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阅读该图与材料后,回答问题1-3题: 材料一:(1)2006年是1998年我国发生特大洪水以来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一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374人死亡,失踪568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324万多人,倒塌房屋202万多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177亿多元。 (2)2006年10月11日是联合国倡导的第17个“国际减灾日”,其主题是“减灾始于学校”。 材料二:中国自然灾害区划图
1.我国当前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旱涝灾害 C.台风 D.沙尘暴 2.下列发生在2006年的事件中,属于自然灾害的事件有: A.7月22日,云南盐津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B.7月13日以来山西运城市9县区先后出现乙脑疫情 C.11月14日,添加苏丹红的“红心”鸭蛋事件 D.8月10日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省登陆 3.在上图中,区域①与区域⑥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荒漠化与旱涝灾害 B.泥石流与霜冻 C.滑坡与风暴潮D.旱灾与地震
|
2. 难度:中等 | |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2月28日2时05分,乌鲁木齐开往阿克苏的5807次旅客列车行至珍珠泉至红山渠间(见图),因大风造成11节车箱脱轨,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回答4-6 1.此次事故发生地点位于: A.阿尔泰山附近 B.塔里木盆地 C.塔里木河流域 D.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2.事故发生地点被称为“三十里风区”,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主要原因是: ①临近寒冷气流的源地,冬季风强劲 ②多山口等特殊地形,加强了局部地区的风力 ③盆地地形,受热升温快,对流显著 ④平原地形,植被稀少,摩擦力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减轻此类灾害的是: A.对大风危害最严重地段的路堤修建挡风墙 B.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 C.准确预报、加强防范 D.采取固沙措施,尽量恢复和保护自然植被
|
3. 难度:中等 | |
该图是我国某天气系统在某地过境时的气压与风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示意图,分析判断回答7-8题。 1.该天气现象是: A.冬天大风寒潮天气 B.东南沿海台风天气 C.华北地区沙尘暴天气 D.长江流域伏旱天气 2.该天气系统是: A.快行冷锋 B.反气旋 C.强热带气旋 D.准静止锋
|
4.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9~11题。 日记一则:“今日风止天晴,气温骤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塑料大棚被撕裂,有的塑料大棚被吹塌。夜间,在附近刚刚返青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烧堆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 1.从日记里看,这里可能刚刚经历了: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过境 ③台风过境 ④寒潮侵袭 ⑤气旋过境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2.农民燃烧柴草以产生浓烟的主要作用是: A.增强地面辐射,防霜冻 B.增强大气逆辐射,防霜冻 C.减弱紫外线对农作物的伤害 D.增加CO2含量,促进小麦生长 3.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太湖平原
|
5. 难度:中等 | |
读图甲“我国某地降水量(实线)与蒸发量(虚线)的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完成12--13题。 1.当该地正值图甲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时,比较稳定地影响当地的天气系统是图乙中的: A.A B.B C.C D.D
2.当图乙中的天气系统持续稳定在该地区较长时间时,我国将出现: A.南涝北旱现象 B. 北涝南旱现象C.东旱西涝现象 D.全国均涝现象
|
6. 难度:中等 | |
读图,回答14~15题。 1.以上各天气系统中,可能发展成台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天气系统过境后,一般会出现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B.甲、乙天气系统一般与丁天气系统联系在一起,相伴而生 C.受丙天气系统的影响,我国北方秋季经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D.伏旱的形成一般与丁天气系统有关
|
7. 难度:中等 | |
2006年2月17 日上午9时许,菲律宾东部莱特岛南部山区发生特大泥石流,2000余人遇难。导致本次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滥砍滥伐 B.连续暴雨 C.地震 D.山体断层发育
|
8. 难度:中等 | |||||||||||||||
阅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分析回答17—19题。
1.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它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草原面积广阔、牲畜多 B.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丰富 C.欧洲冬季寒冷,1月均温低于0℃ D.欧洲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 2.欧洲和北美洲存在同一项灾害,这显示出下列何种地理特征: A.自然资源过度开发 B.受西风影响降水过多 C.工业化程度高 D.跨纬度大,农业灾害类型多 3.南亚的孟加拉国是全球水患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患成因有: ①地势低平 ②位于赤道,全年多雨 ③热带气旋频频侵袭 ④春季积雪 大量融化 ⑤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
9. 难度:中等 | |
该图为“中国部分灾害分布图”,回答20—21题。 注:图例中数字所代表的灾害类型 1—冻融、冰川为主 2—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 3—沙漠化为主 4—黄土湿陷、水土流失为主 5—岩溶、塌陷为主 1.关于图中灾害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灾害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地区 B、灾害2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地区 C、灾害3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 D、灾害4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2.关于图中灾害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因素是形成灾害1的主要原因 B、气候因素是形成灾害3的主要自然因素 C、地形崎岖是形成灾害5的主要原因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灾害4加剧的主要原因
|
10. 难度:中等 | |
2006年5月16日23时28分,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岸继2004年12月26日发生巨大地震以来,再次发生7.2级地震。读图完成22-23题。 1.两次地震的发生都与两大板块的挤压有关,这两大板块是指: 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 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2.图示地震引发罕见的强烈海啸,表明地质灾害具有: A.破坏性 B.规律性 C.地域性 D.关联性
|
11. 难度:中等 | |||||||||||||||
自2006年6月15日起,新“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实行。根据新标准,热带气旋分为热带低压带,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等级(见表)。读表回答24—26题。
1.热带气旋“桑美”于2006年8月10日17时25分在浙江省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该热带气旋属于: A.强热带风暴 B.台风 C.强台风 D.超强台风 2.从卫星云图上看,“桑美”是一个: A.逆时针向外辐射的大漩涡 B.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 C.顺时针向外辐散的大漩涡 D.顺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 3.“桑美”带来的灾害主要有: ①风暴潮 ②地震 ③狂风 ④暴雨 ⑤沙尘暴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
12. 难度:中等 | |
2006年7月5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发生特大洪涝泥石流灾害。据此完成27-28题。 1.图7中箭头表示地理要素增大的方向,图示关联性正确的是: 2.我国云南省防御地质灾害的措施不包括: A.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 B.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C.禁止一切工程建设,恢复自然植被 D.积极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
13. 难度:中等 | |
《十一五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特别是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提出了更明确、更全面、更务实的新思路,为我们展现出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完成29-31题。 1.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A.干旱与地震 B.水土流失与台风 C.洪水与盐碱化 D.寒潮与荒漠化 2.下列有关灾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Ⅳ地区由于地形起伏大,所以多地震 B.地震作为主灾可能诱发海啸、泥石流、龙卷风 C.修建水库和矿山开采都可能诱发地震 D.震级是表示地震对地面及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3.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A.围湖造田、填海造陆 B.保护并扩大红树林和珊瑚礁面积 C.加固长江、黄河大堤 D.在沿海修建海防林工程
|
14. 难度:中等 | |
该图显示地质灾害在我国某两省区的分布,读图完成32-34题。 1.图示的两种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 A.黄河上游地区 B.长江上游地区 C.珠江上游地区 D.淮河上游地区 2.防御两省区的地质灾害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建立预警系统 B.健全法规体系 C.加大坡地开发 D.提高减灾意识 3.图示的甲、乙两城市分别是: A.西宁 兰州 B.贵阳 南宁 C.郑州 合肥 D.成都 重庆
|
15. 难度:中等 | |
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 A、X射线 B、γ射线 C、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D、耀斑的强弱
|
16. 难度:中等 | |
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地方是: A、南北极点 B、南北极圈 C、南北回归线 D、赤道
|
17. 难度:中等 | |
下列地理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而造成的现象是: A、昼夜的交替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春夏秋冬的更替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18. 难度:中等 | |
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 A、0度 B、23度26分 C、66度34分 D、90度
|
19. 难度:中等 | |
当地球公转运行到近日点附近时: A、公转速度较快 B、公转速度较慢 C、北半球正值春季 D、南半球正值秋季
|
20. 难度:中等 | |
如果黄赤交角小,那么,甘肃省境内夏季获得的太阳辐射能与现在相比,正确的判断是: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不确定
|
21. 难度:中等 | |
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 )
|
22.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某地(30°E、20°N)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年中有太阳直射现象,且有2次直射机会 B.有极昼极夜现象,但时间都不长 C.属热带地区,但无太阳直射现象 D.属于温带地区,得到热量较少
|
23. 难度:中等 | |
读图1—3回答43—44题。 1.当晨昏线处在C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上昼夜平分 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D.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2.当晨昏线从CD→AB之间的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 B.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D.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渐小
|
24. 难度:中等 | |
图2—1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回答45—48题。 1.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度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 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① B.② C.③ D.④ 2.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有关 ( ) A.① B.② C.④ D.⑤ 3.东北平原比华北平原平均海拔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图 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小有关 ( ) A.① B.② C.③ D.④ 4.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华北平原纬度低,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 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有关 ( ) A.① B.② C.④ D.⑤
|
25. 难度:中等 | |
在图下图中,甲图表示的是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乙图表示的是该地区海陆之间气流的变化图,回答49—50题。
1.有关甲图描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B.曲线②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C.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 D.曲线②所示日温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 2.由图甲推断,图乙中海风出现时间约为 ( ) A.18时—次日7时 B.8时—当时16时 C.16时—次日8时 D.6时—次日18时
|
26. 难度:中等 | |
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是(4分)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2分)。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直接或间接地诱发泥石流,主要的人类活动有(3分): 。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3分):
|
27. 难度:中等 | |
该图是“中国某地气象灾害多发原因”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8分): (1)该地区最可能是我国的 。 (2)研究表明,该地区冬季降水比春季少,但春季干旱程度更高,原因是 。 (3)该地沙尘暴多发的季节是 ,其自然原因是 。 (4)近十几年来,该地区的干旱有加重的趋势,人为原因是 。
|
28. 难度:中等 | |
读下列太阳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图中各点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点,白昼最短的是_______点,二者相差______小时。 (2)图中各点中,此时为早晨6点的是______。C点的时间是______点。北京时间为_______点。 (3)图中各点中,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可达到90°的是_______,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
|
29. 难度:中等 | |
读甲地区周围风向图,回答(10分) (1)绘出甲地区四个方向(图中四点)处的风向。 (2)绘出两条等压线、并分别将1000和1010百帕气压值标在所绘 出的两条等压线上。 (3)该地位于 半球,该地目前受 天气系统控制, 在其控制之下,该地一般会出现 天气。 (4)位于不同半球的该天气系统,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 A.天气状况 B.气压分布 C.水平气流 D.垂直气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