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西省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2006年8月11日,清华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在北京《二十一世纪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新书发布会上表示,一味减少人口数量规模不一定是好事,中国应适当适时调整人口政策。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各项不属于我国目前人口问题的是

       A.人口基数过大                      B.男女比例失衡

       C.人口增长率过大                   D.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2.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3.下列不属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后果的是

       A.劳动力减少,使中国在国际经济发展竞争中处于劣势

       B.国防兵员不足

       C.青年负担过重

       D.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的“推力”(如气候严寒、文化生活落后等)和流入地的“拉力”(如生活条件好等)外,还要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的影响。此外,人口的流动还会受到流入地“反推力”(如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的影响。据此回答4—5题。

4.造成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主要推力是

       A.乡村地区环境优美

       B.地铁和高速公路向郊区延伸

       C.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D.城市就业机会多

5.造成我国“民工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                          B.人口密度的差异

       C.人均寿命的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图是X、Y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回答6—8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6.X国人口再生产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7.造成X、Y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不同的根本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

8.人口增长属于Y类型的国家有

       A.肯尼亚                   B.印度               C.泰国               D.日本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2008年春节前后,电视剧《闯关东》在各省、地电视台滚动热播,该电视剧讲述的是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至东北的故事。据此完成9—10题。

9.剧中山东人迁到东北的现象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内人口迁移                             D.国际人口流动

10.当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时,东北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最可能接近图中的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读下图,回答11—13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1.行政区域界线常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图中A、B、C是三个不同地区。其中常被认为是人口迁移的是

       A.a1→b1                   B.a1→a2                   C.b1→b2                   D.c1→c2

12.如果图中A、B、C是三个不同的国家,其中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A.a1→a2                   B.a1→b1                   C.b1→b2                   D.c1→c2

13.如果A、B、C是三个不同国家,a1、b1、c1是农村地区,a2、b2、c2是城市地区。其中能够代表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口主要迁移方向的是、

       A.a1→a2、a1→b1                                        B.a1→b1、b1→b2

       C.b1→b2、c1→c2、a1→a2                           D.c1→c2、a1→c1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读某地区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生活质量与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图,回答14—15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4.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②P′为环境承载力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④P为环境承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图中反映了在同一生产力水平条件下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6.有关城市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服务范围大的城市数量相对较多

       B.城市的服务范围是指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

       C.服务范围大的城市等级一般较高

       D.服务范围大的城市彼此之间相对距离近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7.下列关于城市规模、数目与服务范围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城市规模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B.城市规模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C.城市规模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D.城市规模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18.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城市每一块土地的用途取决于

       A.各种活动产生的社会效益高低            B.各种活动的重要程度

       C.政府对各种活动的支持程序               D.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的租金高低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9.从保护和改善环境角度考虑,下列城市规划合理的是

       A.居住区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向,有大气污染的企业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

       B.居住区位于河流下游,有水体污染的企业位于河流上游

       C.交通运输线尽量通过市区

       D.有污染的工业布局应适当集中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20.下列属于逆城市化现象的主要表现的是

       ①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②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膨胀,中小城镇发展缓慢

③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④乡村人口比重回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21.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若在下图中分别布局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城郊农业区、港口码头区四个功能区,则①、②、③、④对应的功能区依次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港口码头区、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B.住宅区、港口码头区、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

       C.港口码头区、城郊农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

       D.中心商务区、住宅区、港口码头区、城郊农业区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面图甲是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图乙是该城市地价分布概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e依次递减)。读图回答22—24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2.图乙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主要受

       A.与商品产地距离大小的影响

       B.与市中心距离大小的影响

       C.交通通达度高低的影响

       D.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

23.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钢铁厂,厂址的最佳位置在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4.⑤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A.中心商务区     B.行政办公区     C.旅游休憩区     D.科教文化区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25—26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5.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①大城市化           ②郊区城市化       ③逆城市化    ④再城市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6.阶段II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①交通通达度差    ②地价昂贵    ③污染严重    ④远离商业中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27.关于城市大气污染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密集,呼吸过程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

       B.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做饭和取暖,排放大量烟尘和废气

       C.工矿企业燃烧煤炭,排放大量烟尘和废气

       D.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大量尾气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该城市发展模式图,回答28—29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8.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过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9.下列各项与郊区城市化的形成无关的是

       A.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

       C.农业现代化使农业人口逐渐减少,城市人口增加

       D.城市与郊区交通网络更加便捷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30.对大城市功能区中CBD(中心商务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应布置在住宅区中心,靠近工业区

②应布置在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带

③应布置在城市中心,靠近中心区

④区内金融、邮电等服务机构聚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读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统计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 图示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

(2) 上海的人口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原因是。

(3) 以上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_______。

(4) 对比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性,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的关系?   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关系?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读我国和英国城市化进程柱状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 城市化是指_________向城市集聚和 __________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以及                  ________活动转变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 从图中可以看出,英国城市化的特点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英国城市化起步较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该国出现了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我们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4) 20世纪50 ~ 60年代中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60 ~ 70年代中期,城市化进程减缓的原因是受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5)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其原因是。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 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____________,城市人口数量呈__________的趋势。

(2) 该城市建立了________城和 __________区,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

(3) 该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汇处和入海口处,原因是此处.

 (4) 请你比较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