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 B.图中A点的地理纬度是南纬23.5° C.A在B的东南方向 D.A比B的自转角速度稍大
|
2. 难度:简单 | |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从结构特征看,与地球有许多共同之处的天体是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⑤⑥⑦ 3.下列能源不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是 A.水能 B.风能 C.潮汐能 D.煤炭
|
3. 难度:简单 | |
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监测预警中心发出预警:2011年2月15日上午,太阳爆发了一次X2.2级耀斑并伴随有太阳风暴事件。据此回答问题。 1.太阳耀斑产生于 A.电离层 B.光球层 C.色球层 D.日冕层 2.本次耀斑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有 A.我国南方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B.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异常 C.全球各地出现地震灾害 D.无线电短波通迅受到影响
|
4. 难度:简单 | |
对某地(30°E、20°N)的正确描述是 A.一年中有太阳直射现象,且有两次直射机会 B.有极昼极夜现象,但时间不长 C.属热带地区,但无太阳直射现象 D.属于温带地区,得到热量较少
|
5. 难度:简单 | |
该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问题。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A.乙→丙 B.甲→乙 C.丙→丁 D.丁→甲
|
6. 难度:简单 | |
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 ) A.23小时56分 B.24小时零4分 C.24小时56分 D.24小时
|
7. 难度:简单 | |
每年六、七月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移动的规律是 A.一直向北移 B.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C.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D.一直向南移
|
8. 难度:简单 | |
所给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夏至日的是
|
9. 难度:简单 | |||||||||||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3.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的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10. 难度:简单 | |
读该图所给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问题: 1.甲地时间为 ( )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2.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中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8.0级大地震,地震发生时,地面上的人会感觉到(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纵波使人左右摇晃 D.横波使人上下颠簸
|
11. 难度:简单 | |
新华社快讯:据美国地质勘查局信息网消息,美国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安德烈亚诺夫群岛附近海域(51.6ºN,178.2ºW)北京时间2012年9月27日7时39分发生6.9级地震。 1.地震发生时当地的时间是( ) A.9月26日11时39分 B.9月27日11时39分 C.9月25日18时39分 D.9月26日18时39分 2.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大→小→大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大→小→大 C.北半球夜长的变化:短→长→短 D.地球公转速度:快→慢→快
|
12. 难度:简单 | |
如图,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
13. 难度:简单 | |
该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 )
|
14. 难度:简单 | |
该图为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气压单位为百帕,回答问题。 1.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代表字母依次是 A.abcd B.abdc C.badc D.cbad 2.图示反映的是哪个半球的大气运动( ) A.南半球 B.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
15. 难度:简单 | |
当东营白昼时间最短时,该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
16. 难度:简单 | |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附近 C.是冷性气流 D.盛行西南风
|
17. 难度:简单 | |
关于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中心为高气压 B.南半球是逆时针方向 C.其中心有上升气流 D.地面气流呈辐散状
|
18. 难度:简单 | |
地球的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其中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则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上来,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很少的。 1.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3.大气对太阳辐射产生吸收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A.氧、臭氧 B.氮、氧 C.氧、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臭氧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和对应的字母主要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反射作用——D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
19. 难度:简单 | |
由于受热不均而形成的气压带有( ) ①赤道低气压带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副极地低气压带 ④极地高气压带 A.① ② B.② ④ C.① ④ D.① ③
|
20. 难度:简单 | |
下列气压带、风带容易产生降水的是 ) ①极地高气压带 ②赤道低气压带 ③盛行西风带 ④副热带高气压带 ⑤信风带 ⑥副极地低气压带 ⑦极地东风带 A.①②③⑤ B.②④⑤⑥ C.②⑤⑥⑦ D.②③⑥
|
21. 难度:简单 | |
该图为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气压带、风带,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东北信风带 B.②表示赤道低气压带 C.③表示极地东风带 D.④表示极地高气压带 2.关于图中①、②、③、④的气压带、风带,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处空气寒冷干燥 B. ②处气流上升运动为主 C. ③处空气温和湿润 D. ④处气流下沉运动为主
|
22. 难度:简单 | |||||||||||||||||||||||||||||||||||||||||||||||||||||||||||||||||||||||||||||||||||||||||||||||||||||||
分析该表气候资料,回答问题。 (单位:气温°降水mm)
1.表中A地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2.表中B地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C.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D.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3.表中C地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A.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 B.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C.南北纬40°~60°的大陆东岸 D.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
23. 难度:简单 | |
读图,完成各题。 1.气候①和气候③形成主要因素中,相似的是 A.大气环流 B.纬度 C.地面状况 D.暖流 2.下列关于四种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③两种气候在我国均有分布 B.①、④两种气候在南北半球均有分布 C.②、④两种气候在欧洲都有分布 D.①、③两种气候的气温比较,夏季温差均小,冬季温差均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