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版高考复习方案配套新课标(二)月考地理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图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2.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             B.北京市正值下班高峰

C.南极昆仑站处于极昼期           D.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据中央气象台的消息,2010年2月23日11时至14时,新疆沿天山北部降雪0.5~2.8毫米,伊犁河谷东部新源和尼勒克分别降雪5.6毫米和3.1毫米。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对上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2.图中伊犁河谷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正确判断是(    )

A.①—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C.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D.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2.当图中④地周围出现极夜时,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A.武汉的梅雨   B.南京的伏旱    C.北京的寒潮    D.哈尔滨的洪涝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区域部分地理信息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甲区域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据图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势            C.大气环流           D.洋流

2.乙海域有一大范围渔场,若用洋流剖面示意图来解释其成因,应选(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乍得湖流域(    )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

A.流域面积缩小         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 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地壳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形成了矿物,矿物组成了岩石。

1.地壳中已经发现90 多种化学元素,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是(    )

A.氧、硅 B.硅、铝 C.铝、钠 D.铁、镁

2.大多数变质岩的主要特征之一是(    )

A.表面有大量气孔 B.具有明显层理构造

C.含有动植物化石 D.矿物颗粒定向排列

3.峰林、石芽等地表形态大量发育的地区,其主要岩石类型是(    )

A.变质岩 B.花岗岩 C.玄武岩 D.石灰岩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地地形和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从图中看出这里的岩层明显呈层状分布,它们最可能属于(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喷出岩

2.有关该地河谷地形的成因,正确的说法是(    )                                

A.背斜顶部受张力,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D.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3.图中城镇形态的特点和形成原因是(    )                                    

A.条带状,受地形的影响                  B.团块状,受交通线延伸方向影响

C.条带状,受气候条件影响                D.团块状,受地质构造特点影响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读图(a)和图(b),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据各自然带在图(a)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                  B.o→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

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D.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

2.据图(b)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C.全年炎热干燥                         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                                           

A.纬度地域分异规律            B.经度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2.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6分)读下图(图中粗线表示等太阳高度线),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此时,①~④点太阳高度从小到大的排序是       ;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点有                 

(3)下列有关②③④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④点位于②点的正南方向              

B.③点和⑤点同时看到日出

C.②③两点之间的经度跨度比④⑤两点大  

D.②③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比③⑤两点短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1分)读“2月份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①代表的是下列渔场中的(  )

A.北海渔场        B.秘鲁渔场

C.北海道渔场      D.纽芬兰渔场

(2)图中A处海区等温线比B处海区等温线稠密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大洋西岸等温线相比,大洋东岸等温线在甲处海域向________(南、北)方向凸出,

在乙处海域向________(南、北)凸出,主要是甲处受________(洋流名称)的影响,乙处

受________(洋流名称)的影响。

(4)试分析甲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12分)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其进行了综合考察。读图,分析回答考察小组遇到的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在沿A—E线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是A、E两处最晚,C处最早。由此判断沿线地区的褶皱类型是什么?并简述理由。

(2)从图中可以看出,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或山前,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图中虚线是规划在几个村庄之间修建的公路,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分析说明这样修建的原因。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1分)青藏高原的隆起是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科学家对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与环境变迁等进行了多年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最新进展。读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西风带情况变化示意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大气环流和高原季风剖面示意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分析图甲,青藏高原隆起前夏季和冬季西风带的位置的不同之处是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乙,A、B之间的风带名称是                  

(3)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和亚洲地区产生许多方面的影响。根据题目材料和下面的关联示意图,从备选项目中找出对应图中①②③④的内容。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②     ,③    ,④     

A.阻挡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

B.中亚和西亚粉尘东输,沉积形成高原

C.改变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

D.东亚和南亚地区形成季风区

(4)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