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年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二素质测试地理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表为2010年12月21日~12月27日哈尔滨和广州两城市的天气情况,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12月21日~27日期间哈尔滨和广州都曾受某种天气系统影响,这种天气系统是:

A.寒潮     B.准静止锋       C.冷锋     D.低压

2.12月21日~27日期间,广州每日的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都比哈尔滨高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A.南岭对冬季风的阻隔作用    B.广州离海洋近     

C. 广州离冬季风源地远       D.广州纬度低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图1为北半球某地地面状况示意图,7月份该地天气晴朗、稳定少变,则该地白天因热力原因形成的等压面分布状况如图2中     图所示。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图为我国浙江沿海某地一河流沿河景观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一般而言,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河段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段河水向下侵蚀作用强     B.丙河段年径流量大于丁河段

C.丙处水能资源一定大于乙处     D.甲处水能资源一定大于乙处

2.2009年8月9日因受强热带风暴影响,该河发生了大洪水,洪水退去后,某人沿河勘查发现:

A. 自甲到乙河床两侧堆积物颗粒大小变化趋势是逐渐变小

B. 自甲到乙河床两侧堆积物颗粒大小变化趋势是逐渐变大

C.在甲处的扇状堆积物面积大于丁处的扇状堆积物面积

D. 在乙处的扇状堆积物面积大于丁处的扇状堆积物面积

3.关于该地水体参与的水循环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只参与大循环        B.参与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   

C. 参与各种水循环     D.参与海陆间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4.2011年春,该地出现了旱情,为缓解今春的旱情,可采取的措施有:

A.跨流域调水    B. 海水淡化      C. 人工增雨    D.调整种植结构

5. M山相对高度为1500米,山脚海拔为100米,则:

A.M山山麓植被类型是落叶阔叶林     B. M山上有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

C. M山山麓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M山山顶有终年积雪

6.N山原本树木茂密,后因坡地开垦、水土流失,到上世纪90年代由于土层过薄已无法耕种而抛荒,至今N山仍只是杂草丛生的荒山。N山的景观变化体现了:

A.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B.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荒漠化    D.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武汉位于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水交汇处,而且城区湖泊众多,有“百湖之城”的美誉,这些湖泊在雨季发挥着蓄纳雨水的作用。然而2011年6月18日,一场长达20多个小时的大暴雨,让武汉几成“泽国”,全城多处交通要道积水严重,交通几近瘫痪。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此次武汉严重城市积水的原因除强降水以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城市的硬化地面导致雨水无法渗透

B. 上游三峡水库泄洪,导致长江水淹没武汉城区

C. 城市排水系统落后

D. 城市发展导致湖泊面积的减少

2.武汉夏季多高温闷热天气,素有“火炉”之称,分析原因正确的是:

①河谷地形,不易散热

②城市水面多,水份蒸发释放热量

③盛夏季节多晴天,太阳辐射强

④城市人口众多,工业发达,排放的人为热量多

A. ①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于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在西安浐灞生态区举办。4月28日10点40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西安世园会组委会名誉主席王刚宣布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试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时,中国南极昆仑站(80°25′S,77°06′E)的地方时约为:

A.23 时48分   B. 11 时32分    C. 13 时31分       D.7 时48分

2.西安世园会期间,有关西安的昼长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5月某日与8月某日昼长相同     B.各日昼长都不相等

C.昼长大于夜长                   D.昼长为12小时有两天

3.西安世园会期间,正午时分,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广东省某中学操场前国旗旗杆的影长叙述正确的是

①始终长于旗杆本身  ②始终短于旗杆本身  

③先变长再变短      ④先变短再变长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都同时具备的地方:(1)河道;(2)陡坡;(3)有大量松散土石分布。某地区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后,处理分析得出图中相关表格,如果表4中丙、戊代表泥石流易发区域,根据所学知识读图1、2,完成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1中,表1、表2和表3中数字1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A.土石贫乏、河道位置、坡度低缓

B.土石充足且松散、河道位置、坡度高陡

C.土石充足且松散、坡地、坡度高陡

D.土石贫乏、坡地、坡度低缓

2.图2中,符合该地区河流流向的选项

A.a             B.b         C.c            D.d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城市垃圾也称为城市固体废弃物。它是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丢弃的家庭生活垃圾(如废纸、旧衣服、饮料瓶、荧光灯管等)与人们吃喝有关的厨房有机垃圾及公共场所垃圾、环卫部门道路清扫物及部分建筑垃圾的总称。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城市垃圾的处理处置问题已经成为城市环境治理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城市垃圾处理处置主要以填埋、焚烧和露天临时堆放为主。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几种城市垃圾处理处置方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焚烧占地较少,焚烧后可最大限度减少垃圾体积,焚烧产生的热能还可发电,是一种安全无污染的处理方式

B. 填埋处理成本低,但占地多,且污染地下水

C. 城市垃圾露天堆放,会滋生蚊蝇,传播疾病

D. 有机垃圾堆肥可作为农业的有机肥,但垃圾在腐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热能,并产生甲烷等气体,会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和全球变暖

2.解决城市垃圾问题,需要每位城市居民的参与,规范个人行为。下面有关行为正确的是

A. 进行垃圾分类,家庭垃圾可分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有机垃圾等,电池含有较多的金属,可归为金属类

B. 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可减少清洗餐具的用水量,并减少水污染

C. 经处理后的餐厨废油(俗称地沟油)可重新食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D. 节约粮食,不浪费食物,节约用纸,打印用纸双面使用,既节约资源,又减少垃圾产生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我国政府提出对红水河进行梯级开发的原因是

A.河流流域面积广阔         

B.河流流经地区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C.河流流量大

D.河流支流众多

2.除水电外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有

A.钢铁工业               B.有色冶金  

C.棉花种植和棉纺织工业   D.甜菜种植和制糖工业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日本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板块运动导致地震多发。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强震。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造成这次日本地震的板块运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向西移动

B.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向西移动

C.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向东移动

D.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向东移动

2.准确了解板块移动状况,主要应用以下哪种技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淮北市地处安徽北部,煤炭资源丰富,农业发展也有优越的条件,回答下列各题

1.与安徽沿江平原相比,淮北农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

A. 水旱灾害较少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D.耕地集中连片,便于机械化专业

2.淮北市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长期的煤炭资源超强度开采,加之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程度较低,给淮北带来了严重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在国务院年初确定的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中,淮北市名列其中。如何走出发展困境,实现淮北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展壮大电力产业,保障电力输出和拓宽供电市场;

②积极推进煤炭资源深加工,做大做强煤化工产业

③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④治理因采矿而导致的土地盐碱化,提高土地生产力,将其建设成为安徽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淮北市近年来城市规模扩展迅速,在新增的城市用地中,以下哪种利用方式占地最多

A.商业用地    B.住宅用地    C.工业用地    D.文教用地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16分)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对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⑴2000-2010十年间人口增长约为:       ﹪从人口增长模式看属             

这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⑵针对中国公布的人口普查报告印度媒体的反应中透着几分"窃喜",中国人口增长率的下降让印度媒体“敏锐”地找到了经济“赶超中国”的突破口;俄罗斯媒体则羡慕中国的“人口红利”(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分析印度和俄罗斯媒体态度的缘由。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截止2010年10月底,中国国内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经达到7431公里。2011年6月30日,总长1318公里的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乘高铁出行已是国人的一种重要选择。但是2011年7月23日浙江温州发生了动车追尾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为高铁的安全运行敲响了警钟,也引起人们对中国快速发展高铁的深入思考:中国大力发展高铁意义何在?

材料一:我国能源生产结构图(2006年),图中数据为各种能源产量所占百分比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⑴受高铁冲击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分析铁路运输与该种交通运输方式相比的优点

⑵高速列车利用电力牵引,可利用多种形式的能源。结合材料一,试从我国能源生产结构分析我国大力发展高铁的战略意义。

⑶有数据显示,中国生产的机车、动车及零部件遍及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高铁出口表明,中国找到了新的经济支撑点,培植出一个全新的产业链。如何提高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中的地位,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给了我们那些启示?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读下列有关于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黄河三角洲略图和珠江三角洲略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基塘农业是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鱼塘的塘基上种桑、种蔗、种果树等,与鱼塘结合分别称为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基塘互相促进,以桑基鱼塘最典型。  

材料三  广州港地处珠江入海口和我国外向型经济最活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地带,濒临南海,毗邻香港和澳门,东江、西江、北江在此汇流入海。广州港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广州古港就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1)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基塘农业的主要自然条件有哪些?黄河三角洲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有哪些?

(2)河口地带往往是港口发育的理想场所,对比材料一中两个区域,结合材料三分析为什么同是河口地带,在珠江入海口附近形成了大的港口而黄河入海口附近则没有形成。(10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