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1)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 (图2),回答问题。 1.图中,⑤→⑥反映的现象是 A.城市化加速发展 B.城市郊区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差别拉大 2.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处在 A.③时段 B.④时段 C.⑤时段 D.⑥时段
|
2. 难度:中等 | |||||||||||||||||||||||||||||||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608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人,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阅读“2008年全国人口统计表”,回答问题。
1.我国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A.原始型 B.传统型 C.现代型 D.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2.材料数据反映,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有 ①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 ②劳动力不足 ③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 ④城市化水平较低 ⑤性别比构成较大 ⑥贫困人口增多 A.①③④⑤ B.①②⑤⑥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⑥
|
3. 难度:中等 | |
G2图是我国某城市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从1998年开始,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而总人口数却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原有人口基数小 D.人口大量迁入 2.该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A.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B.就业压力增大 C.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环境质量陡然下降
|
4. 难度:中等 | |
该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问题。 1.图中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A.11月至次年1月 B.2月至4月 C.5月至7月 D.8月至10月 2.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旺盛 B.河道弯曲 C.地势起伏 D.湿地调蓄
|
5. 难度:中等 | |
构建关联图可从整体角度把握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2、图3,回答问题。 1.图2中各箭头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的热力作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纬度位置相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①的数值大小有关 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②的数值大小有关 C.四川盆地的年平均气温较高,与③的数值大小有关 D.青藏高原的年太阳总辐射较大,与④的数值大小有关 2.图3为“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各箭头表示方向,①②③④表示各类地质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理岩属于甲类岩石 B.乙、丙类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并含有化石 C.断层形成与①有关 D.②③④属于内力作用
|
6. 难度:中等 | |
读图1“某沿海地区等高(深)线示意图”(单位:米)及图2,回答问题。 1.E点的海拔高度为 A.-10~0米 B.0~10米 C.10~20米 D.-10~10米 2.图2中地形剖面图与图1中相对应的剖面线是 A.PE线 B.EF线 C.MP线 D.LN线
|
7. 难度:中等 | |
读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POQ=60°,∠POM=30°),完成问题。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 A.23°26′S, 120°E B.23°26′S, 120°W C.23°26′N, 60°E D.23°26′N, 60°W 2.图示时间,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塔里木河出现断流现象 B.伏尔加河正值枯水期 C.长江三峡水库正值泄洪期 D.密西西比河出现凌汛现象
|
8. 难度:中等 | |
王教授于北京时间10:20从杭州(120°E、30°N)出发去夏威夷群岛进行野外考察,飞机飞行了4小时40分钟到达该地,当地时间为20:00。该图为考察的某岛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 1.王教授所考察岛屿的经度位置是; A.165°E B.180° C.165°W D.160°W 2.右图是王教授在图中④处考察拍摄的太阳照片,拍摄时当地时间最有可能是 A.5:30 B.6:30 C.17:30 D.18:30 3.王教授考察期间,下列现象最可信的是 A.开普敦炎热干燥 B.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 C.巴西高原一片枯黄 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
|
9. 难度:中等 | |
通常对流层的气温是近地面较高,且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但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会有差异,有时甚至出现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右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的清晨、上午、午后及夜间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丁曲线越接近地面气温越高的主要原因是 A.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 B.越接近地面空气尘埃越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 C.越接近地画空气密度越大,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越多 D.越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 2.四条曲线依次表示清晨、上午、午后及夜间的是 A.甲、乙、丁、丙 B.丙、乙、丁、甲 C.甲、丙、丁、乙 D.甲、乙、丙、丁
|
10. 难度:中等 | |
图1为某时赤道南北天气状况示意图(单位:百帕),回答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天气系统东侧盛行偏北风,形成暖锋 B.乙天气系统中心气流旋转下沉,东侧为暖锋 C.①和②锋面分别向东南和西北方向移动 D.m地阴雨连绵,n地天气晴朗 2.图2中正确反映①锋面过境期间,g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A.A B.B C.C D.D
|
11. 难度:中等 | |
读图1某大西洋沿岸中等“优美宜居”城市布局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1.通过该城市的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 A.流量小,季节变化大。 B.流量平稳,航运条件好。 C.冬季流量大,含沙量大。 D.冬季有冰期,春季有春汛。 2.2006年以来,该城市有一段房地产开发的高潮,在甲、乙、丙、丁四处开发房地产,何处可以称得上“地王”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
12. 难度:中等 | |
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左图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右图示意地租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1.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A.西风;自西向东流 B.西北风;自东向西流 C.东南风;自东向西流 D.东风;自西向东流 2.右图中曲线能反映左图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13. 难度:中等 | |
图11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示自然带分布主要体现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带性分异规律 2.自然带Q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A.地形因素 B.洋流因素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流
|
14. 难度:中等 | |
水位是指河流某处的水面海拔高度,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水位出现的次数之和称之历时。读下面水位过程线与历时曲线图,回答问题。 1.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高山冰雪融水 D.地下水 2.该观测站的位置最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3.若在该观测站上游修一水库后,则历时曲线上的M、N点将 A.M、N同时右移 B.M左移,N右移 C.M、N同时左移 D.M右移,N左移
|
15. 难度:中等 | |
(14分)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1)读材料一,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 半球。在材料三中,D地的气候主要是受图中 气压带和 风带(填数码)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3分) (2)读材料二,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 ,其分布的规律是 。在材料三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 。(3分) (3)读材料三,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在A处分布面积比B处大的原因。(4分) (4)读材料三,简要评价A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
|
16.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3分) 材料一 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图及某天气系统图(图甲)。 材料二 A、B两城市部分月份气温、降水量图(图乙、图丙)。 (1)从图甲中分析,该地的地形主要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地势由________向________倾斜。 (2)乙、丙两城市气候图中,属于图甲中A城市气候类型的是________,判断依据之一是A位于图甲中天气系统的________(冷、暖)空气一侧,气温偏________(高、低)。此季节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________洋。 (3)甲图所示天气系统在该区域持续时间较长,据图分析其原因。 (2分) (4)甲图中两城市,受图示天气系统控制,容易形成冻雨的是________城市。请解释该城市容易形成冻雨的原因。 (3分)
|
17. 难度:中等 | |
读我国某城市某住宅区在城市中的区位及其内部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A地区按城市功能分区属于 ,简要分析其区位优势。(3分) (2)如果B住宅区是高档住宅区,请说明该住宅区的区位优势。 (3分) (3)B住宅区内部的楼房布局有什么特点?请分析其特点的形成原因。(3分) (4)该城市工业区分布有何特点?(3分)
|
18. 难度:中等 | |
该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 问题。(11分) (1)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是___ _,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并分析其原因(5分) (2)分析图示地区2009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什么影响?(2分) (3)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分布特点是 ,其原因是什么?(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