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届天津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与我国新疆接界的邻国分别属于

A.西亚、中亚地区           B.西亚、中亚、东亚、南亚地区

C.西亚、东亚、北亚地区     D.西亚、东亚、北亚、中亚、南亚地区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列省份与滨临的海的连线,正确的是

A.辽宁、河北--渤海     B.辽宁、山东--东海

C.江苏、安徽--黄海     D.浙江、广东--南海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图是“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A.山顶2900米处

B.南坡海拔2200米处

C.南坡海拔2500米处

D.北坡海拔2100米处

2.图中①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A.10℃ B.20℃

C.30℃ D.40℃

3.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A.海拔较高      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C.森林覆盖率高  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4.图中④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地处迎风坡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多锋面、气旋活动

2.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读图,完成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①城市               

A.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水陆交通便利

B.有八一起义纪念馆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C.位于河流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

D.位于我国中部,地处地势第二级阶梯

2.从国土整治角度看,图中甲、乙两省适宜发展的特色工业是

A.稀土工业      B.石油化学工业    

C.钢铁工业      D.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读图2—2,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P处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

①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②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③地处我国季风区,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

④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图中Q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该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邻近大冶铁矿,原料丰富

B.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水运便利

C.位于京广线与陇海线交汇处,是重要的铁路枢纽

D.地处成都平原商品粮基地,农业经济基础好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图1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准噶尔盆地

2.图中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

A.流水侵蚀     B .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 .流水沉积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如图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原过渡带和可能变化地区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的情形是      

A.农业用地向牧业用地转变

B.牧业用地向林业用地转变

C.牧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D.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2.下列四项中与图中土地利用转变带来的影响无关的是

A.2003年春,汉城、平壤的沙尘暴天气

B.2000年冬季,该地区遭受雪灾袭击,灾情严重

C.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增加  

D.黄河流域地区的洪涝灾害

3.该地区为发挥区位优势、发展经济,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开发该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

B.增大牧场牲畜数量以增加牧民收入

C.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冬春季农田作物覆盖率  

D.建设人工草场,种植牧草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问题。

1.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A.湖滩面积大,水浅            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2.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3.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 围湖造田

C. 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 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根据表1资料,回答问题。

表1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

省(区)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耕地面积(万公顷)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木林总蓄积量(亿立方米)

34.3

532.5

1865.8

15.8

53.5

1539.1

727.9

15.0

51.9

542.4

404.4

0.4

31.1

361.0

184.6

2.0

1.表1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川、黑、苏、陇               B. 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 陇、黑、川、苏

2.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3.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读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P地与Q地相比,P地

A.年大风日数多  B.年降水量多

C.年降雪日数少  D.沙尘暴日数多

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A.增加降水量    B.改变气候类型 

C.削弱风力      D.改变植被类型

3.该草方格沙障是要保护通过银川的铁路线不受风沙的破坏,这条铁路线是

A.京包线      B.包兰线      C.宝中线     D.兰新线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1980年以来,黑龙江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了一个纬度左右,替代了原玉米种植区。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土壤肥力     B. 热量条件      C. 河流汛期      D. 降水总量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云南某地梯田规模巨大,级数最多的达5000级,现已成为中外闻名的观光景点。当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A.保持水土      B. 发展旅游    C. 利于浇灌       D. 便于运输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与广东某特大城市相比,北京城市公路立交桥的设计坡度较小,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 地质条件     B. 水文条件    C. 土壤条件       D. 气候条件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读我国某地地形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某校学生在此郊游,途径①—④时发现,②地森林生长最旺盛,请分析原因可能是

A、因地势较低,热量远优于其他三地

B、因处于山脊,地势高,光照条件最好

C、因地势平坦,土层厚,土壤肥沃

D、因受地表影响,降水较其他地区丰富

2.③地森林比①地长势较好的原因可能是

A、③地日照较强,太阳辐射收入多于①地

B、③地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比①好

C、③地气温较①地高,且日变化大

D、③地降水较多,水源比①地充足

3.该地区的植被类型和果树可能是

A、亚热带长绿阔叶林、柑橘             B、温带落叶阔叶林、苹果

C、寒温带针叶林、葡萄                 D、热带季雨林、椰子

4.④地植被遭到破坏成为荒地,则对其合理开发整治的措施是

A、放牧山羊,大力发展畜牧业           B、种植茶树,大力发展经济林木

C、修造梯田,大力发展耕作业           D、营造混交林,大力植树造林,绿化荒山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农作物栽培布局与距离农村居民点的远近有一定联系。某村位于我国平原地形区,主要种植蔬菜和春小麦。下图为以该村居民点为中心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1中甲、乙、丙分别为

  A.蔬菜带、混作带、粮食带         B.粮食带、蔬菜带、混作带

C.蔬菜带、粮食带、混作带         D.粮食带、混作带、蔬菜带

2.该村最可能位于

  A.成都平原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图是黄河干流沿程年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兰州至河口段水量变化的自然原因是

A、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大           B、农业引水灌溉

C、沿途植被覆盖好,河水下渗严重           D、有支流汇入

2.在含沙量变化图中,正确反映黄河含沙量沿程变化的折线是

A、折线①            B、折线②           C、折线③          D、折线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下列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图中甲、乙、丙、丁四城市均为重要的旅游城市,其中以园林美为主要特色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宁西铁路是我国跨世纪铁路建设中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东起南京,西至西安,途经五个省区,总长1075.6千米。读下图回答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下列各组旅游胜地均位于西宁铁路所经过省区的是                           

A.庐山、长江三峡、杭州西湖、延安、张家界

B.黄山、庐山、云冈石窟、秦始皇陵兵马俑、长江三峡

C.黄山、秦始皇陵兵马俑、黄鹤楼、龙门石窟、明孝陵

D.承德避暑山庄、岳阳楼、云冈石窟、明孝陵、嵩山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下列属于自然景观的旅游资源是

A.云冈石窟     B. 云南傣家竹楼

C. 苏州拙政园   D. 肇庆七星岩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有一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旅游后,感慨地说:“中国真大啊!短短的十几天内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就让我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据此回答问题:

1.这位游客来中国旅游最可能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如果这位游客是乘坐火车在我国旅游,那么他最有可能途经的铁路干线是

A.陇海――兰新线B.京哈――京广线C.京广――京包线D.浙赣――湘黔线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

资料一:见图1。

资料二:见图2。

资料三:见图3。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                        等。(3分)

(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        ;在地形坡度

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        。(4分)

(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多选题)。(3分)

A.植物种类增加                      B.土壤肥力降低

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

(4)为治理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在此建设的防护林体系为                  。(2分)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读图Ⅱ,回答下列问题。(20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归纳图中旅游资源的类型,并说明各类型的分布特点。(6分)

(2)比较图中两水文站所测河流泥沙含量的差异,任选一个水文站分析其原因。(4分)

(3)简述渭河平原的成因,说明该平原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

(4)指出图中的山脉名称、走向,并简述其自然地理意义。(6分)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读“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单位mm)图”,分析下列问题:(14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A地所处地区的优势是“—黑—白—红”。这里的“—黑”指的                       能源资源,“一白”指经济作物              ,“一红”指在特殊的干旱气候条件下,种植的红色农产品(如番茄、枸杞等)。红色农产品质量好的原因是什么?(4分)

 

(2)图中甲代表是            河,其主要补给水源是            (2分)

(3)根据等值线分析A、B两地降水量的差别及主要原因。(4分)

(4)导致甲河流域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有效

的防治措施?(4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