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浙江省高一第一次月考(1-3班)地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厂商在选择工厂区位时,运输费用是其考虑的因素之一。回答1~3题。

1、为了减少运费,最需要接近市场的是(     )

A.制糖厂         B.造船厂        C.瓶装饮料厂         D.高级时装厂

1.运费构成中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最小的是(     )

A.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低   B.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高

C.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低   D.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高

2.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    )

A.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加       

  B.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    

   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需要下降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图6-11表示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判断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工业部门分别可能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炼铝、服装、家具制造   

B.炼铝、制糖、服装

C.汽车、造船、水泥       

D.炼铜、奶制品、制鞋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宁夏充分发挥资源和区域优势,通过积极扶持龙头企业促进花卉产业快速发展。2009年全区花卉苗木生产基地达5万多亩,其中,大中型花卉生产企业20多家,花卉产业产值超过1亿元人民币。据此回答5~6题。

1.宁夏平原发展农业生产需要改造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2.宁夏与云南相比,发展花卉生产的优势是(  )

①较低的生产成本 

②适宜的气候 

③低廉的劳动力价格

④先进的保鲜技术⑤便利的交通

A.①⑤         B.②⑤        C.①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读“某地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完成7~8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示农业属于(  )

A.粗放农业与自给农业          B.密集农业与商品农业

C.粗放农业与商品农业          D.密集农业与自给农业

2.图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  )

A.园艺业    B.游牧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杭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东起杭州,西至长沙,全长883.25公里,线路横贯浙江、江西、湖南三省。该图为浙江段工程的线路设计,读图回答9~10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浙江段两方案中,铁道部推荐沿既有线方案,以便节省投资并有更大的客流量,但杭州更倾向考虑中线方案,其原因是中线方案(   )

①有利于与既有浙赣铁路、金温铁路的衔接并发挥整体效益

②对提升杭州西部旅游,对富阳、桐庐、建德三县(市)经济及社会发展有较大带动作用 

③可为今后杭州至黄山的铁路建设打下基础 

④沿线地势平坦,工程施工难度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假如选择中线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有(  )

①水土流失 ②地下水缺乏 

③红色荒漠 ④物种灭绝 

⑤耕地破坏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2009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据此回答11~12题。

1.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提高能源利用率

2.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

A.缓解土地荒漠化           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C.减轻耕地压力             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甚至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我国可能发生荒漠化的总面积为331.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4.6%。据此回答13~14题。

1.我国土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带地区气温较高,蒸发旺盛

B.人们的过度垦殖、放牧、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C.冬季风势力增强,影响的范围扩大

D.扬尘和沙尘暴天气多发

2.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

①大量外迁人口,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③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④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育草固沙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该图为某城镇多年平均风频图。判断15--16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城镇可能位于 (    )

A.我国东南沿海      B.印度半岛境内      C.地中海沿岸        D.西欧平原上

2.如果在该城市布局一个火电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应该布局在该城市的(    )

A.西北        B.东南       C.西南         D.东北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城市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读“某城市空间分布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回答17~18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①④③②

2.图中发展阶段表明(  )

A.①阶段以农业为主体,中心城市辐射作用明显

B.②阶段区域以小城镇为主,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

C.③阶段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

D.④阶段区域内部差异继续加大,区域处于不平衡状态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今后我国三个地带的发展,应当在国家统一规划指导下,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本地带的优势。下图表示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GDP(亿元)的增长,据此完成19~21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能分别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地带GDP增长的折线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关于三个地带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东部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

B.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所缩小

C.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三个地带的经济差距仍将继续拉大

D.三个地带经济发展速度:①>②>③

3.有关①经济地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交通便利

B.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

C.能源、原材料丰富

D.环境问题严重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22~23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2.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读“世界某地区略图”,回答24~25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四幅示意图表示该地区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正确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图示工业区衰落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

①机械工业 ②钢铁工业 ③化学工业 ④煤炭工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该图为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城市,分析后回答(14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A 处拟建火电厂,区位因素中有利的是                               ,不利的是                          

(2)现规划建设花卉种植基地、水果生产基地、服装厂、自来水厂、全国性的服装批发市场,试分析B、C、D、E、F五处何处发展较为合理并说明理由。

B处      ,理由             

C处      ,理由             

D处    ,理由                 

E处     ,理由                 

F处     ,理由                

  (3)该地的水果生产基地适合生产哪些水果(至少写两种)                  。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读我国西电东输略图,回答:(10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我国常规能源丰富,但分布不均。煤炭主要分布在         地区,水能90%的可开发装机容量集中分布在         、中南、西北地区。

(2)A线工程是将内蒙古、        、陕西等省区的火电送到             地区;

B线工程是将          地区的       (能源名称)输往沪宁杭地区;

C线工程是将      流域的水力资源输往     

          三角洲地区。

(3)图中三线目的地大量输入能源的共同原因是                                   

                                         

(4)A、B、C工程的实施,对能源的输入地的积极意义是                           

                                                                             

对能源的输出地的积极意义是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古代扬州的繁荣和现代石家庄的兴起主要得益于___________条件的变化。

(2)左图的五个商业中心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___________。该城市积极发展轨道交通,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右图中的A线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___________工程。

该工程对上海发展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图中B河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请试述差异:

   气候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耕地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粮食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读下列资料和洞庭湖水系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洞庭湖水系变迁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

(1)根据材料说明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了哪些生态问题?

变化:

生态问题:

(2)引起该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有哪些?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3)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主要措施: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