳西河流域最适合布局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导向型 B.廉价劳动力导向型 C.技术导向型 D.动力(能源)导向型 2.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对流域土地利用措施是 A.做好土地规划,建立自然保护区 B.调整林业和牧业结构,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C.留下大片土地用于冶炼工业的发展 D.大量开垦,为采矿业的发展就地提供土地
|
7. 难度:简单 | |
8. 难度:简单 | |
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森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除闻名中外的罗布泊外,东西居延海、艾丁湖(海拔一155m)已是一片荒漠。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阅读上述文字,完成第21—23题。 1.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 围湖造田 ② 水土流失严重 ③ 蒸发和下渗 ④ 引水灌溉 A.① ② B.② ③ C.② ④ D.① ④ 2.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C.水土流失加剧 D.水资源减少 3.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 B.冰雪融水量不足 C.引水灌溉,蒸发、下渗量增大 D.围湖造田
|
9. 难度:简单 | |
“3s技术”不仅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而且也越来越走近普通人的生活。据此完成24~25题。 1.要想随时知道自己所处位置的地理坐标,需要随身携带 A.GPS信号接收机 B.全球定位技术 C.地理信息技术 D.遥感技术 2.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不属于遥感应用领域的是 A.资源调查 B.人口增长预测 C.环境监测 D.自然灾害调查
|
10. 难度:简单 | |
(10分)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图4是“山西省及煤炭分布简图”,图5是该省某地遵循“循环经济”理念设计的一个工业“生态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西省所处的地形区是 ,(1分)其东侧为 山脉。(1分) (2)山西省日益重视煤炭的加工转换,将部分输煤变为输电,这种做法对山西省来说,有何利弊?(4分
(3)请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图5中该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4分)
|
11. 难度:简单 | |||||||||||||
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甲图所示的是我国 地区;乙图所示的是我国 平原地区。(4分) (2)从土地利用方面比较甲、乙两地,完成下表。(4分)
(3)甲乙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请指出乙地与甲地相比,其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所具有的特点?(6分)
|
12. 难度:简单 | |
阅读资料,完成各小题。(13分) 资料1:中国80年代开始,由于社会政治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成本低、产业配套能力强和现代物流发展快等优势,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阵地。而珠江三角洲又处于中国的前沿阵地,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资料2:珠江三角洲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示意图。 (1)在第一次产业转移中珠江三角洲作为产业转入区的原因是: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A是珠江三角洲在第一产业转移过程中接受的产业,主要为 ________ 产业。(2分) 资料3:20世纪80年代,香港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北移,“珠三角”形成了“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90年代中后期,这种分布格局逐渐改变。读下图并分析上述案例,完成下列问题。
(2)试运用工业区位原理,分析形成“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的原因。 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分) (3)90年代以来,“珠三角”的“前店后厂”工业分布格局逐渐改变。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 _____ 。(4分)
|
13. 难度:简单 | |
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 “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共13分) (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工程。(4分)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 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 工程。(2分) (3)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影响的工程是: 、 ,(2分)它们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是: __ _______ ___。(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