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2012学年新疆乌鲁木齐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图1中,ABC为昏线,AD、BE为纬线的一部分,BD、CE为经线的一部分,读图完成1—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若A、B的时差与B、C的时差之比为1:2时,则E点的日出时间比D点(    )

    A.早12小时        B.早8小时        

    C.晚12小时        D.早4小时

2.若BD与CE的长度之和为一年中的最小值,则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

    A.华北平原小麦返青

    B.天山牧民迁往高海拔地区的草甸牧场

    C.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水位不断升高

    D.欧洲的圣诞树销售火爆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位置。回答3--4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乙地的自然景观是(    )

    A.季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2.下列有关4大卫星发射基地所在省份发展农业的最大限制性因素描述正确的是(    )

    A.甲——热量不足  B.乙——降水不足

    C.丙——光照不足  D.丁——土壤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图3为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5-6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丙地年蒸发量小于500毫米

    B.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由东向西递减

    C.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

    D.400毫米等值线同内、外流区分界线基本一致

2.在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的时期,丁区域可能

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

    A.油菜花黄蜜蜂忙                      

    B.阴雨绵绵面梅子黄

    C.稻田受旱暑骄阳                      

    D.落叶遍地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2010年12月29日至2011年1月3日,新疆伊犁、昌吉、阿克苏、哈密和乌鲁木齐等地州出现强降温并普降大雪,大部分县市遭受严重雪灾。读乙地区降雪量随海拔高度变化图,判断降雪最多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 (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4000m            B.2500m

    C.2000m            D.1500m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兰渝铁路是国家“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干线,是继青藏铁路后西部地区的又一条国土开发性主干线。读兰渝铁路示意图,回答8--10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关于兰渝铁路沿线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跨越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B.跨越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

    C.年降水量小于800mm,植被以森林为主

    D.跨越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2.以下关于建设兰渝铁路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使铁路网的布局更加优化

    B.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C.缓解陇海、宝成等铁路线的运输压力

    D.重庆将成为川黔、湘黔、兰渝等铁路线的交会点

3.关于宝鸡所在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省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B.典型民居是四合院

    C.境内由北向南依次为中温带、暖温带

    D.煤炭资源居全国首位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完成11-1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    )

    A.a、b、c          B.c、b、a

    C.c、a、b          D.b、c、a

2.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      (    )

    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

    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

    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如图中将某区域划分为九个方格,数字“1”、“2”、“3”分别表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水域,则可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根据该图、表1,回答第13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若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该区域海拔(米)如表1所示,则此地最可能位于(    )

    A.四川盆地                            

    B.长江下游

    C.东北平原                            

    D.黄河下游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该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回答14-15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地处迎风坡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多锋面、气旋活动

2.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该图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完成16~17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    )

    A.①⑤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    )

    A.产品需求量大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充足       D.土地租金低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读图回答 18-19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甲、乙、丙、丁四地段中,灌溉条件最好的地段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该图是我国西部地区综合产业带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20~22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A地区的重点产业最可能是(    )

    A.以钢铁工业为龙头的冶金业

    B.以蔬菜、水果为中心的新型农业

    C.以旅游业为导向的第三产业

    D.以能源开发为主导的工业

2.图示地区产业带呈长条状分布,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人口分布状况

    B.主要交通线走向

    C.水源条件

    D.地形因素

3.关于C、D地区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C地区最突出的区位优势是矿产资源丰富

    B.D地区传统的区位优势是交通便捷

    C.C地产业发展的重点是能源开发

    D.D地区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邻国众多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据此完成23---25题。

1.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该近                                                    (    )

    A.原料产地         B.销售产地         C.能原产地         D.研发基地

2.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产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    )

    A.减轻大气污染                         B.减轻“白色污染”

    C.促进生物多样性                       D.减轻酸雨危害

3.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是                                      (    )

    A.河南省       B.山东省       C.四川省       D.吉林省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9分)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黄土高原深处的两省交界处。读中国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河段,瀑布流向与此河段的整体流向一致,图中照片的拍摄者此时正位于         省(简称)境内。(1分)

    材料一:图中阴影部分东西狭长,南北窄小,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部,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

    (2)从大气环流角度说明本地区旱灾灾情严重的原因。(2分)

 

 

    材料二:该地地形破碎,起伏大,属于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这里人口密集,且贫困人口多,是扶贫开发重点区。

    (3)从自然因素角度简述该地地形破碎,起伏大,水土流失的原因(4分)

 

材料三:葡萄是喜光作物,适宜在坡地上栽培,水热系数(K值)是影响葡萄品质的重要因素。(K=∑P/∑t×10,其中K为水热系数,∑P为温度≥10℃时期的降水量,∑t为温度≥10℃期间的活动积温)。

材料四:近几年,当地的果农栽培“红地球”葡萄,经济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葡萄的栽培面积已从前几年不足700km2增加到2200 km2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4)试分析渭北“旱腰带”地区葡萄种植的优势气象条件。(2分)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贵广铁路全长857KM,设计时速200KM,铁路建成后,贵阳至广州的铁路客运时间将由20小时缩减至4—6小时,回答下列问题

(1)贵广铁路西端的地形区是                   ,是                       地貌分布区;

    东端的地形区是                  ,这里有生态农业的代表               农业。该铁路跨

    越             个省区。

    (2)图中a铁路是                 ,其与陇海线的交点处为                 (城市名),

    b铁路是                ,其与长江交汇处城市为                  。贵阳这里,除了贵广线通过之外,还有我国的重点铁路线,如                                    。

    (3)分析建设该铁路的主要区位因素(3分)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60万人,比2010年增加30万人,为历年之最,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与此相反的是,由于经济迅速回暖,2011年春节过后,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缺工现象,重现“用工荒”。其中,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城市缺工超过200万人,部分生产线处于停工状态。下图为中国产业转移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7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简述30年来我国产业转移的路线。(2分)

 

 

    (2)目前,西部地区将逐步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的部分产业转移。试简要分析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

    带来的影响。(3分)

 

 

    (3)长三角打破地域限制,形成功能合理的大都市圈,其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2分)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0分)阅读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和材料二,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在图幅中部,用红色“==>”符号(“==>”画成3厘米左右长),表示该区域年降水量递减变化的总趋势。(1分)

    (2)小冬作文中写道:“……烈日当空,我们爬上了山顶,大家惊呆了。眺望山下,湖水碧波荡漾;俯视陡崖,使人心颤汗冒。下午,更神奇了。下山途中,突然,天空滚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哗哗而下。不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在天空又露出了笑脸……”

小冬所登山是图中我国著名的旅游名山,它的名称是                   ;作文中描述的降水,按成因划分属                  雨,这种类型的降水在图示区域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3分)

    (3)图中甲山脉多低谷、山口,形成这种地表特征的主要外力是                 ;地质历史时期该山脉有多次岩浆侵入活动,由此推测该地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有              。(2分)

材料二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在秦巴山区的十堰兴建了“二汽”。厂区分布在东西长32千米,南北宽8.5千米的二十多条山沟里。1981年,以“二汽”为核心的东风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东汽”)成立。为了进一步发展,2003年9月,“东汽”总部迁至图9中乙地,标志“东汽”已全面搬迁。

    (4)运用区位理论分析“东汽”从十堰搬迁到乙地的主要原因。(4分)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0分)环境保护

材料一:达坂城名扬天下,这个不毛之地有着比别处都多得多的东西——西北风。新疆的四大风口中,年平均风速最高的就是达坂城风口,达6.2米/秒,年平均大风日(风速达到17.2米/秒一次)最多的还是达坂城风口,达148天,在那里看到半人高的石头象车轮一样滚不足为奇。

       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20世纪50年代后期,湖水矿化度仍在1克/升以下;由于连年注入湖区的水量不断减少,80年代后期矿化度已上升到2.5克/升,博斯腾湖逐渐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矿化度是衡量水质的指标,也是衡量淡水湖和咸水湖的指标)。

    材料二:下图为“天山东段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建设达坂城风力发电站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一、二,简述博斯腾湖矿化度升高的原因(4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