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年春湖北省高一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该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

   A、乙城市圈70年代                       B、乙城市圈80年代

   C、甲城市圈90年代                       D、丙城市圈90年代

2.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

   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读不同国家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图中1~12代表国家),回答3~5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出生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分别是   (      )

   A、10、11             B、11、12          C、11、10           D、12、10

2.图中呈现“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的特点的一组国家是 (    )

   A、1、2、3            B、4、5、8         C、7、9、10         D、6、11、12

3.图中11、12两个国家最有可能位于   (      )

   A、欧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非洲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桶,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6~8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人、10000人、6000人、4500人,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

   A、8000人            B、10000人       

   C、6000人            D、4500人

2.如果用a表示21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      )

   A、a<b<c          B、c<b<a     

   C、b<a<c         D、a<c<b

3.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                       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内蒙古—水资源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上海市总人口、老年人口、高龄人口增长趋势对比表

(以1953年为准,数值取1)

年份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2020

2030

总人口

1

1.74

1.91

2.06

2.13

2.21

2.24

2.17

老年人口

1

2.88

5.99

8.2

10.28

12.14

18.83

21.1

高龄人口

1

4.17

15.44

23.62

41.9

53.8

50.43

44.48

1.下列关于1953~2030年上海市老年人口、高龄人口变化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老年人口呈持续上升趋势              

B、高龄人口呈持续上升趋势

   C、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于高龄人口增长速度

D、高龄人口总数在2030年达到最大值

2.下列关于表中人口增长趋势给上海带来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社会负担加重         

②劳动力短缺           

③家庭养老功能减弱  

④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的需求突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该图反映的是某国近些年来的人口数量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1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示期间,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口数量减少,劳动力缺乏    B、人口增长快

   C、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      D、1996年的城市人口比重比2006年高

2.图示期间,关于该国城市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人口增长率超过总人口增长率

   B、预计2012年城市人口数量将达6000万

   C、最近几年,城市人口数量基本不变

   D、城乡人口比重合理,维持现状是当前该国的主要目标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13~14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

14亿—15亿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15亿—16亿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15.1亿—16.6亿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8亿—9亿

1.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       )

   A、15亿—16亿        B、15.1亿—16.6亿    C、8亿—9亿     D、14亿—15亿

2.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国家人口政策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关于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1997年20~2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约为8%

   B、未来20年我国将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C、1997年是我国劳动力充裕的时期

   D、1953年是典型的年轻型人口结构,为我国劳动力最充裕的时期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该图是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组成图,图中a、b、c分别为1940年、1970年和2008年的人口年龄结构比例状况。读图回答16~17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地区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      )

   A、青壮年劳动力过剩                         B、人口老龄化显著

   C、自然增长率上升                           D、人口出生率较高

2.目前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大致符合图中的  (      )

   A、a                  B、b                  C、c             D、a或c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读汉江平原某城市空间站结构示意图(北部为新兴工业区,南部为传统工业区),回答18~19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a、b、c、d四地中,工业布局规划合理的是  (        )

A、b、d                 B、a、b               C、a、c          D、c、d

2.该城市铁路通车后,长途汽车客运总站拟搬迁至e地,其主要原因是  (   )

   ①扩大城市规模                

②密切铁路与公路的联运,旅客集散便捷

   ③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运输压力  

④城市边缘地带土地租金较低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读“我国流动人口金字塔图”,回答20~21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上图出现流动人口两大高峰的原因是   (      )

    ①务工经商           ②拆迁搬家            ③随迁家属       ④学习培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在流动方向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分散。决定流动人口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     )

    A、产业布局         B、人口密度           C、生态环境      D、耕地面积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该图为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读图回答22~23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       )

    A、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度下降               B、交通通达度提高

    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D、城市规模缩小

2.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了

    A、矿区           B、奶牛养殖基地       C、商品粮基地    D、高新技术开发区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该图示意某国乡村人口和城市化水平的变化,读图回答24~25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1990年该国城市人口大约是   (      )

    A、2亿            B、2.9亿                C、3.8亿         D、4.7亿

2.有关该国人口和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1961年到1976年乡村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减少

    B、1976年以前乡村人口增长速度比1976年以后更快

    C、1961年到1990年乡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相当

    D、1961年到1990年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6分)读下面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深灰色部分表示人口      ,计算方法是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       率的下降,依赖于出生率的下降,完成于死亡率与出生率的接近,它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3)从图中看,③阶段死亡率最低,在③阶段后期死亡率又有较明显的上升,这是由于    

(4)①是人口增长的         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                        

(5)②是人口增长的        阶段,③是人口增长的        阶段。

(6)上图中三个人口增长阶段分别对应的人口增长模式是①      ,②      ,③      

(7)我国已基本进入               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较快,这是我国大力开展               工作的结果。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16分)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该图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主要原因是                       。A与B服务范围的关系是                             

(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                    ,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                                                                      

(3)汽车销售布局在G处的理由是                                          ,高新技术产业园将布局在F处的主要依据是                                         

(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18分)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据2009年1月23日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通知,要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1)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

    A、由城市到乡村     B、由城市到城市      C、由乡村到城市    D、由乡村到乡村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4)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