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浙江卷精编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下列小题。

1.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       

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

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       

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

2.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

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

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

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下列小题。

1.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2.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下列小题。

1.

A. 向斜东侧大    B. 背斜东侧小

C. 向斜西侧大    D. 背斜西侧小

2.

A. 甲    B. 乙    C. 丙    D.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

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

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

2.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

B广西较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

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

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

A③至④       B④至⑤       C⑥至⑦     D⑨至⑩

2.图中⑦、⑧两点间近地面受

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                 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

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                 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523日,当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103°W)时,北京时间是

A. 24252分    B. 24208

C. 23308分    D. 22252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

材料二   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高原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

材料三   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约2亿吨的泥沙,图1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

11中甲地和丁地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甲地和丁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分析两地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异同点。

21中所示道路沿线,乙地海拔5250和丙地海拔2000自然带类型分别是                

分析该道路沿线自然带分异的主要原因。

3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1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图2 2014年重庆工业结构图。

材料二   成都和重庆是成渝城市群两大核心城市,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重庆工业基础雄厚。汽车为两城市支柱产业,成都以客车、商用车、轿车生产为主,重庆以重型汽车和轿车生产为主。在十三五规划中,两城市都把中高档轿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作为发展重点。

1说明甲所在区域水能资源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2某汽车制造企业拟在重庆建设生产基地,说出其有利条件。

3分析成都与重庆之间汽车产业分工协作的发展思路,并说明其意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