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山谷 B.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 C.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 D.山谷冬季日温差远大于夏季日温差 2.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 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B.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C.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积聚在谷地 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
|
2. 难度:简单 | |
读下面的地质剖面图,回答3~4题。 1.图中③处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 ) A.花岗岩 B.大理岩 C.砂岩 D.砾岩 2.图示地段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不能确定的是 ( ) A.水平拉伸作用 B.岩浆活动 C.变质作用 D.沉积作用
|
3. 难度:简单 | |
下图中的大圆表示晨昏圈,虚线为纬线圈,P点是纬线圈与晨昏圈的切点,Q(0°,90°E)地方时是12时。读图回答5~6题。 1.此时,以下地点位于昼半球的是( ) A.45°N,90°W B.45°S,160°W C.90°S,120°E D.0°,160°E 2.图中的曲线表示当日P地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这一天极昼的范围是( ) A.82.5°N~90°N B.66.5°~90°N C.75°N~90°N D.75°S~90°S
|
4. 难度:简单 | |
2009年2月2日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77°7′E,80°25′S)正式开站。据此回答7~8题。 1.当天昆仑站正午时,若从昆仑站上空俯视地球,观察到的昼夜分布情况与下图大致相符的是 ( )
2.当昆仑站正午时,家住福州(119°E,26°N)的小明观察到太阳方位与图中大致相符的点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
5. 难度:简单 | |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9~10题。 1.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2.丙图中苔原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 B.海拔高度低 C.处于阴坡 D.处于背风坡
|
6.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同一日期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状况图”,据此完成11~12题。 1.四地中,纬度数值相同的地点是( ) A.甲、丁 B.甲、乙 C.丙、丁 D.乙、丙 2.图中丁地的日落时刻是( ) A.6时 B.15时 C.18时 D.21时
|
7. 难度:简单 | |
读地球自转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回答13~14题。 1.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 A.30°、1月份 B.60°、1月份 C.60°、7月份 D.30°、7月份 2.当地球公转速度为N时( ) A.漠河市民迎来极昼 B.非洲大草原一片葱绿 C.松花江河畔银装素裹 D.珀斯处于雨季
|
8. 难度:简单 | |
人民网2009年2月12日电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9年2月12日1时34分,在印度尼西亚塔劳群岛(3.9°N,126.6°E)附近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5千米,震中100千米内无较大城市。据此回答15~16题。 1.地震波横波(S)和纵波(P)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A.S波、P波速度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速度突然下降 C.S波、P波的速度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速度突然下降 2.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核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壳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该地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欧板块 B.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C.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D.地壳的厚度约为33千米
|
10. 难度:简单 | |
读某民居区在不同季节的景观图(图1、图2)和四地月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资料统计图(图3),完成18~20题。
1.该民居区位于图3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景观出现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图2景观出现时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 C.该类民居主要是用于防御地震 D.该景观所在地区粮食作物商品率高 3.关于①②③④四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降水类型主要为对流雨 B.②终年受信风控制 C.③最大分布地区在南美洲 D.④影响地区多洪涝灾害
|
11. 难度:简单 | |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间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完成21~22题。 1.若图为北半球,P1>P2,则O点的风向为( ) A.④或⑤ B.③或④ C.⑥或⑦ D.⑤或⑥ 2.若图为高空等高面,P1<P2,则O点的风向为( ) A.③或⑦ B.①或⑧ C.⑦或⑧ D.②或③
|
12. 难度:简单 | |
读下图(图中河流都是北岸冲刷严重),回答23~24题。 1.甲、乙、丙三图所在的半球及所属的气候分别是( ) A.甲地属于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乙地属于北半球的温带季风气候 B.乙位于南半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C.丙位于南半球,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D.乙、丙分别属于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 2.当丙图中湖面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B.乙地盛行西北风 C.丙地盛行西北风 D.乙地高温多雨
|
13.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不同河段的X、Y、Z三处截面上的剖面图及其所在地区的典型植被分布图。据图回答25~26题。 1.X处和Y处河谷形成的原因是( ) A.均为冰川侵蚀作用 B.均为内外力共同作用 C.仅为河流侵蚀作用 D.均为断裂下陷作用 2.近年来,Z处的沉积物增长速度加快,由此造成的后果为( ) A.X处的森林近年来遭到严重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B.Y处的森林在近年来被开发为农田,导致入河的泥沙增多 C.海岸线向海洋方向凸出,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 D.海岸线倒退,河口三角洲面积减小
|
14. 难度:简单 | |
在夏威夷海岸与北美洲海岸之间出现了一个“太平洋垃圾大板块”,可称之为世界“第八大洲”。这个“垃圾洲”由数百万吨被海水冲积于此的塑料垃圾组成。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海岸目前正经受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危险局面。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27~28题。 1.下列洋流中,促使垃圾在太平洋上聚集,形成“垃圾洲”的主要洋流可能有( ) ①北太平洋暖流 ②加利福尼亚寒流 ③阿拉斯加暖流 ④北大西洋暖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使该“垃圾洲”让美国海岸面临“危险局面”的洋流是( ) A.北赤道暖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 C.日本暖流 D.阿拉斯加暖流
|
15. 难度:简单 | |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29~30题。 1.从地理学角度看,古诗描述的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域分异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2.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
16. 难度:简单 | |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非阴影部分表示昼)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此日,当a地日落时,北京时间为 月 日 时。 (2)此日,在赤道上,属于东半球且位于白昼的范围是: (3)此日之后的三个月,北极圈内的极昼如何变化?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b点的地方时是9点 B.图中a、b两点经度相差90° C.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D.图中d、a、e所在的是晨线 E.直射点位于(23°26′N,105°E) F.此时,南极长城站可能出现白夜现象 (5)请把此图转画成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日照图。要求:画出地球自转方向、太阳光线、晨昏线和夜半球、此刻赤道上地方时为15时的点及其经度
|
17. 难度:简单 | |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2分) (1)甲、乙、丙三幅天气系统示意图中,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有关的是 。 (2)乙图为 (锋面),它活动最为频繁时,会使我国北方表现为 (灾害性天气);此时地球位于丁图中 点(字母)附近,开普敦所处的季节是 ;受 气压带控制,印度盛行__________风。 (3)甲图表示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若将乙图锋面移到甲图中,则相当于 锋面线(“AB”或“AC”),该锋面系统中锋面应向数字序号 和 处倾斜。 (4)简述乙图中D城市未来天气变化过程(锋面过境时和过境后)。
|
18. 难度:简单 | |
下图①是非洲大陆植被类型分布示意图,图②上下两部分分别是非洲西部沿海A—L各地1月份和7月份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②中甲月份表示的是 月份,判断的理由是 。 (2)图①中,M处与H处自然带均为热带雨林,试分析M处热带雨林形成的原因? (3)利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原理,试分析红海、地中海的海区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4)当尼罗河进入枯水期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受副高控制,晴朗干燥 B.D处阴雨连绵,绿草青青 C.L处秋高气爽,枫叶正红 D.J处正值雨季,动物迁徙将至
|
19. 难度:简单 | |
读以下两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材料一 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图1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 材料二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1)读图1,说出渭河平原的地质构造名称并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 ) 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被破坏 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 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D.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 (3)读图2,说出自A地至B地地势是如何变化的,并说明理由。 (4)罗布泊几近干涸,与其水量最大时相比,罗布泊周围的自然地理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