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 ①滑坡、泥石流 ②台风 ③火山 ④洪涝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 ) A.滑坡-台风-雷暴 B.火山喷发-地面沉降-全球气候变暖 C.水土流失-山洪暴发-海啸 D.地震-山崩-泥石流
|
3. 难度:简单 | |
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B.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D.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
4. 难度:简单 | |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2.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7、8月 B.甲——3、4、5月 C.乙——5、6月 D.乙——12、1、2月 3.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集中,多暴雨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D.气温高,蒸发量大
|
5. 难度:简单 | |
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下列选项中,与寒潮天气无关 A.风力侵蚀加强 B.海洋风暴潮加剧 C.海洋赤潮多发 D.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
6.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时期~图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1时期~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下题。 图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B.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C.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减少 D.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
7. 难度:简单 | |
读“自然灾害与中国奶牛业发展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草场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原雪灾、火灾直接损毁草场资源,对奶牛业的发展没有影响 B.草原水灾、旱灾直接影响奶牛业的发展,对草场资源没有影响 C.草原鼠害、虫害通过破坏草场资源,间接影响奶牛业的发展 D.草原病害、酸雨对草场资源和奶牛业的发展没有直接影响 2.关于我国奶牛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过度放牧,使奶牛数量增多,促进奶牛业的发展 ②乱采、乱挖,导致鼠害猖獗,制约奶牛业的发展 ③奶牛业的过度发展,会加剧草原人为灾害对草原的破坏 ④影响奶牛业发展的因素有草原灾害、社会化程度、奶牛品质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②④
|
8. 难度:简单 | |
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 A.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往旁边的山坡上跑 B.遇到地震时,若在高楼内,俯身躲在坚固的家具旁或狭小空间,等待救援 C.在野外遇到龙卷风时,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 D.陷入沼泽地时,用一根长竹竿插入泥潭,用力往上爬
|
9. 难度:简单 | |
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台风、寒潮、洪涝、干旱极其严重,这主要是( ) A.幅员广阔,纬度跨度广 B.多山的地形,气候复杂 C.地势西高东低,海洋气流极易深入 D.独特的地理位置,强大的季风环流
|
10. 难度:简单 | |
11. 难度:简单 | |
2004年5月7日中国教育报《风沙威逼北京域》报道,今年4月25日,古都北京风沙再起,这已是今春第8次沙尘暴天气了。据气象专家说,像今年沙尘暴来得这样早,次数频繁,危害大,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未有过的,风沙威逼北京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从城市环境污染角度看,沙尘暴将使北京城市环境质量严重下降。沙尘暴的首要污染物是 (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碳氢化合物 D.悬浮颗粒 2.从生态破坏角度看,与沙尘暴形成原因紧密相关的是( ) A.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 B.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 C.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 D.西北地区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 3.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 ( )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
12. 难度:简单 | |
环境和环境问题是当代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人类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是 ( ) A.人类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恢复被砍伐林区原有的生态环境、 B.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人工措施无法恢复其原貌 C.人类活动不能改变干洁空气的成分 D.人类进行任何生产和生活活动都会对环境造成伤害 2.关于环境和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 B.水土流失和酸雨危害在许多国家都存在,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C.天然水体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湖泊水量大故自净 能力强 D.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质是含有氮、磷的化合 物 3.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对环境产生破坏是 ( ) A.大型港口的建设 B.人类社会早期的渔猎活动 C.在大沼泽地建立国家公园.挖渠排水 D.在湖泊中网箱养鱼,投放饵料
|
13. 难度:简单 | |
煤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时代进步,其利用方式多种多样。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对消费地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使用的方式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用煤来发电与水力发电的主要不同是 ( ) A.火电站建设周期短,运转时投资少 B.火电站污染空气,水电站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C.水电站综合效益高,运转成本低 D.水电站建设周期短,投资少 3.综合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实际情况,下列利用方式中,具有战略前景的是 ( ) A.② B.④ C.③ D.煤变油
|
14. 难度:简单 | |
随着近代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垃圾数量不断增加,垃圾围城已成为严重的环境灾害之一。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城市垃圾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 ) A.水污染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大气污染 D.噪声污染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新产品的推广,电脑等废旧产品也加入了城市垃圾的行列。这主要反映了城市垃圾的什么特点? ( ) A.数量不断增大 B.品种不断增多 C.变化大 D.治理越来越困难 3.下列关于城市垃圾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垃圾中的细微颗粒,在大风吹动下会随风飘逸和扩散,不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B.直接把垃圾倾倒于湖泊中使水体受到污染、湖泊的有效面积缩减,调蓄能力降低 C.垃圾若经风化、雨雪淋溶和地表径流的侵蚀后,将不会对植物造成危害 D.医院废弃物若已经经过消毒处理,则可以任意堆放,不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
15. 难度:简单 | |
读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甲表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B.图乙表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C.图甲模式有利于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D.图乙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2.下列哪组生产方式不符合循环经济模式: ( ) A.广西贵港建立我国第一个生态工业示范园 B.杭州研制成功节水生态型“泡沫公厕” C.不可降解包装材料在我国部分地区使用 D.海尔集团研制成功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 3.防治工业污染的最有效措施是: ( ) A.实行末端治理 B.实行分散治理 C.控制污染物浓度 D.推行清洁生产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单靠技术方法能够完全解决环境问题 B.环境管理就是对人类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 C.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应该是国家和政府 D.企业影响环境的行为是生产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
16. 难度:简单 |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NOX对环境造成的主要危害有 A.温室效应 B.臭氧层空洞 C.水体污染 D.光化学烟雾污染 2.根据上图分析,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是 A.改善道路状况,适度提高汽车行驶速度 B.减少汽车数量,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C.改进汽车燃烧系统,减少汽车尾气 D.扩大城市植被覆盖率 3.下列不属于生态破坏的环境问题是 A.巴西热带雨林的破坏 B.中国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C.欧洲的酸雨危害 D.非洲热带草原地区的荒漠化 4.当前世界破坏最严重、减少最快的森林是 A.亚寒带针叶林 B.热带原始森林 C.亚热带常绿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
|
17. 难度:简单 | |
生物入侵危害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发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近年来,美洲的“一枝黄花”(一种植物)在浙江迅速蔓延,夺取了本地生物的生存空间,这一现象的最大危害是 ( ) A.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B.污染了土壤 C.危害农作物,使农业成本提高 D.排放了有毒物质 2.入侵生物能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是 ( ) A.繁殖能力强 B.适应自然能力强 C.缺少天敌 D.自然条件好 3.我国许多大城市对工程建设项目能否立项建设实施论证,其执行的环境管理制度是( )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B.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C.城市综合定量考核制度 D.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
18. 难度:简单 | |
读云南路南石林地区不同植被下土层空气中CO2浓度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水分条件相同,下列植被分布区中土层最容易被溶蚀的是 A.无植被耕地 B.人工草坡 C.柏树林 D.天然草坡 2.如果当地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但不会引起 ( )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滑坡、泥石流 D.土壤盐碱化
|
19. 难度:简单 | |
某建筑工地,不分昼夜地打夯,散装水泥露天堆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乱扔,这样给周围居民会造成 A.有毒气体、有毒废水、噪声污染 B.有毒废水、噪声、大气粉尘污染 C.噪声、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污染 D.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辐射污染
|
20. 难度:简单 | |
下图反映的信息中,说法正确的有 A.所示内容表示消费领域产生的废弃物 B.我国工业产生的废弃物数量大 C.我国工业废弃物的排放量增长速度快 D.工为废弃物危害严重
|
21. 难度:简单 | |
下列垃圾处理方式中,消减固体量最大的一种方法是 A.填埋法 B.焚烧法 C.堆肥法 D.放任法
|
22.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图中①②③④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酸雨问题、荒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B.荒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D.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
|
23. 难度:简单 | |
2007年5~6月,太湖流域发生了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给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湖泊比河流更易产生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是 ( ) A.湖泊水比较浅 B.湖水的更新周期长 C.湖泊的面积小 D.湖水的盐度高 2.水体富营养化对太湖造成的影响主要是 ( ) A.早期使湖水中水生植物大量减少 B.使鱼类因中毒而大量死亡 C.可能使太湖泥沙淤积,湖床抬高 D.使太湖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恶化
|
24. 难度:简单 | |
近年来我国舟山渔场实施了伏季休渔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 ) A.实现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B.避免高温作业 C.避免台风等自然灾害袭击 D.避免赤潮发生
|
25. 难度:简单 | |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 ) A.l% B.20% C.19% D.21% 2.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 ) A.土地荒漠化 B.酸雨 C.土壤盐碱化 D.温室效应 3.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B.退耕还林还草 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
26. 难度:简单 | |
读我国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20分) (1)甲附近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 。该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5分) (2)乙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简述对该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 。(5分) (3)丙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综合治理中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5分) (4)丁地区最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是 。成因 。(5分)
|
27. 难度:简单 | |
图1、图2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层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计算并回答问题。(共20分,每空2分) (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_____℃,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_____℃。 (2与荒漠相比,绿洲全天风速较__________,风速日变化幅度较__________。 (3)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______,风速比荒漠__________。白天(6时至18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______,风速比荒漠__________。 (4)上述现象表明,绿洲植被可以__________气温日变化幅度,还可以__________风速。由此可见,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
|
28. 难度:简单 | |
下图甲、乙分别示意广东省社会经济易损性和防洪标准。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5分) (1)指出图中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3分) (2)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6分) (3)简述B地区为减少洪水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6分)
|
29. 难度:简单 | |
读下列关于地震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1:201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图中显示了其中六次大地震的时闸、地点和震级. 材料2:2010年2月27日智利地震,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地震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导致该国水产设施严重破坏,海水养殖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材料3:海地多年来政冶经济不稳定。许多建筑物无法达到合格的抗震标准.而智利社会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政府颁布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将不合规范的房压拆除。 材料4: (1)读图判断图中地震发生地所属的火山地震带,填写下表。 (2)图中地震发生地①、③、⑤所处位置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与 板块、 板块、 板块的交界处。从材料1和材料2可知,这些地震体现的自然灾害具有的主要特点是 。 (3)智利地震震级高于海地地震,但破坏程度相对较小,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
30. 难度:简单 | |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将在21世纪继续变暖。这一评估报告认为,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升高1.1℃~6.4℃。全球气候的变化与碳排放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5分) (1)读图分析1952年至2000年,我国东部地区碳排放的总体特征及其原因。(6分) (2)并就此谈谈我国控制碳排放量的合理措施。(3分) (3)全球气候变暖的不利影响有哪些?(6分)
|
31.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如图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变化图。 材料二:日本能源安全情况(1973年和2000年) 材料三:中东的动荡局势和美国对中东石油的垄断使得日本开始重视从其他地区进口石油。日本如果能够铺设通往俄罗斯的石油管道,那么俄罗斯每天向日本出口100万桶石油,日本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就可以降低到65%。 ⑴从材料一可看出,30年后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将超过石油,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3分) ⑵根据材料三说出日本国是针对它的什么能源安全问题而作出了什么样的努力?(6分) ⑶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从地理角度思考,我国可以从日本国能源安全情况的变化中得到哪些启示?(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