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2012学年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甲、乙、丙三艘轮船同时沿图示方向以相同的速度驶向180°经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时到达       B.甲最先到达      C.乙最先到达         D.丙最先到达

2.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都在西半球                

B.乙和丙都属于低纬度地

C.甲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D.甲、乙在东半球,丙在西半球区

3.甲和丙比较:

A.区时钟点和日期都相同                 B.区时钟点和日期都不同

C.区时钟点相同,日期不同               D.区时钟点不同,日期相同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图为某大陆沿5°S地形剖面图,其中横坐标为经度,纵坐标为海拔,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大陆以及C处海域分别为:

A.欧洲大陆、大西洋        

B.南美大陆、太平洋

C.非洲大陆、大西洋

D.澳大利亚大陆、印度洋

2.丙处地形的成因是:

A.冰川侵蚀形成的“U”型谷           B.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                          

C.板块张裂、断层下陷                D.人工开挖的运河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图中示意某岛国地处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依图示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岛国东、西部的板块分别是:

A.太平洋板块  亚欧板块        

B.亚欧板块  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2.R火山距离首都(甲)约为:

A.420千米            B、340千米       

C.160千米            D、90千米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海南省“三防办”17日17时向媒体通报称:2010年第2号台风“康森”自三亚登陆后,造成海南8个市县68个乡镇受灾。下图是“我国沿海某城市在一次台风天气过程中的风向和风力变化图”。风杆(长线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向,每一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8—12级。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在图示天气过程中,台风中心的移动方向是:

A.由东南移向西北          

B.由东北移向西南

C.由西北移向东南          

D.由西南移向东北

2.南北纬6ec8aac122bd4f6e之间的海洋上很少形成台风,其主要原因是:

A、洋面水温较低             B、空气以下沉气流为主

C、地转偏向力太小           D、空气温度太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观测发现,M、N河流的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防洪任务最重的月份是7月

B.引起M、N河流下游自然植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变化

C.大陆沿岸有暖流经过

D.大陆沿岸常年受极地东风带影响

2.据观测M河的月平均流量显著大于N河,最有可能的原因:           

A. M河干季河流流量少     B. M河河流流量年际变化较小

C. M河上游流域面积较大   D. M河上游有水库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每年都有大量候鸟在澳大利亚和东亚之间来回迁徙,图为科学家2010年用卫星追踪一只标号为“H3”的斑尾塍鹬迁徙路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这只斑尾塍鹬在此次迁徙中,穿越了一个暖锋的阴雨云带。其最可能的时间是:

A.4月8日     B.4月10日

C.4月22日    D.5月l9目

2.这只斑尾塍鹬停留到ll月便沿途返回澳大利亚,路途中可能遇到的现象是:

A.沿途皆顺风

B.沿途前半段顺风,后半段逆风

C.飞越我国山东半岛时,当地农民正忙着收割小麦

D.沿途飞过的自然带依次是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雨林带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区域差异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基础。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2.关于甲、乙两地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河流多有凌汛现象          B.乙地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C.甲地河流水流急,水能丰富      D.乙地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图实线为地形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均为5米,甲处为一口水井,右侧标注图为河流MN剖面的等流速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自西北向东南流              B、自东南向西北流

C、自西南向东北流              D、自东北向西南流

2.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A、1.5米         B、3.5米          C、8.5米          D、10.5米

3.有关河流MN剖面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水面流速从岸边向最大水深方向递增

②流速从水面向河底增大

③若需要建设港口,两岸中M岸比N岸更合适

④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河床东北岸坡度明显大于西南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

A.黄土高原

B.山东丘陵

C.江南丘陵

D.兴安山地

2.本地区最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次生盐渍化                   D.红色荒漠化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图为沿某条经线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B. 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 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2.图中①②③④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①处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②处千沟万壑,地表破碎

C.③处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D.④处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

3.图中①②③④地形区发展农业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B.②处地势平坦,红壤广布,土层贫瘠

C.③处灌溉水源充足 ,夏季常受台风侵袭  

D.④处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表反映了四个省区煤炭、太阳辐射能、天然气、水资源四种资源的丰歉程度(★号越多代表资源分布越丰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表示天然气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与省区“川”相比,省区“新”的资源乙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          

B.地处内陆,降水少,晴天多

C.地质时期曾是森林茂密的地区            

D.地壳运动频繁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10分)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1)图甲所示季节,6ec8aac122bd4f6e处的风向是       ,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6ec8aac122bd4f6e处此季节盛行        风,其主要成因是                  

(2)当图乙中河流水位降低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季节太阳直射点移至赤道以北    

B、此时南亚地区正处于雨季

C、此季节我国东部地区河流易出现洪水的威胁

D、此季节美国中央大平原易受寒潮影响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0分)读区域图和图中文字信息,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据图中信息,探究甲区域a河下游地区过去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6分)

(2)简述乙图中的河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4分)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由①→②→③地自然景观变化反映了                       (地域分异规律);。填出几项地理事物:④______________(河流);⑤________________(山脉);

⑥________________(高原);(4分)

(2)比较①③两地降水量及其水汽主要来源的差异。(4分)

(3)近年来观测资料表明,天山的冰川在不断消退。简述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说明该现象将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6分)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6分)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描述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2)试分析阴影所示地区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6分)

(3)新华社报道,A城市决定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计划在市郊建立一个面积大约是西湖5倍的人工湖。试从地理角度评价其合理性。(4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