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年甘肃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据悉俄罗斯人口数量持续减少,人口问题已成为制约俄未来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下列对俄罗斯人口问题不正确的是(    )

A.政府应鼓励 多生孩子,奖励“多生母亲” 

B.应提高退休者待遇,以降低养老成本

C.限制人口迁入,以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D.实施国家“健康计划”,降低死亡率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2.图中甲—丁不同年龄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性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以行政区划划分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2.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途径是(   )

A  RS技术     B GPS技术    C GIS技术    D实地考察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环境对人口容量的限度一般用        来表示(    )

A.环境人口容量    B.环境承载力    C.人口合理容量   D.适度人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读“某市连续四周(2008.7.28—2008.8.24)住宅环间均价表”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B.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较高的市中心附近

C.文化程度是住宅区分化的最常见因素  

D.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2.下列关于该市从中心区到外环以外房价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逐渐降低—交通因素          B逐渐升高—环境条件

C逐渐升高—人口密度          D逐渐降低—土地价格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

B 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

C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                        

D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2.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B热量不足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

C 平原面积广,但粮食商品率低

D 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青藏高原东南暖湿、西北冷干的原因是(  )

①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②纬度位置的差异

③经度位置的差异            ④东南为季风区,西北为非季风区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在发展经济、进行国土整治的工作中,应注意解决的问题是(  )

①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②进行合理排灌,防止土壤盐碱化

③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兴修水利,克服旱涝灾害

④改良盐碱地、涝洼地、沙荒地,使黄土地变成黑土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景观中,都属于文化景观的有(    )

A 岩画、蒙古包、长城           B窑洞、溶洞、云冈石窟

C三峡水库、杭州西湖、滇池      D大运河、都江堰、梯田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份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现代绿洲和古代绿洲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关于该地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河流大致的流向是由北向南   

B.图示地区地势特点是北高南低

C.河流的补给主要是地下水和雨水   

D.甲为沙漠,乙为山麓

2.该地区历史上有大量古代绿洲,后来被迫放弃成为废弃绿洲,其原因主要是  (    )

A.在绿洲外围扎设沙障和障内栽植固沙植物   B.该地区过度放牧

C.在冲积扇过度开发地下水              D.该地区过度农垦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地区土地后备资源约占总土地面积为(   )

A.17%   B.3%  C.20%  D.23%

2.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

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B.退耕还林还草,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发展多种经营

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表反映了50年来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方向是  (    )

A.向东南方向移动  B.向东北方向移动 C.向西北方向移动  D.向西南方向移动

2.导致科尔沁沙化土地出现连片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水资源利用不当   B.牧区严重超载放牧

C.过度樵采         D.农牧交错带过度垦殖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读我国某地区域分布图,判断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酸雨危害D.洪涝灾害

2.做好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前提是(  )

A.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B.压缩农业用地,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

C.保护天然草场,建设人工草场 D.搞好矿区复垦工作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描述的是  (    )

A.金沙江段       B.川江段       C.荆江段       D.扬子江段

2.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  (    )

①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

②产生的电能带动当地一、二产业的全面发展

③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可大量减少火力发电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水和废渣

④可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嵩山、敦煌、曲阜、五台山作为旅游区,其共同的优势条件是(  )

A.迤逦的自然风光  B.环境承载量较大 C.丰富的人文景观   D.便利的交通条件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   )

A.走向缓和   B.全球和平    C.走向紧张    D.动荡不安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读下面1、2两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1中甲地区和丙地区共同面临的突出的生态问题是               

(2)图1中乙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障碍是                             ,丙地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

A. 低湿地的治理  B. 荒漠化的防治  C.酸性土壤的改良 D.盐碱地的治理

(3)图2中①②两种农业发展模式,分别适合图1中的甲、乙、丙哪个地区?

①模式适合               地区;②模式适合               地区。

(4)按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图2中①②这两种农业均属             农业。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12分)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1的甲、乙两图中的河流,都是世界著名的大河,河口、河流干流上都有世界著名的港口和水利工程。读图判断,A是_______________港,B是_________________港。a是_______________工程,b是_______________工程。

(2)依据下表中的资料,简述a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不利影响:                                                                    

                                                                           

                                                                              

(3)根据图1和右表,简要分析b工程建坝前后入海水量的变化远远小于a工程的原因?

原因: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6分)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近几十年来,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简要分析其原因。

(2)郑州附近黄河为明显地上河,说明其成因。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甲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乙表示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            盆地、          盆地。

(2)西北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              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

高原、                   高原和                  平原。

(3)说明图甲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                                                                         

                                                                         

(4)指出图乙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5)治理西北地区风沙、减轻灾害的有效途径是 :                                

                                                                          。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