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读“沿40°N纬线地形剖面”图,完成1—2题。 1.有关E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地表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B.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C.该地盛产稻米 D.地表形态深受冰川作用影响 2.有关F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丰富的石油和铁矿资源 B.有所在国家最大的内流河 C.大气的水汽来自大西洋和太平洋 D.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种植业发达
|
2. 难度:简单 | |
读某地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回答下题。 1.造成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太阳辐射,地形 C.大气环流,下垫面 D.洋流,地形 2.图中M、N两点的实地距离约为 A.700km B.550km C.1100km D.850km 3.a岛上等温线的值最有可能为 A.0℃ B.-5℃ C.2℃ D.-8℃
|
3.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世界四大洋主体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题。 1.下列港口的排序依次濒临①②③④四大洋的是 A.鹿特丹、旧金山、摩尔曼斯克、科伦坡 B.鹿特丹、旧金山、科伦坡、摩尔曼斯克 C.科伦坡、鹿特丹、旧金山、摩尔曼斯克 D.旧金山、鹿特丹、摩尔曼斯克、科伦坡 2.连接②、③两大洋之间最短的海上通道是 A.巴拿马运河 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3.海运最为繁忙和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大洋分别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4. 难度:简单 | |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全球温度上升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关系密切。2009年联合国日的口号是“用爱温暖世界,而非二氧化碳”。 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阻挡了地面长波辐射 B.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C.二氧化碳强烈反射地面短波辐射 D.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太阳短波辐射 2.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 3.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A.澳大利亚 B.北非 C.西亚 D.中亚
|
5. 难度:简单 | |
读“若干种能源的发电成本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图”,回答下题。 1.图中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能源是 A.可再生能源 B.核能 C.天然气 D.煤 2.图中的可再生能源中,在我国开发潜力很大,且具有显著综合效益的是 A.水电 B.太阳能 C.风能 D.潮汐能 3.考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能源的发电成本,目前最受欢迎的能源应该是下列中的 A.生物能 B.煤 C.天然气 D.潮汐能
|
6. 难度:简单 | |
灰霾是指空气悬浮着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颗粒物,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大气现象。 近年珠江三角洲及国内一些区域,因空气质量差,灰霾天气严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读下图,回答下题。 1.有关广州灰霾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1954年至2004年灰霾天数逐年增加 B.改革开放以来,灰霾天数迅猛递增 C.灰霾天数达200天以上的年份是1997年 D.连续三年内灰霾天数增长最快的是1991年至1994年 2.灰霾的出现天数:①与区域污染物悬浮细粒子产生量有关;②与出现连续的静风、逆温等气象条件有关;③与工业废水排放量有关;④与大气中CO2浓度增大有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改善珠江三角洲空气污染状况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A.控制经济发展规模和人口规模 B.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力度,削减珠江三角洲燃料消费总量 C.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公交事业 D.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
|
7. 难度:简单 | |||||||||||||||||||
读植被的减水和减沙效益表,回答下题。
1.从表中的数据可知,当植被覆盖率提高时 A.径流量会减少,水土流失会严重 B.径流量会减少,水土流失会减轻 C.径流量会增大,水土流失会严重 D.径流量会增大,水土流失会减轻 2.在黄土高原增加植被覆盖率有利于 A.阻挡风沙,保护农田 B.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3.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A.在青藏高原和塔里木大面积植树造林 B.坡度大于15°的耕地退耕还林还草 C.把用材林的采伐量控制在生长量之下 D.大规模改良现有草原发展林木生产
|
8. 难度:简单 | |
读“某日洛杉矶几种污染物浓度日变化图”,根据“光化学烟雾”的相关知识,回答下题。 1.“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是 A.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 B.硫氧化合物和臭氧 C.氮氢化合物和硫氧化合物 D.碳氢化合物和臭氧 2.关于“光化学烟雾”及该日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7点左右CO和NO浓度达到最大值,且NO的浓度大于CO的浓度 B.O3浓度的日变化与气温的日变化相一致 C.“光化学烟雾”污染物的浓度与交通流量的日变化有关 D.午夜时分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最低 3.关于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纬40°~60°之间,常年受西风带影响 B.与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辐射关系密切 C.冬季发生“光化学烟雾”的可能性大于夏季 D.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夏季是“光化学烟雾”发生的高频季节
|
9. 难度:简单 | |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碧塔海(如图)是我国新增4处国际重要湿地。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当年勘察人员仅调查到残存的100余亩沼泽地、数十只黑颈鹤。读图完成下题。 1.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2.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A.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
10. 难度:简单 | |
材料一:中新社北京11月16日电 近几日广州、重庆、成都等大中城市及周边区,出现柴油供应紧张现象。有关人士分析目前柴油紧缺原因: ①是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国内一些地方炼油企业、社会炼油厂亏损严重,已大幅减产甚至停产。②是冬季是柴油消费的旺季,此时,电厂进入枯水期发电,柴油需求量要大幅增加,形成供不应求局面。③部分加油站或企业囤油,等待柴油涨价后抛售,牟取暴利。 材料二:甲乙两图所示为世界著名海峡: (1)甲图是___海峡。乙图是 ____ 海峡。(2分) (2) _____图所示海峡一般风浪较小,因为该海峡位于 _______ 带(气压带或风带全称), 图所示海峡往往风大浪高,因为该海峡位于 ________带(气压带或风带全称)。(4分) (3)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原油进口量逐年增长,目前已经超过年消费量的1/3。(3分) ①在甲、乙两海峡中,对我国进口石油有重大影响的是 _______海峡 ②为了保障我国的石油供应,不可采取的措施有 A.拓展石油进口渠道,分散风险 B.加强国际合作,保障海峡安全通航 C.大力开发国内油田,不再进口石油 D.节约能源,降低能耗 E.逐步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做到有备无患 F.积极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除了石油进口之外,该海域对我国的重要意义还表现在 A.对外贸易进出口商品的海上运输要道 B.我国远洋航线中最繁忙的东行航线的枢纽 C.通往南亚、东非、北非、南欧、西欧最短航程的必经之地 D.纺织品出口到美国的重要海运通道k*s*5u
|
11. 难度:简单 | |
读我国轮廓图,回答问题。 (1)以甲为代表的“///”所示的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_________。造成这一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主要有_______ ;人为原因主要有 ___________ 。(5分) (2)丙所在的地形区是 ___________ 。这个地形区中的大城市由于空气污染而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_,形成这一环境问题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当地能源结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乙为低山丘陵地区,多雨,加之人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不合理的活动,使这一地区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图中1~8各城市生活与生产面临的最大环境资源问题是 __________ ,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5)图中A~F各城市由于能源结构以 ________ 为主,冬季采暖期长,重工业集中以环境污染以 _________污染最为突出。(2分)
|
12. 难度:简单 | |
读“某地农村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 (1)1983年时,秸秆基本上都是当作燃料燃烧的,试分析这样做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3分)。 (2)2003年地农业部门结构呈现_______ (1分)的新格局,这样的结构调整对当地生产、生态和农民生活的影响是___________(3分)。 (3)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该地的农业用地可能会逐渐减少,试分析针对这种情况该地应如何发展,才能提高其经济效益。(3分)?
|
13. 难度:简单 | |
图1、图2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层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计算并回答问题。 (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___ ℃,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 ____ ℃。(2分) (2)与荒漠相比,绿洲全天风速较 ________ ,风速日变化幅度较_______ 。(2分) (3)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 ______ ,风速比荒漠 ________ 。白天(6时至18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 ________ ,风速比荒漠 _________ 。(4分) (4)上述现象表明,绿洲植被可以 _____ 气温日变化幅度,还可以 __________ 风速。由此可见,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1分) (5)土地荒漠化是制约当地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试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该地区出现土地荒漠化的原因。(4分) (6)为了遏制沙漠化的趋势,有人认为栽种草和灌木比栽种乔木更好,试分析其自然原因。(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