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2012学年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图中弧S为某局部经线圈,M、N两地纬度相同,O为该经线圈圆心,太阳光与S相切于M,读图完成1~3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此日M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

A.0°  B.a  C.90°-a  D.23.5°+a

2.角a的数值变化范围是(     )

A.0°~47°  B.0°~23.5°  C.23.5°~47°  D.47°~66.5°

3.若M在北半球,则角a逐渐变大过程中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沈阳日出时间逐渐提早

B.西伯利亚高压逐渐增强

C.上海盛行西北风且逐渐增强

D.北京香山枫叶飘零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读某河流径流特征与降水、气温的关系示意图,回答4~5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河流

A.径流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B.河水稳定补给地下潜水  C.冬季封冻断流  D.以雨水补给为主

2.该河所在的地区可能是

A.恒河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密西西比河平原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图中甲地位于46.3°N、83.7°E,丙地位于42.1°N、87.5°E,回答6-8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甲处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A.植被茂密,降水丰富

B.甲处纬度偏高,降水相对较多

C.临近海洋,水汽丰富

D.来自海洋的气流,在甲处受地形抬升

3.图中甲、乙、丙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

A.依次呈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依次呈现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有规律更替,呈现出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D.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读图,回答9~10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假设该图为等高线地形图,L为河流,则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假设图中曲线为等高线,L为河流,且图中等高距为200m,则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1100、1250  B.1100、1350  C.1500、1250  D.1500、1350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该图示圆圈为台风系统,该系统分成四个区域,短箭头表示风,长箭头表示台风整体移动方向,回答11~1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航海中不幸处在该台风的控制区域,问哪一区域最危险

A.Ⅰ  B.Ⅱ  C.Ⅲ  D.Ⅳ

2.图中四艘船的逃生路线(虚线箭头)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甲路线  B.乙路线  C.丙路线  D.丁路线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表为印度半岛某都市的气候资料,对于印度半岛气候的描述,下列哪两项是正确的

甲:3~5月日照强烈  乙:6~9月云量多  丙:10~12月湿度大  丁:1~2月吹西南季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图为“某国家四地区一企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企业从事

A.啤酒生产  B.汽车生产  C.钢铁生产  D.电子产品生产

2.该企业生产工厂分散在图中四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劳动力廉价地区  B.接近能源基地  C.接近原料产地  D.接近消费市场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读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交通线、功能分区、地价”图,回答16~17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若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盛行风向最不可能为(    )

A.东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2.若在该区域新建物流中心,最宜选择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纽约曼哈顿有两个中心商务区,一个是华尔街地区,白天人来人往,晚上人去楼空,成为“空心城”;另一个是以洛克菲勒大厦为中心的商业区,白天游人如织,夜晚歌舞升平,成为“不夜城”。据此回答18~19题。

1.“空心城”反映中心商务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A.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B.内部分区明显  C.建筑物高大稠密  D.人口数量昼夜差异大

2.“不夜城”和 “空心城”说明纽约的(   )

A.逆城市化现象  B.城市功能区分化明显  C.城市化速度快  D.城市经济活动畸形发展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耕地应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这一红线是中国粮食安全的警戒线,保障耕地面积是铺设稚食安全之路的第一块巨大基石。

我国83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中,有73个分布在全国52片耕地集中分布区,即我国最强劲的经济发展区城与最需要保护的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是复合的。

图为“我国各省区人均产粮与全国均值之差”示意图,根据图文资料,回答20~2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省区中,发展商品性粮食基地潜力最大的是

A.安徽省  B.陕西省  C.河北省  D.贵州省

2.江苏省原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拥有江淮地区、太湖平原两大商品根基地,导致其产粮大省地位明显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与土壤  B.政策和劳动力  C.市场和交通  D.工业化与城市化

3.“我国最强劲的经济发展区域与最需要保护的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是复合的”这一特征

A.增加了耕地保护的难度

B.强化了耕地保护的力度

C.反映了南北方的差异性

D.体现了自然资源的整体性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遥感技术在判断农业生产状况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小麦在不同生长阶段(从下种、出苗、返青、扬花、结果到最终成熟为完整过程)测定的不同波段反射波谱特性曲线图。读图,回答23~25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区分小麦正处于的生长阶段效果较好的波长选择,是以下组合中的:

A.0.4μm  0.8μm  B.0.4μm  0.7μm  C.0.7μm  1.0μm  D.0.8μm  1.0μm

2.据图,从下种到成熟的六个不同阶段,不同波段最大与最小反射率差值的大小变化,正确的是:

A.增大—减小—增大—减小  B.增大—减小—增大  C.一直增大  D.一直减小

3.华北小麦下种季节:

A.地中海沿岸海滩晒“日光浴”游客渐多

B.塔里木河开始进入枯水期

C.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D.非洲草原一片葱绿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已于近日获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根据初步规划,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将涵盖四川15个市和重庆31个区县。

材料二:2010年12月 22日,我国建设难度最大的山区铁路“宜(昌)万(州)铁路”通车。其造价是青藏铁路的两倍,是我国单公里造价最高的铁路。

材料三:成渝地区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地区________等地质灾害频发,为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其对策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城市分布的一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宜万铁路修建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它的通车说明________因素对铁路修建的影响越来越小。

4.图中M处河段开发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开发中应做好该流域上游地区的________建设。

5.与珠三角经济区比较,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有哪些优势条件?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局部地区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天然橡胶是轮胎制造的主要原料,其主产区在亚洲,而主要消费地集中在亚洲、美国和欧洲。

材料三  2010年11月1日,位于①区域的默拉皮火山再次喷发出大量烟尘和火山灰,冲上6千米的半空。此区域下半年来已有多座火山相继喷发。

1.①、②两处气候类型相同,但形成原因却有很大不同,请简要分析。

2.说明此季节A处盛行风的风向,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及其对该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

3.分析①区域成为发达国家轮胎生产商工厂转移首选地的区位优势。

4.受此次火山喷发影响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__,简析①区域多火山的主要原因。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新疆的伊犁河谷被誉为“中国天府”、“西域湿岛”。读新疆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图(单位:mm)(下左图)及伊犁河谷地区分布示意图(下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上左图中,甲地形区的降水量比周围________,分析其主要原因。

2.结合上右图,从形态、地势和分布格局等三方面,描述伊犁河谷地区的地形特征。

3.结合左图和相关知识,简要分析伊犁河谷地成为“西域湿岛”的原因。

4.分析伊犁河谷地种植冬小麦的自然条件。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