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趋于严重的根本原因是(    )

A.过度樵采和过度放牧                      

B.过度农垦及水资源利用不当

C.迫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                  

D.工矿开发不重视环境保护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有关荒漠化成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

B.气候因素中,气温的变化对荒漠化进程影响最大

C.人类活动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D.植被退化和覆盖率降低是荒漠化的前兆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在防沙治沙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以下可以采取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建设

②确定合理的载畜量

③进行大规模人工降水

④退耕还牧

⑤大打机井,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⑥改变耕作制度,降低复种指数

⑦开展大规模垦荒行动

A.①②④      B.③⑥     C.⑤⑦       D.①⑤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读图,完成4—5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

2.图示地区的气候是(    )

A.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                        B.中温带湿润季风气候

C.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D.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读图回答6—7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

①红外线    ②X光    ③可见光    ④紫外线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①划分植物类型

②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③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④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8—9题。

8.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1.有关全球定位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不属于信息技术

B.它由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等简要程序组成

C.它属于遥感技术

D.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要对“三北”地区荒漠化土地进行宏观监控,宜选用(    )

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卫星遥感定期拍摄                         

D.人工科考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区域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基础,时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B.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间接地改变着地理环境

    C.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人类自觉主动的对环境的正面改造

D.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必然会对本地区甚至全球的地理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森林覆盖率减少,直接导致的生态问题是  (  )

A.木材产量减少    

B.火灾、水灾频繁

C.野生动植物数量减少,珍稀动物种类濒临灭绝   

D.不利于森林更新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雨年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B.岩石裸露有利于风沙活动

C.气候因素决定荒漠化的发展            D.大风天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的  (  )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桑蚕基地 

④淡水鱼基地 

⑤热带水果产地 

⑥糖料作物生长基地 

⑦农业出口商品基地 

⑧长绒棉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⑦   C.③④⑤⑥⑦   D.④⑤⑥⑦⑧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要想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的地理坐标,需要拥有  (  )

      A.CPU技术    B.SOS技术    C.GPS信号接收机    D.地理信息技术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有关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影响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B.热带雨林蒸发、蒸腾的水分数量有限,对全球水循环、水平衡影响不大

    C.亚马孙热带雨林每年释放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3

 D.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是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关于亚马孙雨林被毁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过度的迁移农业                   

B.商业性伐木

C.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过于旺盛

D.开辟大型农牧场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在利用GPS卫星定位时,对地面任何一点,在任一时刻,地平面上空至少有

A.一颗GPS卫星  B.二颗GPS卫星C.三颗GPS卫星  D.四颗GPS卫星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在开发早期,制约长江中下游地区耕作农业发展缓慢的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土壤               C.地形                  D.人口稀少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利用森林的正确做法是(    )

A.禁止伐树,把森林全部保护起来               

B.人类需要多少,就采伐多少

C. 有计划地伐树,及时更新林木                

D. 全部采伐光,再重新植树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读图,回答21—2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所示地区的气候与亚马孙河流域的气候相比,不同之处是(    )

A.全年高温                                  B.有明显的旱季

C.连续不间断的生长季节                      D.充足的热量

2.图中雨林生态农业主要充分利用了(    )

A.生物资源                                  B.光照资源

C.水资源                                    D.土地资源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表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情况。据此回答23—24题。

年份

1949

1955

1960

1970

东经

121.97

121.93

121.94

121.88

北纬

43.57

43.51

43.54

43.59

年份

1978

1985

1990

1995

东经

121.86

121.75

121.80

121.71

北纬

43.63

43.80

43.68

43.84

1.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方向是(    )

A.向西北方向移动                             B.向东北方向移动

C.向东南方向移动                             D.向西南方向移动

2.导致科尔沁草原沙化土地出现连片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农牧交错带过度垦殖                       

B.过度樵采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

C.牧区严重超载放牧导致草场退化             

D.水资源利用不当,浪费严重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防治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扎设草方格沙障固沙                        B.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

C.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                        D.改善荒漠地区局部小气候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热带雨林把保护放在第一位的原因是(    )

①从当地人提高生活水平看

②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

③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

④促进当地经济不断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让位于东北平原的原因是(    )

A.土地质量比较差                            B.耕地破碎,人均少

C.水稻土肥力下降                            D.水网密布河湖众多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中央电视台每天新闻节目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技术   ③全球定位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限制条件是  (  )

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通常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的三个数据是  (  )

    A.经度、距离、海拔    B.经度、相对高度、海拔

C.经度、纬度、海拔    D.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15分)读“中国部分地区沿42°N纬线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在下列植被类型后面填上相应的字母。(共4分,每空1分)

草原地带________________,森林草原地带________________,

半荒漠地带________________,荒漠地带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自西向东,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载畜量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共4分,每空2分)

(3)在草原荒漠化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影响荒漠化进程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特别是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共3分,每空1分)

(4)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华北一带冬春季节,常遭风沙危害,________________风将沙尘吹向东部和东南部,该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是沙尘的主要来源。(共4分,每空1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共11分)该图示意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的面积(单位:万公顷)。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于1 000万公顷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5分,每空1分)

(2)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共2分)

(3)山西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共2分)

治理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2分)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14分)图甲和图乙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较高,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城市群。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填空。(共6分,每空1分)

a、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形成以A         和G        两大特大城市为龙头,以一大批大中城市为骨干,以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并加强与        、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协调,打造一个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b、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⑤      、⑥       、⑧      为核心,地跨沪、苏浙三省市。

(2)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共2分)

                                  

 (3)分析图甲所示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共2分)

                  

 

(4)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共2分)

                  

(5)“泛珠三角”区域中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省区有                 。(共2分,每空1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