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组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据新华社北京2017年10月17日电:国际天文学家近期发现,太阳系中存在一对像彗星一样活跃的双小行星。这对小天体一边相互绕转,一边向宇宙中喷射气体和尘埃。这是人类首次发现如此活跃的双小行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双小行星的运行轨道可能介于(    )

A. 地球和金星之间    B. 地球和火星之间

C. 火星和木星之间    D. 木星和土星之间

2.比太阳系高一级,比总星系低一级,且不包含双小行星的天体系统是(    )

A. 地月系    B. 河外星系    C. 银河系    D. 总星系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的一个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下图为天文学家公认的恒星周围“生命宜居带”示意图。下图中横坐标表示行星距离恒星的远近,纵坐标表示恒星质量的大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宜居带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行星的体积    B. 宇宙辐射的强度

C. 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    D. 适宜呼吸的大气

2.生命存在需要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层,大气层的存在主要取决于(    )

A. 日照条件稳定    B. 有原始海洋

C. 行星与恒星的距离适中    D. 行星的体积、质量适中

 

二、null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某年2月15日上午10时左右,太阳爆发了一次X2.2级耀斑(X为最高级别)。结合太阳大气层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太阳黑子和耀斑(  )

A. 都发生在①层    B. 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

C. 都发生在②层    D. 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

2.此次太阳耀斑爆发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包括(  )

A. 出现“磁暴”现象,使罗盘等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B. 许多地区的有线通信中断

C. 我国上海地区上空出现极光

D. 美国遭飓风袭击

3.在太阳剧烈活动的时期人们可以采取的保护措施有(  )

①尽量减少室外的活动 ②关闭所有大型发电设施

③关闭所有的通信设施 ④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转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三、选择题组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图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示意图”。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完成下面小题。

1.云量最少的地区是

A. 赤道    B. 北纬20°    C. 北纬40°    D. 北纬60°

2.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大气云量    B. 大气组成

C. 日地距离    D. 纬度位置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地震波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当c处岩层发生地震时,地表科研人员测得地震波在经过f界面时的变化是(  )

①纵波速度加快 ②纵波速度减慢

③横波速度加快 ④横波速度减慢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一般认为,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来自(  )

A. a岩层内部    B. c岩层内部    C. d岩层内部    D. e岩层内部

 

四、null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a~e表示的辐射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a~e中,表示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  )

A. a    B. b    C. c    D. d

3.当大气中云量和水汽含量增加时(  )

①箭头Ⅰ可能增强 ②箭头Ⅱ可能增强 ③箭头c可能增强 ④箭头a可能增强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近年来上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下图为“城郊间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④处,气压最高的是(  )

A.          B.            C.              D.

2.下列能有效缓解上海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是(  )

A. 提高建筑物高度     B. 增加市区道路密度

C.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D. 扩大中心城区面积

 

五、单选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图中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 PN,且PM<PN。完成下面小题。

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近地面同一水平面,则0点稳定风向为

A.     B.     C.     D.

2.若此图表示南半球高空同一水平面,则0稳定点风向为

A.     B.     C.     D.

 

六、null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岛的水循环属于(  )

A. 海陆间循环    B. 陆地内循环

C. 海上内循环    D. 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2.从水循环来看,小岛(  )

①夏季水循环的速度较一年中其他季节慢

②夏季水资源丰富,造成水循环比其他季节快

③受温室效应的影响,水循环的平均速度会加快

④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水循环会出现异常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七、单选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

A. 降水量增加    B. 蒸发量增加    C. 下渗减少    D. 地表径流减少

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

A. Ⅰ、Ⅱ、Ⅲ    B. Ⅱ、Ⅰ、Ⅲ    C. Ⅲ、Ⅱ、Ⅰ    D. Ⅰ、Ⅲ、Ⅱ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

A. 春旱、寒潮、沙尘暴    B. 寒潮、台风、沙尘暴

C. 伏旱、暴雪、沙尘暴    D. 伏旱、洪涝、冻害

2.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A. 青藏高原    B. 东北平原    C. 华北平原    D. 东南丘陵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2009年入秋后,我国西南五省(云、贵、川、桂、渝)遭受百年不遇持续旱情,生产、生活用水紧张,灾情严重。进入春播期,大部分水田改为旱作,地方政府动用一切力量,组织灾区群众全力抗灾,稳定经济生活。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干旱缺水问题只在我国少数地区发生

B. 干旱缺水问题是由于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和地区分配不均造成的

C. 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是造成我国西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D. 干旱缺水问题是由于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造成的

2.夏季风势力强的年份,往往造成我国东部地区(  )

A. 南旱北涝    B. 北旱南涝    C. 南北皆涝    D. 南北皆旱

 

八、null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西南旱灾造成的主要影响有(  )

①农业减产 ②持续高温、无降水天气 ③大熊猫等野生珍稀动物饮水困难,大批死亡 ④边远乡村面临“水荒”,生活困难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九、单选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P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 夏季风的进退    B. 海陆位置不同    C. 台风影响先后    D. 用水季节变化

2.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

A. 人口稀少    B. 经济落后    C. 平原地形    D. 高原和盆地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图为某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时期是

A. 20世纪初期    B. 20世纪40年代    C. 20世纪末期    D. 20世纪60年代

2.该国在20世纪末期的人口增长模式表现为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十、null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

1.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 从北美迁往拉美    B. 从亚洲迁往拉美    C. 从非洲迁往西欧    D. 从欧洲迁往非洲

2.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 从湖南流往广东    B. 从河北流往山东    C. 从新疆流往内地    D. 从湖北流往重庆

 

十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在世界各大洲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已经出现了众多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 环境污染    B. 水土流失    C. 荒漠化    D. 土壤盐碱化

2.地球环境人口容量一直是学者讨论的话题,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 世界人口总量已超过环境人口容量

C. 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

D.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3.下列各国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小的国家是(  )

A. 日本    B. 加拿大    C. 德国    D. 科威特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图为北半球高空气压分布图,图中MN为等高面。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处地面冷热不均,甲、乙中受热的是       处,气压              ;冷却的是           处,气压              

(2)图中A、B、C、D、E五处,气压相等的是              三处;气压最高的是______处;气压最低的是_____处。

(3)若此图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环流侧视图,则           处是城市中心。若此图是海洋    和陆地之间白天热力环流侧视图,则     处是陆地,          是海洋。(填甲或乙)

 

十二、null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读下面的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____,在C海区附近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形成,与图示中的________(水循环环节)有密切关系。

(2)A是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它对海洋和陆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促使这种水循环运动的能量是________和重力能。

(4)若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会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

(5)如果图中河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每年4、5月份会有春汛,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中新网2011年4月28日电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公报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 265 825 048相比,十年共增加73 899 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其中,0~14岁人口为222 459 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 616 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 648 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 831 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材料2:我国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1)根据材料1判断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2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的何种人口问题____________从图中看出该问题产生的时间大约在________年。我国应如何应对此问题?。

 

(3)下面漫画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长大以后问题就更明显了”表现在哪些方面?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应包括哪些内容?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