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A.致灾因子强度    B.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C.孕灾环境大小    D.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读图1,回答2—3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A.地震、干旱、火山、洪涝

  B.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C.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2.关于图示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B.②目前无法进行有效监测

C.③主要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D.④持续时间长,但影响范围小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图2,回答4~5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与其他地区相比,④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      B.台风      C.泥石流    D.干旱

2.①、②、③、④四地区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图3为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某台风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台风开始影响Q地时,Q地的风向为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2.台风在Q地与R地引发的不同的次生灾害有

  A.暴雨、洪涝、风暴潮      

B.暴雨、风暴潮、泥石流

  C.风暴潮、滑坡、泥石流   

D.暴雨、洪涝、滑坡

3.台风经R地时,台风的势力明显减弱,使其减弱的主要因素是

  A.地转偏向力    B.下垫面性质     C.海陆位置      D.河流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10年3、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旱,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据此回答9~10题。

1.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A.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过大   

B.常年降水较同期偏少

C.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       

D.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

2.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中,正确的是

    A.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    B.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

    C.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    D.洪水淹没范围广—修堤筑坝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图4示意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年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横断山和秦岭

  B.太行山和雪峰山

  C.大巴山和巫山

  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北部发生9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据此回答12~15题。

1.东京和宫城县感觉到震动的时间不同,主要是因为

  A.两地的震级大小不同    B.两地的震中距不同

  C.两地的地震烈度不同    D.两地的震源深度不同

2.关于地震震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次地震有若干个震级

  B.距震中远近不同震级不同

  C.一个9.0级地震约相当于900个7.0级地震释放的能量

  D.震源深度越浅,震级越高

3.地震烈度指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下列因素与地震烈度大小密切相关的是

①经济发达程度

②震源深浅

③震级的大小

④震中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下列自然灾害,与地震关联性较强的是

  ①台风

②滑坡

③干旱

④海啸

⑤泥石流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图5示意l816年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l6—17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推测,火山爆发期间该地的盛行风是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大松巴哇火山的爆发使全球气温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火山灰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增强

    B.火山灰使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

    C.火山灰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

    D.火山灰使大气逆辐射增强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读图6。回答18~19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气象灾害与其形成的天气系统组合,正确的是

    A.干旱—①    B.飓风—②    C.暴雨洪涝—③    D.寒潮—④

2.天气系统③可能形成于

    A.25 N的洋面上             B.赤道地区的洋面上

C.25 s的洋面上              D.40 S的洋面上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读图7,回答20—21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国家,分别多发图示地质、气象灾害的是

  A.美国、秘鲁    B.中国、俄罗斯

  C.日本、英国    D.冰岛、印度

2.甲地与丁地之间易发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洪涝    B.泥石流、火山    C.滑坡、泥石流    D.暴雨、滑坡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某地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同时具备的地方:(1)河道;(2)陡坡;(3)大量松散土石分布。该地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后,处理分析得出表4,图9示意该地河流流向。

读图8、9,回答22—23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9所示河流流向中,与该市河流符合的是

  A.a    B.b    C.c     D.d

2.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

  A.戊、辛    B.丙、庚    C.乙、丁    D.甲、庚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读图l0,回答24~25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A.河流水量更大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2.图示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森林破坏

  C.土地荒漠化

D.地面沉降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并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据此回答26~27题。

1.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A.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B.防止电池中汞、镉等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源

    C.回收电池外壳金属材料

    D.防止电池中渗出液腐蚀其他物品

2.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的主要原因是使用含磷洗衣粉会

  A.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B.腐蚀下水道

  C.引起白色污染        

D.刺激皮肤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读图11,回答28—30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与Q地相比,P地

    A.年大风日数多

    B.年降水量多

    C.年降雪日数少

    D.沙尘暴日数多

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A.保护铁路    B.改变气候类型

  C.削弱风力    D.改变植被类型

3.图中山脉为

  A.祁连山    B.贺兰山

  C.太行山    D.六盘山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图12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读图回答31~3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1650~1780年该区域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农业结构复杂

    C.经历了移民开垦

    D.注重生态保护

2.进入20世纪以后,该区域

    A.气候持续干旱

    B.大力发展畜牧业

    C.种植业产值降低

    D.实施了退耕还林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980年以后,科学家们观测到南极上空在春天到初夏时会有臭氧耗损,臭氧层变薄的情形,俗称臭氧洞。而北极上空的臭氧洞较不明显,这是因为南极地区冬天比北极地区寒冷所致。据此回答33~34题。

1.南极发生臭氧洞的时间集中在

  A.3~6月    B.6~9月    C.9~12月    D.12~3月

2.南北极地区气温不同,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下垫面                

B.海水温度

  C.行星风系的季节移动   

D.太阳辐射强度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根据图13中信息判断,该图的图例中示意煤炭资源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该表是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36-38题。

 

年份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

年降水量

 

气温年较差

河流含沙量

粮食

平均亩产

粮食

总产量

1985

  19%

  333km2

  520mm

  38℃

  10%

  205kg

 1.025亿kg

1995

  10%

478km2

 450mm

  42℃

  35%

  135kg

 0.97亿kg

 

1.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扩大,单位面积投入劳动力减少

  B.人口增长过快

  C.气候发生异常变化,水旱灾害频发

  D.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2.目前,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严重      

B.水土流失严重

  C.热带雨林滥伐    

D.气候异常

3.该生态环境问题对该地区的危害是

  A.水土流失加剧              

B.物种锐减或灭绝

  C.河湖淤积,洪涝灾害加剧   

D.土地肥力下降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39—41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51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年来,全国耕地减少了1亿亩。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国耕地中高产稳产田仅占l/3。

材料二:近年来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图14)。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近些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增长    B.农业结构调整

  C.生态退耕    D.建设用地增加

2.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在减少,其直接原因是

  ①过度抽取地下水

②草场普遍超载

③人口的不断增长

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⑤不合理的灌溉方式

⑥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的加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⑥

3.我国耕地比重小的原因主要是

  A.人口众多            

B.山地多,平地少

  C.退耕还林工作显著   

D.农村建房乱占耕地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近年来,我国在环保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  中,煤炭的比重从l990年的76.2%降至2007年的67%。关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为主,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控制难

  B.至2007年,我国已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C.由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可知,在全球变暖问题中我国应负主要责任

  D.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电能的比重最大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读图l5,回答43~44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  图例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甲、丁、乙

  D.丁、丙、乙、甲

2.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并直接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一类环境问题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水已成为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图16示意世界主要城市用水价格。近年我国北京等许多城市都提高了用水价格,其主要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促进节约用水

  B.与国际水价接轨

  C.增加国家税收

  D.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地处渤海之滨的河北省沧州市,水资源供应十分紧张,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为解决供水问题,不得不超采地下水,成为我国“成长”最快的地下水漏斗群之一,沧州市中心地面整体沉降已达1.68米。据此回答46—47题。

1.河北沧州的地下水漏斗群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A.引起地面沉降,危及建筑物安全   

B.导致地下水污染并引发构造地震

  C.加剧土壤盐碱化                  

D.导致年降水量大幅度减少

2.为防止地下水漏斗群的进一步增大,应该采取的积极措施是

  A.限制发展需水量大的工业          

B.雨季时把地表水回灌到地下水漏斗区

  C.向地下灌人海水,以提高地下水位 

D.向地下水漏斗区灌水泥,防止沉降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该表表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我国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

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回答48—50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甲类环境问题和丙类环境问题分别是

  ①寒潮    ②酸雨    ③水土流失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广东省

  ①森林覆盖率高

②距冬季风源地远

③降水充沛

④纬度位置优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采取的措施有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B.改进种植制度

C.退耕还牧            

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建设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10分)读图17,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指出图示区域小麦、柑橘冻害分布的共同特点。

  (2)说明北疆地区成为小麦严重冻害分布区的原因。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14分)读图18,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判断l951~1981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原因。

 

(2)说出寒潮对我国北方农作物产生危害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原因。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20世纪50年代湖北省共    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今只剩下83个。我国西部一批烟波浩淼的    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

材料二:到1958年洞庭湖面积能变化示意图(图19,阴影部分为洞庭湖)。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分析洞庭湖迅速萎缩的主要人为原因。

 

(2)湖泊萎缩、消亡对环境的影响重大,根据所学知识对此作出简要阐述。

 

(3)我国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其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12分)读图20,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②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2)④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