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安徽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地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0m,据图中信息回答1~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200 350                     B.300 250

C.400 350                     D.400 250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国家气象局每天的天气预报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技术  ③全球定位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地理信息系统

A.主要是记录地理事物的计算机系统   

B.具有空间分析的能力,没有动态预测的能力

C.是地图绘制系统 

D.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读图完成5-6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甲图为模拟温室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的温度计的读数上升为120C,这种温室效应与乙图中哪一环节的加强有关?

A.①   B.②    C.③    D.④

2.乙图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当太阳直射某地时:

A.该地此刻的区时为正午12点        B.该日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C.该日是全年气温最高的一天         D.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当北京时间为3月21日12点时,全世界还有                          

A.多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B.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0日

C.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D.少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3月21日,当飞机飞到135°E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这时北

京时间可能是                                                         

   A.接近7时          B.5时多        C.不到5时    D.7时多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回答10—11题:

1.“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净化空气       B.防风固沙       C.涵养水源      D.美化环境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是                         

A.海口       B.重庆       C.上海         D.吐鲁番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汉字造字中蕴含某些地理知识,如“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及正午,据图4回答13-15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门的朝向可能是

  ①正东    ②正西     ③正南    ④正北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关于图中屋内正午地面光照面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年一样     

B.夏至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达到全年最小

C.正午比上午大   

D.春秋分日各地一样

3.若夏至日北京时间17:00时,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到午间”,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该地可能是

A.分布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四季变化明显

C.出现极夜现象                     D.受暖流影响大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该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     B.技术水平高

C.腹地范围广阔     D.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   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该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19—20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汽车产业      B.玩具制造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2.该产业部门属于

  A.原料指向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劳动密集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21—22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

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是

  A.滥伐森林     B.开山采矿    C.过度放牧     D.风化作用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据此回答23~25题。

1.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     

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雨林群落生产力高的表现是

①光合作用强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生物残体分解快  

④生物生长迅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雨林中养分储量最大的是

A.水体          B.土壤          C.枯枝落叶      D.植物体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f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26~27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A.a<b<c

B.d>e

C.若e为0°C,则河流出现凌汛

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2.若天气系统向东南移动,A地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A.晴朗、气温高、气压低           B.晴朗、气温低、气压高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读太平洋流洋分布图,回答28-30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由上升补偿流形成的著名渔场是

A.①    B.②    C.③    D.甲

2.洋流对乙地沿岸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增温增湿           B.降温减湿

  C.高低纬间温差增大   D.缩小污染范围

3.图中的洋流①、②、③、④、⑤中,属于暖流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②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该图表示的是某些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将以下内容的字母代号按因果关系的顺序填在图内框中:(10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滥伐森林,滥垦草原     

B、酸雨    

C、过量开采非可再生资源

D、环境问题    

E、水土流失             

 F、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G、盲目扩大耕地面积

H、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    

I、温室效应                   

J、土地荒漠化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2)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⑤为草原带,⑥为荒漠带,这种更替反映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差异是以     为基础产生的,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近似于__________(A:②→③→④;B:③→⑤→⑥,填A或B)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6分)

材料一 新华社2011年1月14日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今年春运发送旅客人数超过28.5亿。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怎样的?(2分)

 

(2)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和直接结果。(6分)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2分)

 

(4)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3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