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山峰与桥梁A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 A.450米 B.650米 C.750米 D.850米 2.对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由北南东三面向西部倾斜 B.B地夏季降水量大于C地 C.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 D.乙村易受泥石流的影响
|
2.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一城市(46°N,127.5°E)某公司办公楼示意图,周围有四处露天停车位。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天气晴好的6月份某日,胡先生8点(北京时间)将车停到当日蔽荫条件最好的停车位,办公楼刚好为汽车挡住阳光,为确保在胡先生16时下班前爱车不被阳光暴晒,他( ) A.下班前不必将车移位 B.12点前必须移车位 C.最迟15时前要移车位 D.最迟15:30前要移车位 2.下列节日中,阳光照射办公室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小的是( ) A.元旦 B.劳动节 C.儿童节 D.国庆节
|
3.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 ) A.洪积扇 B.河漫滩 C.三角洲 D.侵蚀平原 2.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聚落选址在Q地的最佳位置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
4. 难度:中等 | |
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地面气温上升至0 ℃以上时,在高空中则会出现0 ℃层,此时0 ℃层所对应的海拔高度就是气象学上说的0 ℃层高度。读近50年来我国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的0℃层的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0℃层高度变化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 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相同时间0℃层高度不同的直接原因是 ( ) A.大气辐射不同 B.太阳辐射不同 C.地面辐射不同 D.大气逆辐射不同 3. 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20年0℃层高度的变化幅度最大 B.近50年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气温比较稳定 C.近50年来天山的雪线的高度逐渐变低 D.图中的a线表示的是青藏高原区
|
5. 难度:中等 | |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其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其产业链的产品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发电量发达国家远超发展中国家是因为区域内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 B.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增长迅速是因为太阳能发电成本较矿物能低 C.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有效减轻碳排放的减排压力 D.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根本上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 2.根据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特点,目前,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宜布局太阳能光伏设备产业基地的是( ) A.青海 B.贵州 C.新疆 D.江苏
|
6. 难度:困难 | |
(2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山东省在播种生姜时,往往在原有土地上覆盖地膜,能够提高生姜的产量,试分析原因。(8分) (2)受市场因素的影响,我国每年生姜的种植面积波动较大。我国生姜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请分析原因。(10分) (3)近年来生姜价格走高,全国许多地区都在大力扩大种植面积。请你判断松嫩平原是否应大力发展生姜种植,请说明理由。(6分)
|
7. 难度:困难 | |
(2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非洲局部区域图,图乙为图甲中①、②两地的降水量统计图,图丙为坦桑尼亚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图。
材料二 过去,矿产只是坦桑尼亚的次要出口货物。近年来,中国投资帮助坦桑尼亚建设基础设施,使达累斯萨拉姆港的吞吐量和陆路交通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坦桑尼亚与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加强合作使矿业产值每年以20%以上速度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和出口的支柱产业。 (1)比较R1、R2两河入海口河段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8分) (2)简述①地与②地的降水的最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8分) (3)简析矿业成为坦桑尼亚国民经济和出口的支柱产业的原因。(6分)
|
8. 难度:中等 | |
(10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宝岛”台湾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6分) (2)料简要分析我国“黄金周”旅游的利与弊。(4分)
|
9. 难度:中等 | |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试分析上述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6分) (2)如何解决我国的城市内涝,请你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4分)
|
10. 难度:困难 | |
(10分)【环境保护】 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2007年工业碳排放地区分布图 (1)根据材料,简述我国华北地区碳排放分布特点。(4分) (2)联系我国能源利用和经济发展,分析我国华北地区碳排放分布状况的形成原因。(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