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读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图,回答1~2题。
1.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的相互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 2.影响土壤侵蚀程度的因素不包括 A.地形 B.降水 C.风力 D.洋流
|
2. 难度:中等 | |
读“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回答3~4题。
1.近年来B、C两地企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是 A.“民工荒”现象严重 水污染严重 B.企业间过度竞争 经济腹地较小 C.投资过多,产品积压 缺乏政策支持 D.改革开放迟缓 资金严重短缺 2.A地城市采用“内含式”城市化扩展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化水平 B.经济发展水平 C.用地紧张 D.人口数量
|
3. 难度:中等 | |
人口的性别结构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它通常由性别比这个指标加以度量,性别比为平均每100个女性所相应男性人口数量。据此及下图回答5~7题
1.造成俄罗斯1950年性别比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战争 B.移民 C.疾病 D.国家政策 2.图中②代表珠江三角洲工业区的性别比曲线,造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性别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 A.重工业发达,大量男性劳动力迁入 B.轻工业发达,大量女性劳动力迁入 C.男性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 D.女性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 3.④曲线峰值的出现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有 ①人口老龄化 ②男女比例失调 ③社会秩序混乱 ④缺乏劳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4. 难度:中等 | |
该图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完成8~9题。
1.图中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被破坏后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分别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2.下列关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工业过度发展,环境污染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
5. 难度:中等 | |
大体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的一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和年等降水量线的值分别为 A. -2℃,400mm B.8 ℃,600mm C. 0℃,800mm D.4 ℃,1200mm
|
6. 难度:中等 | |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A.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B.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 C.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三江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粮食单产高,但商品率较低 B、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 C、纬度高、气温低,多为两年三熟 D、尚未开发的沼泽性荒原适宜建立自然保护区
|
8. 难度:中等 | |
地理信息系统 A、主要是记录地理事物的计算机系统 B、具有空间分析的能力,没有动态预测的能力 C、是专门处理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D、是地理绘图系统
|
9. 难度:中等 | |
一种物质所产生的自身辐射或对外来辐射所产生的反射和透射,形成了该物质的一种特殊标志——波谱特征。下图显示了松林、草地、红砂岩和泥浆的反射波谱曲线,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显示直接利用遥感的工作是 A、判断水域状况 B、预测植被类型 C、估算地物面积 D、判断土地利用类型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哪项不能正确表述全球定位系统(GPS) A、GPS 就是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静态导航和定位的系统 B、GPS 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设备部分 C、GPS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D、GPS现在被广泛地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的研究之中
|
11. 难度:中等 | |
有关对“数字地球”的认识,不恰当的是 A、“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三维显示的虚拟地球 B、“数字地球”建立后,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球信息资源 C、“数字地球”的建立将使一个国家没有机密可言 D、“数字地球”既会带来积极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负面影响
|
12. 难度:中等 | |
下表中人口数、GDP为2004年资料,完成17题。
按人口密度从大到小排列,各省依次是 A.青海、甘肃、陕西、贵州、云南 B.贵州、陕西、云南、甘肃、青海 C.陕西、云南、贵州、甘肃、青海 D.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
|
13. 难度:中等 | |
读东北地区略图,回答18-23题。
1.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由于各种 原因,其肥力不断下降,其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被冲刷变薄 B.气候干旱所致 C.微生物活动微弱 D.秸秆还田 2.我国最大的沼泽地在 A. a B. b C. c D. d 3.a平原宜农荒地的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的措施是 A.引水灌溉 B.排水减湿 C.发展水田 D.土体脱盐 4.d下游两岸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 A.小麦 B.玉米 C.高粱 D.水稻 5.b区最重要的矿产是 A.煤 B.铁 C.石油 D.稀土 6.c处农业生产类型为 A.种植业为主 B.畜牧业为主 C.农产品加工业为主 D.淡水养殖业为主
|
14. 难度:中等 | |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得益于 A.侨乡的背景 B.良好的区位条件 C.优惠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
15. 难度:中等 | |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 B. 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减弱 C.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D.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分工明确,结构差异大
|
16. 难度:中等 | |
关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B.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C.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D.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
17. 难度:中等 | |
与沪宁杭工业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哪个发展条件稍差 A.良好的区位,便捷的交通 B.广阔的经济腹地 C.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
|
18. 难度:中等 | |
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所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A.产业基础 B.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 C.著名侨乡 D.腹地范围
|
19. 难度:中等 | |
该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完成29~30题。
1.分析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B.汽车工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2.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价格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原料
|
20. 难度:中等 | |
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读“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共10分)
(1)填出四大工程的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 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 工程和 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 工程。(4分) (2)四大工程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共济、资源共享,请写出我国水资源、能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6分)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
|
21. 难度:中等 |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一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09年1~6月我国大豆进口量为2 209万吨。
(1)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区,从自然条件来看,这里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4分) (3)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很畅销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根据材料三,分析中美两国玉米带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分)
|
22. 难度:中等 | |
读“甲、乙两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若甲为东半球某国,则其可能是( ) A.法国 B.德国 C.印度 D.新加坡 (2)若乙为西半球某国,则其可能是( ) A.墨西哥 B.巴西 C.阿根廷 D.美国 (3)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看,甲国产业结构将向乙国产业结构的趋势发展,因此从现在到未来,甲国劳动人口职业转化的主要趋势是向第 产业转化。 (4)甲国的劳动力流向乙国,主要从事第 产业,乙国到甲国办跨国公司,主要是看中甲国 和 。 (5)乙国向甲国转移的产业主要是 密集型产业和 密集型产业,这种产业转移对乙国的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造成 。
|
23. 难度:中等 | |
读印度洋周围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7分)
(1)在①②③④海区中,海水盐度最低的是_____(填写数码),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带E面积广大,并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其成因主要是___________ (多项选择) A.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B.受东北信风影响 C.地势平缓 D.西岸有寒流流经 (3)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底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次地震震中位置大致在_____(F或G)处。当时,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____时针方向流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