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2012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八中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该图阴影部分为“沿30°N的部分区域垂直剖面图”,平行四边形内为与该区域对应的6 000米高空水平面某时等压线(单位:hPa)分布状况,读图完成1-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N所对应的地面上N′,与M所对应的地面上M′相比                               

A. 气压低        B. 气温低       C. 降水少       D. 光照少

2.有关M′、N′两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 M′地种植业发达                     B. N′地在冬季时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

C. M′地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D. N′地是我国紫外线辐射最强地区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读“天气系统图”,回答3-4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气压场中,易出现上图所示天气系统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最能反映Q地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25日22时42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省明打威群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7.2级地震,并引发海啸。10月26日晚8时左右,位于爪哇岛上的默拉皮火山开始喷发并且天空下起了“石头雨”,据此回答5-6题。

1.关于此次地震和火山喷发成因的叙述及所处板块边界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消亡边界

 B.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生长边界

 C.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消亡边界

 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的,属消亡边界

2.海啸的形成原理可概括为:“俯冲板块向上覆板块下方俯冲运动,上覆板块缓慢变形,不断积累弹性能量,最终达到极限,上覆板块弹起,形成巨大水柱,向两侧传播,形成海啸。”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海啸形成顺序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该图是“三大类岩石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数码①~⑥所代表的内容依次是

A. ①喷出岩  ②岩浆    ③侵入岩  ④变质岩  ⑤岩浆岩  ⑥沉积岩

B. ①岩浆    ②侵入岩  ③变质岩  ④沉积岩  ⑤沉积物  ⑥喷出岩

C. ①喷出岩  ②沉积物  ③变质岩  ④沉积岩  ⑤岩浆    ⑥侵入岩

D. ①喷出岩  ②侵入岩  ③变质岩  ④岩浆    ⑤沉积岩  ⑥沉积物

2.数码⑥常具有的特征是     

A. 含有生物化石     B. 有较多的气孔 

C.由方解石组成      D.有明显的层理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该表为中国河川径流带主要特征值,据此回答9-11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表中A、D河川径流带所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作用   风力作用          B.风力作用   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风力作用          D.风力作用   海浪作用

2.与表中B、C河川径流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荒漠        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     针叶林

    C.温带草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表中B径流带所在地区生态保护的可行性措施是

    A.合理确定载畜量,防治土地荒漠化   

B.保护天然植被,防治水土流失

    C.退耕还林还草,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D.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瓜果棉等特色产业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该图为一段纬线,P点以东是海洋,Q点以西是海洋,S和T之间为某一海域,其余为陆地,回答12-14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S—T之间的海域的洋流是

A.本格拉寒流      B.莫桑比克暖流      C.加那利寒流     D.季风洋流

2.实际观测表明,P海岸降水明显多于T海岸,其主要遵循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域分异规律

3.P沿海地区的自然带是

A.热带荒漠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热带雨林带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该图为“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5-16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山可能位于

A.北半球大陆东岸     B.北半球大陆西岸       

C.南半球大陆中部     D.南半球大陆东岸

2.影响该山麓地区的大气环流是

A.信风       B.季风       

C.西风       D.西风和副热带高压交替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读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17-18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②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

A.60%  计划生育     B.30%  鼓励生育

C.90%  计划生育     D. 30%  引进外来移民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我国“十一五”规划把推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放到重要位置。环渤海城市布局由三个都市圈(京津唐、辽中南、山东半岛)构成。“三圈”以特大城市为核心、城市聚合轴为骨架、都市圈为网络。它将带动和推进环渤海地区的城市化,结合该图及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19-20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三个都市圈共同的自然特点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地形为平原    

C.水资源充沛   

D.河运便利

2.关于目前环渤海地区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内城市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均衡性   

B.城市聚合轴往往是主要交通干线

C.城市化发展速度趋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三个都市圈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该图是立体农业、灌溉农业、茶叶园艺农业、热带作物种植业的主要制约条件图,按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①立体农业;②灌溉农业;③茶叶园艺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B.①热带作物种植业;②茶叶园艺农业;③灌溉农业;④立体农业

C.①茶叶园艺农业;②立体农业;③灌溉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D.①灌溉农业;②热带作物种植业;③立体农业;④茶叶园艺农业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读图,回答22-23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有关图中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描述,正确的是

A.A地区农业发展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光照不足

B.B地区农业发展引河流水灌溉最容易导致水土流失问题

C.C地区发展河谷农业是因该地热量相对充足

D.相比D地,F地农业发展的优势为土壤肥沃,光热充足

2.图中耕作方式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该地区

A.水利设施不足     B.环境污染严重   

C.人口密度过大     D.干旱少雨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图中斜线区为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读图回答24-25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德班比诺洛斯港气温明显偏高,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洋流因素       C.地形因素      D.海陆位置

2.图中阴影部分为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该农业地域类型是

A.乳畜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B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此时被切断的气压带名称是                 

(2)图中所示季节,C地盛行      风,乌鲁木齐的气候特征是        

(3)当A气压中心势力强劲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容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控制其形成的天气系统是          

(4)D地7月盛行     风,其形成原因是                                            

受其影响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     时针流动。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读“世界略图”,回答以下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⑤地的气候类型是              ,影响①和⑤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2)在①②③④⑤五地气候中受洋流影响最明显的是      地,该处洋流的名称是           

(3)②地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是         , 受其影响该区域主要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4)④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其形成原因是                                

 该处发展季风水田农业最有利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是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图A为我国某区域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图B为图A中沿a~b线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B中①处地质构造是__       ,②处地质构造是__        ,①②③④四处中最有可能形成喀斯特地貌的是____处,④处顶部岩层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2)关于图B中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③处形成流水侵蚀地貌,④处形成流水堆积地貌     

B.a~b间的地形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C.图中区域易发生台风、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D.能找到石油资源的是③,地下水的是④

(3)用曲线连接图A 中c、d 两点,若曲线表示当地 1 月份等温线,其应向       弯曲。

(4)图A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______,现准备在a~b 河段建设水电站,试评价建设水电站的自然条件是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2: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材料1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若图乙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代表中国、英国、日本、美国四个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属于美国的曲线是       ,属于日本的曲线是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________________水平。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