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2012学年江苏省高三11月练习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图1中a为晨昏线,C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读图回答第1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当a、c两线重叠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和海口昼夜等长

 B.北极圈及其以北有极昼现象

 C.b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

D.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北京时间6时40分,在南半球轮船上的船员看见太阳从东南方的海面升起。据此完成第2题。 

该轮船所在位置的经度可能是

A.95°E       B.110°E         C.135°E        D.170°W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图2表示不同地物辐射温度在一天内的变化状况。据此回答3—4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曲线①—④代表的地物分别可能是

A.沙地、湖泊、林地、草地

B.沙地、草地、林地、湖泊

C.草地、沙地、湖泊、林地

D.草地、林地、沙地、湖泊

2.图2显示

A.日出前各地物间的温差最大

 B.日落后地物①的降温速度最快

 C.地物③的辐射温度白天夜晚都最低

D.地物④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早于其他地物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图3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3回答第5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由08时到20时,图中

A.①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         B.②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

C.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       D.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图4是乌鲁木齐(43°47′N)、拉萨(29°40′N)、重庆(29°31′N)和海口(20°02′N)四城市的气温、日照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6—8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能反映气温受地势影响较大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乙图中代表重庆、拉萨日照年变化的曲线是

A.Ⅱ、Ⅰ    B.Ⅱ、Ⅲ         C.Ⅳ、Ⅰ       D.Ⅳ、Ⅲ

3.四城市中气温曲线与日照曲线组合正确的是

A.①-Ⅲ   B.②-Ⅱ         C.③-Ⅳ      D.④-Ⅳ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图5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10.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量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假定城镇是唯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只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关系表达式为:收益=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单位面积甲、乙、丙农作物,其市场价格分别为600元、1000元、1400元,生产成本分别为200元、400元、600元,运费与距离成正比。图6是这三种农作物收益随距城镇(市场)的距离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1—13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X、Y、Z线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2.在距城镇OJ范围内,为取得最佳综合效益,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线应该是

  A.E、F    B.F、G   C.E、H    D.F、H

3.与其他两作物相比较,单位面积作物Z

  A.单位距离运费最低                B.单位距离运费最高

  C.随距城镇距离增大收益递减最快    D.总是收益最低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读图 7,回答第14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图8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读图完成第15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

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           B.甘蔗、棉花、柑橘、葡萄

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          D.花生、大豆、茶叶、棉花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读图9,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和乳畜业的分别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农业生产活动场景图如图10,其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

B.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C.单位面积产量低

D.人均耕地少,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混合农业由于种植业与畜牧业两业间存在综合利用、循环利用,所以生态效益较好,读图11完成第18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图中箭头

 A.①表示秸秆、沼渣和沼液供给养殖业

B.②表示粮食、蔬菜和棉花等供给农户

C.③表示果品、肉和蛋等供给食品加工

D.④表示饲料、花卉和油料等供给市场

 

二、双选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根据我国农业部2003年2月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四种农作物的优势生产区域如图12所示。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20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上述四种农作物优势产区确定的主要依据是

A.自然条件     B.交通条件     C.劳动力因素   D.产业化基础

2.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B.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C.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D.缩小地区差距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其东部的草场载畜量远高于西部。据此回答21—22题。

1.导致内蒙古草原草场载畜量东西部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A.年降水量       B.海拔高度     C.荒漠化程度   D.人口密度

2.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场资源的措施有

A.实行划区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   B.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

C.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D.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16.8%。水资源占全国4.01%。读图13,结合相关知识回答23—24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

B.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6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

C.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以来呈减少趋势

D.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

2.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水土资源丰富                     B.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

C.水土资源呈现东多西少的特点       D.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图14是我国某地区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a地区发展种植业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A.光照充足      B.降水丰富

C.地势低平        D.气温日较差大

2.图中a地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

A.春小麦       B.冬小麦

C.甜菜           D.棉花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世界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粮食危机,被视为“饥饿热点”。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一(5)题。(共14分)

  资料一:见图15。

资料二:见图16。

资料三: 见图17。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目前,面临粮食危机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洲和       洲。(2分)

(2)甲地发展种植业的最主要限制因素是      (单选题,填选项字母)。(2分)

A.地形崎岖    B.低温冷害    C.灌溉水源    D.光照不足

(3)1993年以前,世界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是         。l993年,              引发粮食危机紧急情况的次数大于       ;其后两者交替上升。(3分)

(4)关于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一消费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题,填选项字母)。(3分)

A.产量逐年上升      B.消费量趋于上升         C.生产不能满足消费  

D.缺口不断增大      E.产量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大

(5)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应采取什么措施保障粮食安全?(4分)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阅读以下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3分)

    资料一:晋陕内蒙古地区是我国土地退化类型最多、发生范围最广,且程度最严重的地区。其中黄土高原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的草地是我国草场退化最严重的地区。

资料二:晋陕内蒙古地区十地退化类型与分布图。(图18)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从外力作用看,造成该区土地退化的因素是              。(2分)

(2)该区盐渍化严重十地主要分部在(    )(2分,双选)

A.蒸发强烈的平原洼地  B.灌溉农业区   C.风蚀严重的高原山地   D.过度开垦区

(3)选择下列恰当内容,完成“农牧交错地带土地退化过程框图”(填字母)。(6分)

  A.少雨年份加大农田比例    B.粗放经营     C.脆弱的生态环境    D.沙丘开垦

  E.风蚀、水蚀加速          F.土地肥力下降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4)简要分析该区农牧交错带控制土地退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3分)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根据我国某省区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4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19中乙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试分析其原因。(5分)

 

 

 

(2)图19中A县农业生产最容易导致的生态问题是                ,并结合下表分析A县该生态问题所造成的危害比B县大的原因。(5分)

 

 

人口

(万人)

土地面积

(平方千米)

土层厚度

(米)

2006年粮食产量

(万吨)

图中A县

65

3667

0.1—0.8

56

黄土高原上某 B县

15

4182

50—80

45

 

(3)图20为A县土地垂直分布与土地利用状况图。结合材料,分析A县土地利用中存在哪些不合理现象?应如何改进才能促进A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4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9分)

D湖泊(图21a)的湖面海拔约3800米,降水资料如图21b所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21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5分)

 

 

(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4分)

 

 

(3)指出威胁D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4分)

 

 

(4)说明该农耕系统对防治这些气象灾害的作用。(6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