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图中,弧AB表示晨昏线,O为南极点,∠COD为120°并且该区域与另外区域日期不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 A. 2时 B.4时 C. 6时 D.18时 2. 此时( ) A.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减小 B.赞比西河河口盐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C.圣地亚哥炎热干燥 D.悉尼的气温达一天中最高值
|
2. 难度:中等 | |
图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 A.男女比例不平衡 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 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2.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3.该国可能是 A.中国 B.巴西 C.德国 D.泰国
|
3. 难度:中等 | |
读以下“面积位于世界前列的部分国家的资料表”,回答下列各题。 1.各国人均森林面积从多到少排列依次是 A.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美国、中国 B.加拿大、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美国、中国 C.巴西、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中国 D.加拿大、巴西、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中国 2.各国具备生产能力的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存在显著差异,关于其成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美国因境内无高大山脉而比重较高 B.巴西、中国因境内多山而比重较低 C.澳大利亚因气候温和湿润而比重高 D.俄罗斯、加拿大因纬度高而比重低 3.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人口都集中分布在本国东南部的沿海地区,影响其分布的原因中相同的是 A.地势低平,平原面积广阔 B.气候温暖湿润,为温带、亚热带气候 C.海上交通便利,是欧洲殖民者最早登陆的地区 D.两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都位于东南沿海
|
4. 难度:中等 | |
地表单位面积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随坡度不同而不同。读某山地坡面七月份太阳辐射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该山地坡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阳坡 ②阴坡 ③迎风坡 ④背风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该山地可能位于我国的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
5. 难度:中等 | |
读近百年来甲、乙两个天然物种生存地域的水平变迁图,完成下题。 甲、乙两个天然物种生存地域的重迭范围越来越小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拨髙度的变化B.距海远近的变化 C.气温的变化 D.降水量的变化
|
6. 难度:中等 | |
(26分)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分析尼罗河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 (2)请说明s地区气候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8分) (3)若PQ为昏线,此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双项选择)。(2分) A.H地即将迎来黎明 C.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B.长江流域出现汛期 D.北京盛行西北风 (4)甲、乙两区域的主要石油工业类型分别是什么?为什么?(8分)
|
7. 难度:中等 | |
(20分)读图文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世界某地区地形.降水和城市带分布图”
材料二: ①城市带土地的利用方式经历了粗放的放牧业→大田农业→蔬菜.水果.乳酪三个阶段。该地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水果.蔬菜基地之一,产品可以运销到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市场。 (1)试分析该地区发育较大河流的有利条件。(6分) (2)①城市带从粗放的放牧业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水果.蔬菜基地,其农业区位发生了哪些变化?(8分) (3)试分析城市带①和②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6分)
|
8. 难度:中等 | |
[自然灾害](10分)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材料二 2008年9月22~27日,四川省先后有12市38个县(市)遭受暴雨袭击,其中9个县(市)出现大暴雨;峨眉山市日最大降水量达159.8毫米;北川县连续5天出现暴雨。地震灾区泥石流频发,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部分地方道路中断,对灾区的恢复重建十分不利。 (1)据材料一说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集中分布地区。(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北川县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3)为减轻川滇山地的泥石流对人类的危害,列举应采取的应对措施。(4分
|
9. 难度:中等 | |
[环境保护](10分) 材料一:中新网2008年3月18日电: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份报告说,过去四年,世界各地许多冰川融化或变薄的速度上升了一倍多。而欧洲的冰川融化量是最大的,其中包括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这些冰川的融化为全球变暖提供了一个最明显的证据。 材料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城市化水平关系图 材料三: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人口统计表(单位:亿人)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下列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 ;b ;c ;d 。(4分) (2)由材料二分析城市化水平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关系,并说明原因。(6分) a ;b ;c ;d 。(4分) (2)由材料二分析城市化水平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关系,并说明原因。(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