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材料: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7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出生率为12.10‰,死亡率为6.9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为1063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8.1%。回答问题。 1.由材料可知,目前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原始人口增长模式 B.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C.过渡人口增长模式 D.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2.下列说法被大多数学者认同的是( ) A.目前我国人口仍低于人口容量 B.目前我国人口仍远低于人口合理容量 C.目前我国应大大放宽计划生育的限制条件,缓解老龄化问题 D.我国每年净增人口多主要因为自然增长率高
|
2. 难度:中等 | |
我国某省区分布的城市有三类:①省会②地级市③县和县级市,回答问题。 1.其中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2.三类城市中其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②和③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是( ) A.城市人口的数量 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C.城市用地规模 D.城市绿地面积
|
3. 难度:中等 | |
该图为我国部分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年图中各省区中( ) A.宁夏出生率、死亡率均较高 B.江苏年新增人口最多 C.西藏的死亡率比上海高 D.北京人口自然增长最快 2.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 ) A.性别比例 B.文化教育 C.人口年龄结构 D.经济发展水平 3.江苏比西藏承载更多人口,这说明江苏比西藏( ) A.资源利用条件更优越 B.生活消费水平更高 C.交通运输条件更便捷 D.人均生存空间更大
|
4. 难度:中等 | |
读某四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示意图,完成问题。 1.四国中人口再生产模式属于现代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符合③类型的国家一般具有的特点是( ) A.经济发展水平低 B.老龄化人口比重小 C.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D.城市化速度快
|
5. 难度:中等 | |||||||||||||||||||
该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回答问题。
1.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 A.女性人口多于男性人口 B.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C.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2.迁入人口对该城市的影响有( ) A.缓解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B.制约了该市经济的发展 C.减少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 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
6. 难度:中等 | |
读某国城市化进程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完成问题。 1.该国总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 ) A.①的末期 B.② 的早期 C.③的末期 D.④的末期 2.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可能是( ) A.埃及 B.中国 C.德国 D.新加坡 3.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 ) A.I B.I和Ⅱ C.Ⅱ D. Ⅲ
|
7. 难度:中等 | |
该图为“某地城市化过程示意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B.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C.城市化缩小了城乡差距 D.城市郊区化又叫逆城市化,这种现象在发展中国家的小城市周围比较明显
|
8. 难度:中等 | |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下列属于逆城市化原因的是:( ) ① 市区交通拥挤,用地紧张 ②大城市环境改善 ③乡村环境优美 ④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 难度:中等 | |
该图是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回答问题。 1.R1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A.交通通达度低 B.环境质量差 C.地租较低 D.服务设施差 2.R3区域主要是( ) A. 工业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绿化区 3.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最有可能是( ) A.扇形模式 B.同心圆模式 C.楔形模式 D.多核心模式
|
10. 难度:中等 | |
读“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完成问题。 1.本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分别是( ) A.甲、丁 B.乙、丁 C.乙、丙 D.甲、丙 2.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目前有些城对汽车实行分类牌照进入市区, 其主要目的是( ) A.抑制私人出租车 B.优先发展公交车 C.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D.减少就业压力
|
11. 难度:中等 | |
该图是我省某中等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E工业区与F工业区相比,显著的区位优势是( ) A.交通的通达度高 B.冬季无污染 C.地价低廉 D.工人素质高 2.随着城市发展,Y住宅区较X住宅区更有利于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理由是( ) ①依山傍水,风景优美 ②远离铁路,噪音污染轻 ③交通便利,方便职工上下班 ④远离工业区,环境清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2. 难度:中等 | |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10分)
(1)甲图中1950年至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直接表现 、 。(4分) (2)乙图中的①②两线中,最有可能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 线,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 ,其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环境问题突出,表现在 、 等。(6分)
|
13. 难度:中等 | |
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下图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主要原因是 。 A与B服务范围的关系是 。(4分) (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 ,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 。(3分) (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分区)形成的主要原因。(3分)
|
14. 难度:中等 | |||||||||||||||||||||||||||||||||||
读图表,回答问题:(10分)
(1)比较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异同。(8分) 相同点: (2分) 不同点:发达国家 ;(3分) 发展中国家: 。(3分) (2)分析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一般关系。(2分)
|
15. 难度:中等 | |
(10分)读图,回答问题。 (1)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所反映的人口问题分别是什么?(2分) (2)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分别是什么?(6分) (3)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什么?(2分)
|
16. 难度:中等 | |
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古代,从武汉沿长江水道行进,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故有“九省通衢”之称。历来,武汉是长江中游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商业贸易中心,加之得水独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故为华中重镇。 今天,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和旅游中心。武汉作为中部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长江水运连通东西,京广铁路纵穿南北,北至北京,南抵广州,西去重庆,东达上海。东西水运干线和南北铁路干线使武汉的物资交流范围扩展到全国各地。 (1)根据材料回答,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有哪些?(4分) (2)武汉市作为区域服务中心地,其主要服务内容有哪些?(2分) (3)从古到今武汉市的服务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