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地理试卷 > 试卷信息
广东省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组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图为地球星瓣图,图中a为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的极点(38°N,0°)。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与陆半球对应的“水半球”的极点应是图中

A. b    B. c    C. d    D. e

2.“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A. 北半球、东半球    B. 北半球、西半球

C. 南半球、东半球    D. 南半球、西半球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②③区域面积相比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无法比较

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东北方向    B. 若海平面均一,③区域距地心比①稍长

C. ③区域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D. ②区域到③区域最近航线是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二、单选题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不考虑海陆、地形、冰雪等条件,有人从极点附近(包括极点)某地出发,依次向正北走5千米,正东走35千米,正南走5千米,正好回到原地。从极点上空看,向东走时可能:

A. 逆时针走了>180°的圆弧    B. 逆时针走了<180°的圆弧

C. 顺时针走了>360°的圆弧    D. 顺时针走了<360°的圆弧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读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到B的方向同C到D的方向基本相同

B. A到B的方向同C到D的方向正好相反

C. 从A点到B点方向是向西南

D. 从C点到D点方向是先东北后东南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2016年国庆长假期间,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赴我国东南某地进行野外考察,下图为该小组考察区域的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四处中,能看到日出的是(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2.该地陡崖处有一攀岩训练场,该攀岩训练场的攀爬高度可能为(  )

A. 150 m    B. 100 m

C. 50 m    D. 10 m

3.假设甲、乙、丙、丁四处中各有一座50 m高的无线信号发射塔,则考察期间正午时分影子最长的发射塔位于(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三、选择题组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处和B处的地形分别是

A. 山脊和火山口    B. 山谷和盆地    C. 鞍部和山顶    D. 山脊和鞍部

2.图中C所示的地形大致走向为

A. 东西走向    B. 东北-西南走向    C. 南北走向    D. 西北-东南走向

3.下列描述与图示区域地形特征最吻合的是

A. 东西高,中间低    B. 东北高,西南低    C. 两山夹一盆    D. 三山夹两盆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A. 430米    B. 390米    C. 250米    D. 90米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 410米    B. 360米    C. 310米    D. 260米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读下图“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湖泊的①②③④四地地形最为平坦的是(     )

A.     B.     C.     D.

2.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处能欣赏到瀑布景观    B. 图中最高处海拔为 550~600

C. 夏季河流流量较大    D. 乙处位于山谷

 

四、单选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读“某地等高线图”(比例尺 1:20000)回答下面小题。

1.如果在图中 AB 处修建水坝,坝长(图上距离 0.7 厘米)和最大坝高(坝顶到坝底)分别约为

A. 70m,50m    B. 140m,150m    C. 140m,100m    D. 700m,150m

2.如果要在图中区域建一个火情监测点,最好选择

A. 戊点    B. 辛点    C. 庚点    D. 已点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四处的水都汇入图中库区

B. 甲乙丙丁的海拔都在 100 米以上、150 米以下

C. 在庚点可以观察到乙点

D. 工程建设沿线要注意预防滑坡等地质灾害

 

五、选择题组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 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

A. 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 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 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D. 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2.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    )

A. RS 技术    B. GPS 技术    C. GIS 技术    D. 实地考察

3.图中乙、丙、丁三地的最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 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B. 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C. 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D. 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六、单选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读我国地理自然分区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中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且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A.     B.     C.     D.

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风沙、盐碱、旱涝    B. 乙——洪涝、风沙、低温

C. 丙——积温低,生长期短    D. 丁——水源不足、风沙危害

 

七、选择题组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甲区域有我国某重要的农作物产区,该产区发展该种农作物的有利条件是

夏季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                 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

本地消费市场广阔                   有较充足的灌溉水源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2.图中乙处大面积分布有荒漠,其主要形成原因可能是

A. 过度放牧与黄河多年断流    B. 工矿区、居民点和交通线的建设

C. 修建梯田与不合理的灌溉    D. 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大幅度减少

3.图中丙处要治理荒漠化,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A. 禁止开垦、放牧等经济活动    B. 实施环境移民

C. 合理分配内流河上、下游的水资源    D. 引黄河水大力植树造林

 

八、单选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根据枸杞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把宁夏划为枸杞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从而为枸杞种植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

A. 荒漠化    B. 水源短缺

C. 水土流失    D. 森林退化

2.对宁夏枸杞种植区进行规划,所采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A. GPS技术    B. GIS技术

C. RS技术    D. 数字地球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读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宁夏是我国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地区之一,图中Q地区的荒漠化主要表现为

A. 土地红漠化    B. 土壤次生盐碱化    C. 水土流失    D. 土地石漠化

2.R地治沙措施中,草方格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    B. 截留水分,降低沙层含水量

C. 遮挡太阳辐射,降低地表温度    D. 方格定位,便于栽树整齐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

A. 热带雨林带    B. 热带草原带    C. 热带荒漠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①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②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

③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  ④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九、选择题组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读“中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问题。

(1)请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

(2)请说明AB河段的河流流向。

(3)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坝,其坝顶海拔为500米,水坝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

 

十、单选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库布齐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图A)位于我国内蒙古中西部,近几十年来面积都明显扩大。库布齐沙漠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裸岩,这种岩石成岩程度低,沙粒较大,沙粒间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遇雨即溃,逢风即散。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图B)在2015 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引起了世界关注。 

(1)分析图A中沙漠扩张的自然原因。

(2)与巴丹吉林沙漠相比,库布齐沙漠治理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3)指出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归纳该模式在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