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 ①气温年较差 ②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 ④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3度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 A.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日本南北温差大 C.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
2. 难度:中等 | |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3~5题。 1.图示区域物产丰富,盛产( ) A.铜矿、小麦 B.亚麻、锡矿 C.煤矿、天然橡胶 D.水稻、锡矿 2.该地区地壳活动剧烈,下列关于其成因的图示正确的是( ) 3.下列对图中M、N两城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位于河口三角洲 B.全年高温多雨 C.水路交通都很便利 D.自然灾害频发
|
3. 难度:中等 | |
该图代表南亚三种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6~7题。 1.若其代表水稻、棉花、小麦的分布,则正确的顺序为(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乙、丙、甲 2.造成三种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降水 D.热量
|
4. 难度:中等 | |
读世界某热点区域图,回答8~10题。 1.关于图示地区主要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 B.全年高温多雨 C.全年高温且降水稀少 D.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 2.过往甲乙海区的船只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 A.由甲海区进入乙海区,吃水变浅 B.载重相同的情况下,由乙海区进入甲海区比由甲海区进入乙海区速度要快 C.通行于甲乙海区的中国货船多是超大型油轮 D.由中国驶入甲乙海区,手表时针要调快5小时 3.有关丙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B.支流众多,流量丰沛 C.全年流量平稳,航运价值大 D.流域内灌溉农业发达
|
5. 难度:中等 | |
图为某沿海岛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及两地气候统计图,据图完成11~12题。 1.该岛甲、乙两地 ( ) A.1月降水最大 B.2月~6月的降水逐月增加 C.7月气温最低 D.8月~12月气温逐月递减 2.甲地比乙地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处背风地带 B.海拔较高 C.受沿岸寒流影响 D.距海较远
|
6. 难度:中等 | |
读里海及周边地区图,完成13~14题。 1.下列河流注入里海的是( ) A.阿姆河 B.伏尔加河 C.底格里斯河 D.约旦河 2.里海东岸广大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处于大高加索山脉的雨影区 B.全年受信风或者副高控制 C.人口的快速增长 D.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
7. 难度:中等 | |
图1为气压带、风带模式示意图(图中纵坐标表示纬度)。回答15~16题。 15.该季节下列各纬度带大洋东岸气流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半球5°~10°主要盛行上升气流 B.图示10°~20°地区盛行东北风 C.图中30°~40°地区盛行西北风 D.图示20°~30°地区盛行上升气流 16.与图1中M点气候特点相匹配的气候数据资料是图2中的( ) A.甲 B.乙 C.丙 D. 丁
|
8. 难度:中等 | |
A、B两点分别相交于回归线与经线,且都位于著名大岛或附近,B点位于A点的西南方,当全球今天和昨天刚好各占一半时,A经线地方时为8点。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7~19题。 1.A、B两岛东西两侧气候都有明显差异,B岛东侧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2.A岛主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正确的是( ) A.台风和地震 B.寒潮和地震 C.寒潮和泥石流 D.干旱和地震 3.某日,当B地烈日下旗杆的影子不见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日A地日出东北 B.A地可能吹东北风 C.B地到A地的轮船顺风顺水 D.A地沿海滩涂上可晒制海盐
|
9. 难度:中等 | ||||||||||||||||
读甲、乙两区域图,结合表中信息完成20~21题。
1.甲、乙两岛气候成因的相似点有( )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西南迎风坡多雨,东北背风坡少雨 D.冬季受赤道低压带影响 2.当甲岛盛行东北风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是两种经济作物的收获期 B.正是两种经济作物的生长期 C.利于茶叶的生长,不利于甘蔗的收获 D.不利于茶叶的生长,有利于甘蔗的收获
|
10. 难度:中等 | |
亚洲某地(约27°N,86°E),蓝天与白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 1.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该地的相对地理位置位于( ) A.喜马拉雅山脉南侧 B.德干高原北部 C.阿拉伯海沿岸 D.地中海沿岸
|
11. 难度:中等 | |
该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据图回答24~25题。 1.甲海域表层海水盐度较低,深层海水盐度较高,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 ①海域封闭 ②水体较深 ③蒸发旺盛 ④陆地径流汇入 ⑤暖流影响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2.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海域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宝库 B.图示区域是第一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 C.图中西部河流为内流河 D.图中山脉西部降水多于东部
|
12. 难度:中等 | |
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朝鲜地势特点是 ,判断的依据是 。(4分) (2)图中P1和P2分别是两条闭合的等压线的一段。如果此时日本沿岸多雪,那么P1和P2的数值大小关系是 。(2分) (3)B国是亚洲核能发电量最多的国家,试简要说明该国优先发展核能的理由。(4分) (4)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 ,工业如此布局的原因是什么?(3分)
|
13. 难度:中等 | |||||||||||||
根据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17分) A、B两河水文基本概况
(1)图中A河名称为________,注入________;B河名称为________,注入________。(4分) (2)A河流经的沙漠名称为________。由于该河下游河水流速________,泥沙沉积,在河口发育了________。B河流经________盆地底部的河段,具有________价值;穿过峡谷的下游河段,水流湍急,具有丰富的________资源。(6分) (3)B河长度不及A河而流量超过A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4分) (4)从降水类型来看,B河所在流域的降水大多属于__________雨。历史上,A河下游河段的定期泛滥给两岸农业生产提供了________与________。(3分)
|
14. 难度:中等 | |
甲、乙两国历史渊源悠久,阅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1)简析甲国A地区沙漠广布成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②两城市分别为甲、乙两国的首都,对比分析其不同的自然区位条件。(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国B平原水灾频繁。从地形、气候、水文等多方面分析当地洪涝灾害频繁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CHINDIA——一个中国和印度国名拼写合成的新词在媒体迅速流行,这是一个寄托了两个大国人民和平合作理想的新词。 (1) 根据图中年平均温度(等温线)的分布情况,分析该地冬季气温与同纬度地区的差异,并说明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甲地区是该国经济作物棉花的分布区,分析该地棉花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印度的乙地(班加罗尔)以计算机软件为主的信息产业举世闻名,若将我国的上海浦东打造成中国的“班加罗尔”,其有利的条件有哪些?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